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們都聽說過這么一個詞,那就是“社畜”。
何為“社畜”呢?其實就是我們所熟知的上班一族。他們勤勤懇懇上班,也不敢說違背老板的意愿,反正就是一群逆來順受,無怨無悔的社會打工人。
在這里,其實我們該給自己一個定位,到底自己是老板呢,還是打工人呢?
要是你是某個企業的老板,相信你自己也明白,社畜的人生,其實也是不容易的。但是,看在他們為企業付出的份上,加幾百塊的工資安慰他們,還是需要的。
要是你是某個企業的員工,哪怕是中高層級別的管理者,其實都是社會打工人。只不過是分了高級和低級而已。
你有一群手下,那你就是高級打工人。你沒有手下,就只能一個人拼死拼活,那你就是低級打工人。
在這里,并非說打工人不好,而是說打工人所承載的社會壓力和生活壓力,那是巨大的。而且,他們還得不到別人的體諒,甚至還被人一直利用著。
曾見過這么一件事兒,一個四十多歲,在企業干了十幾年的老員工,就因為年齡過大被公司拋棄了,一下子去到了社會的底層。可是,他卻無能為力,連工作都找不到。
這,便是當下打工人的現狀。
02
如今“社畜”的群體,到底都是些什么人呢?一般以70后、80后和90后這三代人為主。
對于社畜的經歷,也許70后是感受最深刻的。他們雖然人到中年了,可還是要每天過著996或者715的生活。
他們自己也知道,過分透支自己的身體在工作上,到最后會人財兩空。可是,在如今這個競爭巨大的社會里面,要是人不工作,又能怎么辦呢?
所以,他們在職場中,基本上是到處忍讓,哪怕老板給他們臉色看,故意挑他們的刺,他們都不會說是什么,而是逆來順受。
想起家中還小的孩子,想起家中需要養老的父母,想起自己夫妻倆的生活,要是自己不做“社畜”,那又能怎么辦呢?
而80后這代人,他們比70后要年輕,可他們卻是“打工人”群體中的主力。
30歲到40歲這十年,恰恰就是職場生涯經歷最為復雜的十年。一旦人在職場中出現了什么問題,也許連“社畜”都做不成了。
曾見過很多35歲以上的網絡工程師,他們不是被人辭退,就是拿著低工資,干著最辛苦的活,一直在猝死的邊緣徘徊著。
社畜,996,這是80后這代人特別深刻的記憶。
03
談及90后這代人,其實他們是最為有個性的一代人。
他們大部分人雖然才二十多歲到三十歲左右,可他們的認知是相當清晰的。他們知道,不管自己在哪里讀書上班,到最后,終究會成為社畜大軍中的一員。
就像一些剛讀完書的學生,他們一畢業就失業。如此,他們當中的競爭就會加大,而老板們也會利用這個機會降低招聘新員工的工資。
很多人會認為,這不可能吧,怎么他們會降低工資呢?其實,這是很現實的事兒。老板只招十個人,社會來了一百個人,然后老板就會進行挑選,哪怕他工資給得很低,這一百個人都會心悅誠服。
所以,90后這代人不滿意社畜的生活,可又知道自己改變不了如此無奈的命運,所以他們就選擇不婚不育,向社會說明自己的意愿。
當這種情況發生之后,那么90后就會成為那么多代人當中,結婚率最低,離婚率最高的一代人。
這,便是90后的命運。也許,有人會認為90后努力點就能夠改變成為社畜的命運,可現實是,社畜不是一個小群體現象,而是一種社會性的群體情況。
04
很多人會問,70后、80后和90后這三代人還有未來嗎?
什么是“未來”?這個概念我們是要明白的。工作到老也是未來,中途失業也是未來。
但是,有一個“未來”是不會變的,那就是“社畜”的命運,那是會一直延續到老的。
在知乎上,有網友這么說道:“原以為多讀書,多努力,多灌自己一些心靈雞湯,自己就能夠有好的未來。可被社會毒打過之后,才發現,哪怕你擁有最高的學歷,要是缺少了背景和關系,依舊還是打工人。”
這,便是許多人普通人的社畜命運。
難道說“社畜”不好嗎?其實,出現社畜的情況是很正常的。試想,一個企業的發展,肯定是需要無數的打工一族為之奮斗,為之透支自己的精力或者生命的。
有個道理其實說得很現實,那就是每個人出來打工,根本不是說為了什么情懷,而是為了賺錢而已。哪怕是成為社畜,也還是要現實一點,別總是自己騙自己。
在這里,還是要說,成為社畜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還認為自己活在“福報”當中。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