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說過,人半百之年,便是人生的火車班次行駛到了一半,只能繼續向前,而不能隨意后退。
其實,五十歲,看起來人已然到了一個年老的階段,可是,這卻是人生的新的開始。
對于我們大多人來說,雖然人到中年,可內心還有一腔能夠打拼的熱血,又怎么能夠停下來呢?
所以,很多人都會咬緊牙關,在不易的人生之路上越走越遠。
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碰到許多不順心的事兒,你會遇到用心不同的人,你更會遇到生活的挫折。
但不管遇到什么,能幫助自己的人,永遠只有你自己。哪怕是家人,他們也幫不了你。
那么,我們該怎么做,才能規避五十歲后的風險呢?該怎么做,才能更好地贏得生活之神傾心呢?
其實,人到五十,只要學會“四不看”,你也就贏了一半了。
昨日不管發生了什么,該逝去的,都已然逝去了。而仍留在你身邊的,都是和你有緣的事物。
無論是人也好,物也罷,都是不能長久留存的。就像是水流一般,該流去的,終究會悄然流逝。
面對這樣的情況,其實大多人是難以接受的。因為他們放不下,放不開,也撥不開那內心的迷霧。
那么,最后受苦受難的,終究是自己。
有道是“人生千百憂愁事,皆由苦心執念生。”
過分在乎昨日,你也就失去了明日;過分在乎以往,你也就遺忘了當下。
對于人來說,其實未來和昨日,都是不太重要的。因為你根本改變不了昨日,也無法預測明日。
而你所要做到的,就是珍惜當下。我們人僅僅擁有一個選擇權,那就是當下的選擇權。
就像是一個錯失天時的農民一樣,如果他過分執著于今年不好的收成,而沒有繼續堅持下去的勇氣,那么,他也就葬送了明日的美好。
所以說,人到五十,不看昨日之事,就是一種放下,更是一種內心的瀟灑和坦蕩。
在這個社會上,在職場中,其實我們碰到最多的,就是那些不懷好意的小人了。
無論在何時,小人都是會存在的。倘若你過分為他們而生氣,最后吃虧的,終究是你自己。
單位中的小陳,剛來到職場打拼時,他就是被人算計的新人,無人可依靠,無人給予他幫助。
可是,他卻沉不住氣,和那些小人產生了矛盾,甚至跟周邊的某些人對著干。到最后,他也就成功地失業了。
職場中的小人,只是生活中的小人的一部分而已。
我們面對小人,該怎么做呢?是與之針尖對麥芒,還是與之交好,出賣自己的尊嚴呢?
其實,大可不必這么做。因為你有你的做法,他有他的生活,只要大家井水不犯河水,那就夠了。
況且,這個社會上的許多事,都是由于人過分執著而引起的。
就像是某些人,他們看不慣小人的行徑,便想與之爭斗到底。到最后,只有一個結果,那就兩敗俱傷。這種情況,有必要嗎?
人到五十,敬小人而遠之。當你學會無視他們,學會遠離他們之后,你會發現,這世界明朗了許多。
五十歲的人,他們最大的問題,就是過不了內心那一關。
為何現在有些人,他們雖然有點小錢,可還是吃不好,睡不好,滿心憂愁,不夠自在呢?
最為直接的一個原因,就是人之內心憂愁,阻礙了他們邁向幸福生活的步伐。
其實,生活沒有那么多的順心如意,有的只是自己“渡”自己而已。
所謂“天不渡人,唯有自渡。”
每個人,都是自我靈魂的擺渡人。只有我們都能夠成為自己世界的神,用自己的力量去改變內心的世界,相信我們的生活,會越過越好。
人間有太多的事兒,都不是由我們普通人來決定的。既然改變不了外在的世界,那就去順從它們。
因為人的力量也就那么大,倘若人還每天都憂心忡忡,那么,幸福又從而來呢?
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識生活的真相后,依然還熱愛生活。
說起“生活”,其實它就像是一個木桶,短板有很多,可長板也有很多。
過分多的短板,阻礙了我們的發展。而過分多的長板,又讓我們有了生活的信心。
可以說,生活它就只有一個習性,那就是先打你一巴掌,然后再給一顆糖你吃。
這種做法,就充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我們大多人,都只看到了生活的缺點,而無視了生活的優點。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從人的心理上來說,正是因為人習慣了看到優點,而沒有適應缺點,所以才會揪著生活的缺點不放。
人到五十,本就身處在巨大的壓力之中,倘若還針對生活的缺點,沒有還自己的心一份自由,那么,吃虧的,終究是自己。
所以說,人到五十,把心放寬,把煩惱清空,才能更好面對往后余生,為晚年鋪路。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