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在社會中打拼,便會不可避免地加入到某些圈子和群體當中。
讀書的時候,你需要跟身邊的同學搞好關系,加入到他們的圈子中,與之合群。
工作的時候,你需要跟身邊的同事搞好關系,加入到他們的群體里面,與之合群。
其實,無論在什么時候,合群和不合群,這都是困擾我們正常生活的問題所在。
對于“合群”這件事,大多人都選擇認同。在他們看來,做人合群,就是在保全自己,不讓自己掉隊,從而被人排擠針對。
因此,選擇“合群”的人就會越來越多,而選擇“不合群”的人則會越來越少。
很多人都會感覺到困惑,到底“合群”有著怎樣的魔力,會讓人心甘情愿地去選擇它呢?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沒有人希望自己成為“異類”。
當別人成群結隊去吃飯的時候,你只能一個人孤獨地吃著,這會讓你感覺到特別不自在。
當別人前擁后簇去逛街的時候,你只能孤零零地在街上閑逛著,這會讓你感覺到沒有面子。
如此,選擇合群的人只會多,而不會有所減少。
相反,那些獨來獨往,且不怎么喜歡合群的人,他們看似異類,實際上有這幾個特點。
02
獨來獨往的人,都有獨當一面的能力。
一個仗劍走天涯的俠客,無論他身處在怎樣的環境當中,他都能一個人去面對問題,不會說驚慌失措,亂了手腳。
因為真正的俠客,他們可以一個人去面對整個世界,內心極度強大,根本不理會別人的閑言碎語,而是為人淡定,處事有理有度。
而那些只會“合群”的人,他們雖然加入到了群體當中,可他們還是沒有“一個人生活”的經歷。
當一個人只懂得合群,而不懂得獨自生活的時候,那這個人無論多有才華,都無法施展出來。為何?因為他被群體給限制住了。
試想,究竟是一個俠客的能力強大,還是一只綿羊的能力強大呢?
很遺憾地說,我們所認為的“合群者”,只要他們不是領頭羊,而是后面的跟隨者,這注定他們只能成為韭菜,而不能成為心心念念的強者。
強者,看似不合群,看似朋友很少。可實際上,則是他們不希望與平庸者為伍,而是習慣于獨來獨往,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
03
獨來獨往的人,都比一般人的層次要高。
我們不妨想想,為何有些人無論怎么做也都融入不到圈子當中?
人們都覺得,肯定是因為個人態度不好,所以難以融入到圈子當中。可他們忘了一點,當你的層次比這個圈子的總體層次要高時,那這個圈子的人就會排擠你,不讓你融入其中。
一個積極上進,且得到了老板重視的員工,他無論何時都能把項目做到極致,而且讓客戶對他有信任感。
總體來看,這個人的能力還是比較不錯的。而他身邊的同事呢?大多數人只是“渾渾噩噩”地過日子而已。
如此,這個能力極強的人根本融入不到他們的圈子當中。所謂“淺水焉能藏蛟龍”便是這個道理。
有道是“層次不同,不必強融。”
你和他本就不是一個層次的人,為何非要融入在一起呢?所以說,別小看了自己,也別高看了別人。也許你的能力,早已比周邊之人要強了。
04
獨來獨往的人,都耐得住寂寞。
人類最害怕的,便是極致的孤獨。
就拿鉆研這件事來說,有些人能夠耐得住寂寞去鉆研,而且把這個項目做得特別好。但是,還有很多人卻耐不住寂寞,做人過分焦躁。
尤其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當中,大多人做事都只求快,而沒有任何“慢”的姿態。因為他們認為,以“慢”去做事,只會越做越寂寞。
一個學生,如果他整天只想著合群,只想著和別人打交道,而不懂得沉下性子去讀書,那這個學生又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績呢?
相反,如果這個人耐得住寂寞,并且內心極度平靜,做事也都有條不紊,那這個人無論身處在怎樣的環境當中,都能夠成就一番大事業。
05
獨來獨往的人,都有著“順其自然”的心態。
對于交朋友這件事,你到底有怎樣的看法呢?
人們會覺得,在社會上就該“廣交朋友”,多多益善最好,千萬不能讓自己活成孤家寡人的模樣。
可是,我們卻忘了這么一點,那些我們所交的朋友,他們真的是朋友嗎?很遺憾地說,百分之九十九都是過客,根本沒有真感情可言。
一個有智慧的人,他們不會刻意找尋眾多的朋友,而是懂得順其自然去做人。擺脫不該交往的過客,而是留下有真感情的摯友知己。
有些時候,獨來獨往并非是壞事,而是一件好事。做人,與其在“群體”中活得卑微,為何不在“獨處”中活得有價值呢?
一個人,唯有真正活透了,才能徹底明白,做人不需要苛求太多,只需要做好自己,順其自然就好。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