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逐漸到來,每個人都必須面臨一個很現(xiàn)實的問題,那就是晚年“養(yǎng)老”的問題。
這個問題,看似跟老年人有關,可實際上,與年輕人也有一定的關聯(lián)。
可以說,要想老人能夠在晚年生活中過得好,年輕一輩就必須要承擔起一定的責任。
在當下的生活中,很多老一輩人認為,只要孩子孝順,自己手中有錢,那么自己的晚年生活絕對能過得好。
可是,他們卻忽略了一個最為重要的人,那就是自己的“老伴”。
為何說在人的晚年,老伴的作用是最為重要的呢?
因為你的孩子再好,他們也有自己的家庭,不可能完全照顧你,也不可能完全把心思放在你的身上。
退一步來說,倘若孩子連照顧自己都成問題,那么他又怎么有可能照顧你呢?
況且,假如身邊無人照顧,那就算人再有錢,也不過是“茍活度日”罷了。因為每個人,都需要感受家人給自己帶來的溫暖。
所以說,在這個時候,老伴對于每個老年人來說,就顯得至關重要了。而在某種程度上,你和老伴的關系,不僅是夫妻,更是一同前行的戰(zhàn)友。
02
曾有人調(diào)查過,在人退休之后,孩子往往不會跟自己的父母一起居住,都會自己到外面租房子或者買房子。
從孩子的角度來看,自己成家立業(yè)后,就不可能再跟父母住一起了。因為家庭的結構和人與人之間的矛盾,終究發(fā)生了變化。
而從老年人的角度來看,雖然他們很希望孩子能跟自己住在一起。但是,他們感覺,孩子跟自己住一起會影響他們的生活。
如此,這個社會才會出現(xiàn)那么多“獨居老人”的現(xiàn)象。
如果說老人的老伴還沒去世,那么老伴將會是一個人最大的依靠。而在老伴心中,自己的伴侶也是此生最大的依靠。
當兩個都要養(yǎng)老的人依靠在一起時,他們也就成為了一個整體。
在這個整體的關系中,你和老伴的關系如何,將會影響你未來的生活質(zhì)量。
為何這么說呢?因為你和老伴的關系,不是相互敵對,相互獨立的關系,而是相互幫扶,互為一體的關系。
可以這么說,你的老伴過得好,你才能過得好。如果你的老伴過得不好,那么你也會受到影響,越過越糟糕。
所謂“少年夫妻老來伴?!?/p>
你的孩子有家庭,他們會與你漸行漸遠。而在這個時候,對于我們大多人而言,最親密的關系,就是和老伴的關系了。
03
曾見過這樣的一個事例。
楊大伯70歲那年,突然得了輕度的腦中風,只能癱倒在床上。而照顧他的人,不是他的孩子,而是他的老伴。
他的孩子,因為要到外省去工作,很少有時間回家。所以,就只能讓父母雙方相互照顧了。
楊大伯雖然說話不方便,行走也不方便,但還是能夠與人交流的。如此,在他身邊與他交流的,就只有他的妻子了。
他和老伴雖然結婚多年,可感情很好。因此,楊大伯沒有后顧之憂。在他看來,自己的老伴會照顧自己的。
而在中風之后,他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了這樣的“愛意”。老伴不僅負責他的吃喝,還給他端屎端尿,特別不容易。
對此,楊大伯經(jīng)常感慨,孩子不在身邊了,就只有老伴照顧自己了。而自己能夠有這樣的老伴,真的是前輩子修來的福氣。
這樣的日子,雖然讓人過得很累,可他們倆卻感覺很幸福。
用楊大伯的話來說,就是“再苦再難,能有家人照顧自己,這就足夠了?!?/p>
04
說起“老伴”,大多人都會認為,對方跟自己只是湊合過日子罷了,沒有什么“愛意”可言。
而且,隨著當下“斷親”情況的愈發(fā)增多,大多人都對自己的家人和老伴產(chǎn)生不信任感。
其實,這是不正確的。想要晚年過得幸福,有一定的生活質(zhì)量,我們就得跟老伴搞好關系。
因為你的老伴,他和你一樣,也到了一定的年紀,需要去養(yǎng)老。不僅如此,他還是你家庭的一部分,而且完全屬于你。
很多人會認為,我們的孩子不是家庭的一部分嗎?
其實,跟孩子搞好關系是必要的。但是,孩子卻不能像我們自己的老伴一樣,無時無刻去照顧我們。
要知道,孩子也有自己的伴侶和后代要照顧。他們根本就是分身乏術,沒可能完全兼顧到自己的父母。
當人身處晚年時,如果你跟老伴關系好,那么你們倆可以到處去旅行,到處去游玩,不用說過分孤獨,活成一個孤島。
可如果關系不好,別說一起去旅行,就算是你病了需要照顧,對方也有可能不理會你。
總的來說,老伴這個身份,對于你而言,不僅是夫妻,更是一位生死與共的戰(zhàn)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