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月經病驗方血崩經漏秘方閉經痛經名方,百年中醫世家,畢生經驗,誠心奉獻,請關注作者、贊賞、轉藏等(體質不同、僅供參考)。
組成:黃芪15~30克,當歸身10克,生地黃15~20克,熟地黃15~20克,大黃3~6克,烏賊骨20~30克,茜草10克,功效:健脾益腎,止血祛瘀。
適用于正虛夾瘀的月經病,如血崩、經漏、閉經等。〔用法)每日一劑,水煎二次,早晚分服。(1)治血崩:因肝腎陰虛火旺而起,反復發作者,去當歸,加知母、黃柏、地榆、二至丸。量多如涌者,大黃用炭。對于少女因先天不足,腎氣不攝而崩者,去大黃,或改用大黃炭,加右歸丸。如屬肝郁化火型者,去黃芪,加丹皮、山梔、白芍、青黛等。至于脾氣不攝而崩者,去當歸,加黨參或紅參、炮姜,大黃改用炭。(2)治經漏:加赤芍、川芎、香附。無火熱象者,去生地;有血熱見證者,再加丹皮。(3)治閉經:肝腎虧虛,沖任失養者,加菟絲子、山萸肉、巴戟肉、懷牛膝。陰虛血燥,血海枯竭者,開始治療時,黃芪減用半量,隨著陰血來復程度,逐步迭增至常用量;另加山萸肉、阿膠、黃精;有火象者,參入知母、黃柏、地骨皮等。(4)治痛經:去生地黃、烏賊骨。如屬氣滯血瘀者,加失笑散、制香附,當歸用尾。行經不暢,痛劇者,再加手拈散。氣血虧虛者加黨參、雞血藤、白芍、甘草。痛經因于寒者,去大黃、加艾葉、香附、肉桂;因于熱者,仍用生地,另加丹皮、紅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