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說過這樣的一番話:“強者和弱者真正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呢?其實就一個點,他們的內(nèi)心。”
在很多人看來,一個人的能力如何,才能決定這個人是否有本事,是否是一個強者。可是,比能力更重要的,到底是什么呢?
其實,就是人的內(nèi)心。
人的內(nèi)心活動,終究能影響人的外在活動。你的內(nèi)心怎樣,你的行為舉止就會如何。也就是說,內(nèi)心強悍的人,才能擁有更為優(yōu)秀的能力。
心,便是一個人智慧和能力的源泉。
在生活中,有一些人外表上自信滿滿,可內(nèi)心卻無比自卑脆弱。到最后,這樣的人終究會被虛假的自信所連累。
相反,有些人看似平凡無奇,可內(nèi)心卻是無比強大的。我們平時看不出他們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可一旦處于關(guān)鍵的關(guān)頭,他們淡定自信的姿態(tài),就會讓人折服。
蘇洵在《心術(shù)》中寫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
一個人的內(nèi)心如何,將會決定他的思維狀況。所以說,內(nèi)心極度脆弱的人,他們總是喜歡假裝成自信的模樣,就是因為他們想掩飾自卑。
可是,當遇到事兒時,他們便會原形畢露,露出真實的脆弱的一面。對于這樣的人的思維,我們稱之為“弱者思維”。
什么是真正的強者?并非說他力氣有多大,權(quán)勢有多盛,而是說他的內(nèi)心有多強。
人處在這個世上,原本來說便是一無所有的。就像我們年輕的時候,窮 只剩下肉體。那么,我們該如何去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人生呢?
很簡單,便是從“修心”做起。
說起“修心”,很多人便會疑惑,難道說修心就是要像和尚一樣“色欲皆空”嗎?其實,并非如此。
真正的修心,是我們遵從自我的內(nèi)心,然后將其與萬事萬物貫通。當你沉心靜氣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你將能看透這世間的真相,不會受外物的影響。
另外,如果你能隨意控制自己的心態(tài),那你就能巧妙化解一切的困難和劫難。因為劫難的背后,都是心魔在作祟。只要內(nèi)心足夠清朗強大,自然就能勝己勝人。
就像心學(xué)大師王陽明,為何他能做到“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能做到提筆著書,上馬打仗呢?因為他的內(nèi)心是通明強大的。
當一個人的內(nèi)心極其強大時,他的思維也是活躍而不受環(huán)境拘束的。當別人的眼光只看到戰(zhàn)場的勝負時,他已然看到了戰(zhàn)局后各方對弈的企圖。
心,看似只是天地中小小的一部分。但是,它的力量卻是無窮的。既能抵御山崩之勢,更能面對海浪之驚。
一根空心的樹枝,哪管它外表看起來再堅硬,其實要折斷它,也不過是稍微一用力的事兒而已。
就像一個人,如果他表面上看起來特別強大,就證明這個人看著還行。可是,一旦他與人硬碰硬,甚至相互爭斗一番,他也就會敗下陣來。
而在人性心理中,越是內(nèi)心不自信的人,他越喜歡在外在表現(xiàn)出自信的模樣,越喜歡在別人面前展現(xiàn)自己。
為何會出現(xiàn)這種“表里不一”的行為呢?很明顯,人越是缺什么,他就越是顯擺什么。因為他沒有,所以自卑。一旦自卑,他也就得掩飾自己。
這些人,其實他們的內(nèi)心是極度脆弱的。他們經(jīng)受不住考驗,也沒有決心去改變內(nèi)在的想法和心態(tài),只能是用遮羞布蓋住自己的弱點。
為何我們常說“德不配位,必有災(zāi)殃”呢?因為你的才華如果配不上你的野心和位置,終究有一天,會有人來取代你,甚至來算計你。
就像在職場中,你可以走后門來得到高位,但是,如果你的能力和思維無法駕馭這個位置,到最后,你自己也會被下屬拋棄。
什么是弱者的思維?便是那些沒有能力,而又不想承認,不想有所改變,只想裝模作樣的自我想法和態(tài)度。
古人有言:“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在你戰(zhàn)勝別人之前,你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戰(zhàn)勝你自己。如果你的心魔成為了你最大的障礙,那么你永遠都不可能有所突破。
一個人,就像是一根長矛,而你的心魔,就是你此生面對的最堅硬的盾牌。如果你能將其刺破,相信這世上沒有人能阻擋你。但是,如果你刺不破,那一切都是空談了。
怎樣才能練就強者的思維呢?那就是要突破自我,擺脫空架子,找到屬于自己的天賦和能力,從而占據(jù)相對應(yīng)的位置,然后在其位,謀其職。
王陽明曾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內(nèi)心如何,將決定了一個人的下限。如果說人的上限是無限的,那么人就得好好提高自己的下限。而提高下限的方法,便是修心。
如果你是一個內(nèi)心極度脆弱的人,不妨好好磨礪自己的心靈,讓其能做到得失坦然,不較成敗。當內(nèi)心變得如水一般時,那么它就是強有力的。
真正的強,便是像流水一般,看起來柔弱,可它卻有驚濤駭浪,雷霆萬鈞之勢,既能奔襲千里,又能匯聚萬江,動靜相守,萬般可得。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