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情社會,有一種債,那是我們還不完的——人情債。
如果是金錢債,那償還本金和利息就好。如果是利益債,那我們把這些利益,讓給別人就行。而人情債,無論我們怎么還,別人都不會接受。
舉個例子。你欠了親戚5萬元,承諾未來會還他們6萬元,他們也答應了。到了還債的日期,你按時償還了他們6萬元,可他們依舊覺得你欠了他們。
你也許會疑惑,我不是償還了本金和利息了嗎,為什么親戚依舊覺得我欠了他們呢?因為他們覺得,你只償還了他們錢財,而沒有償還他們人情。
這人情,誰也不知道怎么償還,因為每個人的標準都不一樣。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親人,還是外人,都不要欠他們這幾種“人情債”。
01
不要隨便找親朋好友幫忙,避免欠人情。
《增廣賢文》有言:“無錢休入眾,遭難莫尋親?!?/span>
沒有錢,就不要進入到群體當中。遇到了艱難險阻,也不要找親朋好友幫忙。他們要么不會幫你,哪怕幫你,也會對你有諸多的要求。
還是拿借錢來舉例子。你找銀行借錢,到期還錢就可以了,也不會有其它的條件。而你找親朋好友借錢,不僅需要到期還錢,還需要看他們的臉色來做人。
欠別人人情,看別人臉色,只會讓我們越活越沒有尊嚴。別人要求你做什么,你也不好意思拒絕別人,那你不就受制于他人了嗎?
越是有點關系的人,這人情就越難還。因為你不知道,別人究竟會提出什么要求。這要求,又是否符合你的利益訴求。
所以說,盡量不要找親朋好友幫忙,以免沒了面子,還丟了尊嚴。
02
別人大包小包上門拜訪,不要接受他們的禮物。
常言道:“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span>
以前,他跟你沒有任何的往來。如今,他竟然拎著大包小包上門拜訪,跟你說盡好話,就說明他心思不純,目的復雜。
對于這些人,很多人都不懂跟他們相處。比如說,你有可能收下他們的禮物,有可能不會拒絕他們的請求,有可能被他們牽著鼻子走。
什么大包小包的禮物,我們都買得起,為什么我們非要接受別人的禮物呢?另外,我們又不欠他們,為什么非要答應他們的請求呢?
其實,這兩者是一環扣一環的。接受了他們的禮物,就等于間接地答應了別人的請求,幫別人做事。這就是“吃人嘴軟,拿人手短”。
為了不讓自己被人情所綁架,我們不妨保持一定的原則和狠心的態度。跟自己無關的忙,一律不幫。別人的禮物,一律不收。
03
同事對你的好,都是為了“迷惑”你。
在職場中,我們最需要警惕的,不是那些將情緒寫在臉上的人,而是那些一臉笑意的笑面虎。
前者,將情緒寫在臉上,說明他們比較直率,不會做出什么暗算別人的事。后者,一臉笑意,讓人搞不清楚他在想什么,這樣的人才是最可怕的。
笑面虎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請君入甕”。他們在前方設置了一個陷阱,讓你掉入其中,然后裝成好心的樣子,來幫助你,那你就被他們拿捏了。
你負責這一個項目,他在背后給你搞事情,讓你完不成這個項目。這個時候,他為了裝成好人的樣子,就會幫你說好話,甚至來幫助你。
對于這樣的“好人”,不少人都會特別感動,認為這就是所謂的“歲寒知松柏,患難見真情”。殊不知,這是他們的逢場作戲。
職場中幫你的人,很有可能就是那個害你的人。對于這些笑面虎,要有一定的防備之心,也不要盲目自我感動,否則,會中了別人的圈套。
04
有圖謀的飯局,最好不要參加。
在人情社會,有3種飯局,我們必須要參加,首先是父母的飯局,其次是知己摯友的飯局,第三是合作伙伴的飯局。
除了這三種飯局,其它的飯局,都沒必要參加。
最典型的例子,你是某單位的負責人,突然有一天,某個老板請你吃飯,那你是去呢,還是不去呢?
在今時今日,還是不去為妙。如果你去了,就說明你跟他處于一條船上,如果他本就不干凈,或者想坑你,那你豈不是惹了一身腥了嗎?
一般來說,你吃了別人的飯,就等于認同了別人的觀念,成為了別人那個陣營的人。真有問題,那你就算跳入到黃河當中,也洗不清。
飯局,是人情關系最復雜的地方,不是不能去,而是需要我們謹慎參加。畢竟,吃了別人的飯,欠了別人的人情,那是需要做事的,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