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說過,人到四十歲之后,才是人生的新開始。
在40歲之前,我們還處于稚嫩的狀態(tài)之中,沒有深刻的人生體會,只有茫然和懵懂無知。
可當人到了40歲之后,他也就身處在“不惑之年”當中了。
為何不惑?那便是看透生活的瑣碎之后,從而獲得內心的安穩(wěn)。
可在如今這個社會,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內心不惑”呢?
而當人到了四十歲之后,一切的困苦和歷練都會隨之襲來。這是人生的必然經歷。
在這些必然的經歷當中,我們就得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凡事,有舍才能有得。
要想生活幸福,請停止做這12件事,這會影響你的錢財和家庭。
01
做人別過分心軟,要狠心
曾有人說過,心軟就是一種“自殘”的行為。
你對別人越是心軟,而別人對你越是狠辣。
如此,我們人只有學會狠心,才能夠立身于這俗世當中,擁有自保的能力。
02
與其討好別人,不如關心自己
在生活中,大多人都犯了一個錯誤,那就是過分去討好別人。
討好別人,就容易活得像“狗”一般,沒有尊嚴。
一個人,要想活出自我,有真實的人格,就得多關注自己,把重心轉移到自己的身上。
03
做人別總是一廂情愿
不管面對任何的人與事兒,大多人都會出現(xiàn)“一廂情愿”的行為狀況。
不是一廂情愿為別人付出,就是一廂情愿為別人做事兒,從而損害了自己的利益。
要知道,這世上的人,大多薄情寡義。你的一廂情愿,有可能只會換來別人的恩將仇報。
04
別輕易原諒,別輕易寬容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聽到身邊的很多人都勸我們要大度,要懂得寬容。
可我們要清楚,自己的遭遇只有自己知道,別人不清楚。所以,對待某些人,我們不能去寬恕他們。
有句話說得很好,寬恕這件事,只能交給上帝去做。
05
別總是把脾氣發(fā)泄在家人身上
每個人都會犯這么一個毛病,就是把最好的態(tài)度留給別人,而把最差的態(tài)度留給了家人。
這樣的行為,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一種輕重不分,本末倒置的行為。
過分把脾氣發(fā)泄在家人身上,最終吃虧的,就是你的家庭和你自己。
06
沒有錢,也許連上天都會欺負你
有句話說得很現(xiàn)實,你沒有錢,就連父母都有可能不認你。
錢財,說得不好聽點,叫做俗物??蓪嶋H上,它卻是這世間的通行證。
有錢財,你就是這世間的成功者。而當你沒有錢財,那么就連上天都會對你落井下石。
07
為人只說三分話,不敢全拋一片心
一個人,如果他總是完全表露自己的真心,那么他也就離倒霉不遠了。
要想在這個社會上更好地生存,你就得守住內心的秘密,不被別人所看透。
不管是做人,還是說話,三分真實就好,另外七分,還是深藏心底最好。
08
別對親戚太好,不然你會自食苦果
我們很多人都認為,親戚和我們有一定的血緣關系,他們肯定不會來害我們的。
可現(xiàn)實是什么?那就是你的親戚,他們往往是傷你最深的那個人。
所以說,別對親戚太好,不然你終究只能是自食苦果,白白浪費了感情。
09
別用命換錢,命比錢重要
富貴和貧窮,也許只隔了一張病床的距離。
對于工作,我們要做到勤奮,可卻不能用“健康”去換取發(fā)展,去換取錢財。
因為在這個社會,一次看病的費用,就有可能會讓普通人的家庭一夜回到解放前。
10
培養(yǎng)好的心態(tài),才能收獲幸福
有一位作家說過,良好樂觀的心態(tài)才是一個人最終的彼岸。
我們許多人,終其一生去尋覓幸福,總認為幸福是物質錢財堆砌出來的集合物。
殊不知,人的心態(tài)一旦變好,那么你所看到的,就是晴天,所收獲的,就是心底的幸福。
11
與其群來群往,不如獨守一方
年輕的時候,我們總是喜歡群來群往,認為一群人的生活,才是充實有面子的。
可是,當人上了年紀,被人傷害過后就會明白,選擇群往群往,不過是成為別人手中的傀儡而已。
既然如此,不如學會獨處,一個人活成一支軍隊,像猛虎一般,盤踞山林,變得強大。
12
過分冒險,終不長久
在當下的社會中,大多人都會選擇冒險,認為風險有多高,收益就有多大。
但是,所有的冒險,都是要付出代價的。這種代價,可以是金錢,可以是整個家庭的未來。
人到四十歲之后,要想家庭和諧,生活安穩(wěn),就必須以“慢跑”為主。
只有步步為營,循序漸進,不急不躁,人才能長久地發(fā)展,最終收獲自己的事業(yè)和幸福。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