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語:自從李嘉誠成名以后,在網上關于首富李嘉誠先生的傳奇報道就滿天飛,特別是創富方面,更是有各種各樣的版本。
有的人說李嘉誠的一生充滿了“幸運”,但是也有人說李嘉誠完全是靠實力打出來的天下。但從科學的角度而言,筆者更傾向于第二種說法:李嘉誠是一個絕對的實力派。
按理來說,如果有錢人靠的是資源成功,當年李嘉誠先生當學徒的時候,比他富有的人很多,他為什么能夠后來居上,超越成為首富?所以說這肯定是原因的。
而著名的商業大佬馮侖在此前就公開講述了他第一次見李嘉誠的場景,至今都讓馮侖難以忘懷。
當時的馮侖并沒有名氣,和普通人沒區別,而且他還是靠蹭著同學的面子才得以和李嘉誠吃上飯。讓馮侖沒想到的是,李嘉誠第一次見面的“手段”就讓人不得不服。
因為當時李嘉誠已經七十多歲了,以我們一般人的視角來說,李嘉誠作為老大哥,最多就只會在飯局那里跟大家握手,可沒想到李嘉誠卻拍到門口去迎接眾人,這一下大家就都有點愣了。
并且李嘉誠面帶微笑跟所有人一一握手,并且隨后還讓大家都抽簽入席就座,避免了其中很多的尷尬。
更值得一提的是,李嘉誠考慮到對待所有人的公平問題,于是他每桌都會去座15分鐘,讓每個人都能得到和他交談的機會,在處處都讓人體現到被“關懷”,這樣的做法也讓每個人感到備受尊重。
而馮侖在成功后,也多次在公開場合談及與李嘉誠見面時的場景和細節,直言李嘉誠這樣做事,不成功都難!
所以說,李嘉誠身上有一個品質很好:就是放下身段,甚至做到“無我”的境界。
而除了上述原因外, 我們也發現了李嘉誠另外3個優秀品質。
第一:低調就是最好的炫耀。
見識越少,認知水平越低的人,就越喜歡在別人面前炫耀。李嘉誠雖然有錢有名氣,但是他從來不炫耀,也從來沒見他在公開場合用什么昂貴的奢侈品,就連平時在家吃飯也是很普通的菜肴。所以很多人都認為,低調處事也是倆嘉誠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二:做生意,要學會賺一半,留一半。
生意場上,人脈即財脈,這幾乎是所有生意人的共識。李嘉誠認為,做生意先做人,把人做好了,把人脈關系處理好了,保持信任,沒有隔閡,生意就會越來越好做。當然,在充滿弱肉強食、爾虞我詐的生意場,要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很多人會在這個過程中逐漸迷失自我。
第三:積極做慈善。
據不完全統計,這些年李嘉誠在慈善方面花了200億港幣以上,而且這200億港幣是從李嘉誠基金會花出去的真金白銀,而不是李嘉誠捐給李嘉誠基金會的資產。
所以從李嘉誠的經歷來看,或許只有人品才是做生意最大的法寶!不知道大家對此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