這世上有兩套規則,一套是可以明說的規則,一套是不可明說的規則。前者,就是各種的雞湯、大道理。后者,乃是生活的現實。
為什么人們都喜歡聽雞湯,以及大道理,而不喜歡聽生活的真相呢?因為生活的真相都讓人心塞。所以,放過自己,聽聽雞湯就好。
只不過,人活一世,我們無法逃避現實,只能面對現實。這5個沒有人告訴你的“潛規則”,正控制著你的人生。
一、無論是什么產,都是市場的韭菜。
有人跟你說,讀到大學,就幸福了;有人跟你說,從低產到中產,就幸福了;有人跟你說,從中產到中高產,就幸福了。
為了過得更好,你不斷跨越階層,發現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更加身不由己。為什么呢?因為在市場面前,不管是低產,還是中產,亦或是高產,都是韭菜。
低產,沒房沒車,就會貸款買房,負債30年,一輩子就如此了。中產,有房有車,但他們想財富翻倍,所以到處折騰,創業理財,最后就被大鱷收割了。
高產(沒有背景、后臺、靠山和權勢的有錢人),就找一些大公司來管理資產,沒想到大公司暴雷了,多年來的努力成為了一場空。
無論身處哪一個層次,都會面臨不同的風險和陷阱。越是高層次,這風險和陷阱就越要命,分分鐘讓人一夜回到解放前。
二、所謂的內卷,只是中產和低產的專屬。
為什么普通人所面臨的內卷和競爭,會如此激烈呢?因為普通人啥都沒有,只能在一丁點的資源中,不斷搶奪。
有錢人的資源是豐富的,而且有錢人的資源是共享的,所以有錢人不會內卷。這里談到的“共享”,不是跟中低產共享,而是跟同階層的人共享。
舉個例子。某步的小公主,嫁給了某匹狼的少公子,讓兩大集團形成了“聯姻”,起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這,就是資源的共享和擴大。
回到普通人內卷這件事上,從“二八法則”的角度來說,80%的普通人,只擁有20%的資源,那他們不就面臨,幾十上百人爭一個崗位的情況嗎?
千萬不要以為,有錢人會內卷。這內卷,僅僅是中產和低產的專屬品而已。真相,總是讓人難以接受的。
三、我們所認為的,很有可能都是片面的。
要想看透人性、世道的本質,到底容不容易呢?不容易,因為我們都處于“信息繭房”當中。
所謂的信息繭房,是一個社會學名詞,百度百科的解釋是,指人們關注的信息領域會習慣性地被自己的興趣所引導,從而將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蠶繭一般的“繭房”中的現象。
說得直白一點就是,我們所看到的,都是自己喜歡的東西,而無法囊括全部。比如說,對于市場的敏銳度,在股市中的人,跟不在股市中的人,差距極大。
看不懂股市波動的人,基本看不懂市場的情況,說再多也是空話。而看得懂股市的人,基本能夠通過現象,推理事情背后的本質。
正如《教父》中所言:一秒鐘就能看透一件事的真相的人,跟一輩子也看不透一件事的真相的人,本就是不同的命運。
四、讓人隨波逐流,都是收割的套路。
在一些禮品店,你會發現,進來看禮品,問價格的人特別多。秉持“人多就好”的觀念和想法,你也會來到禮品店,花錢購物。
但你沒有發現的是,這些問價的人,只是問了就算了,根本就不會買。半小時后,他們會繼續進來問價。如此循環往復,給人一種“生意繁忙”的錯覺。
這就是我們經常談到的“托”。無論在哪個領域,這些“托”都特別多。尤其是在售房大廳,走來走去的人多了,你就會產生買房的焦慮感。
從大眾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讓人“隨波逐流”,都是市場收割的套路。你不相信,有可能還沒事。一旦相信了,也許你就人財兩空了。
別人都這么干,未必就正確。隨波逐流,是人性最大的缺點。
五、打工,也許一輩子都無法財富自由。
圈中有一個開工作室的老板,他說過這么一句話:打工賺錢,等于被人鎖住了命運的上升通道。
他是這么解釋的:老板給你的工資,都是計算過的,他們只會讓你一日三餐吃得飽,但不會讓你有余錢,財富自由。如果人人都財富自由,那誰去打工、上班呢?
比如說,在大城市,老板給你7000元的工資,但大城市租個房子就要2000元,吃飯、喝水、穿衣、通勤的月度花費,就需要3000到4000元,那你的工資,剛剛好滿足你在大城市的生存。
這就是所謂的“城市賺錢城市花,一分別想帶回家?!?span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font-weight: inherit;margin: 0px;padding: 0px;border: 0px;font-style: inherit;font-variant: inherit;font-stretch: inherit;line-height: inherit;vertical-align: baseline;">你有可能會說,工資升高點不行嗎?可以,但物價也會漲,結果都是一樣的。僅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