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養成定期制定學習計劃的良好習慣對于初中生來說同樣很有必要。成都名師薈教育的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學生個人學習計劃,分為初一、初二、初三三個階段,一起來看看吧。
初一學習計劃
初中階段的學習有這樣一句話“初一不分上下,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這句話單憑字面意思就能理解。初一的知識點不多,難點也不是很多。但學好初一卻是整個初中三年中最重要的。同學們從小學進入初中,也就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環境,不僅老師的教學方式變了,學生們學習的知識也更深入了。
此外,家長和孩子還應該清楚的是:在初一階段你們面對一個新環境,如果沒能適應它,沒有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在學習上就會欠下一些問題,把這些問題積累到初二,就會在學習心態上就會多少出現一些問題。
所以,在初一階段,同學們要完成兩個任務:一方面要盡早的完成從小學到初中的角色變換,了解初中學習規律,越早適應初中的學習規律,越能夠比別人領先一步。
另一方面,在學習的過程中要穩扎穩打,腳踏實地的學好每一個知識點,不放過每一個小錯誤。初中的要求與小學不同,它對每一個知識點都挖掘得比較深,在弄懂的基礎上要求能夠熟練應用,甚至創新。
此外,初一的學習也要注意一定的超前性,在初一升初二的暑假要適當學習初二知識,畢竟初二的難點更多,及早的了解一些,有助于分擔初二學習的負擔。
初二的學習任務是整個初中三年中至關重要的。同學們需要注意的問題有以下兩點:
第一點是如果初一的基礎打得還不錯,并且在初一升初二的暑假對初二知識已經有一個大概的了解,那么,這部分同學想要學好初二的內容也不會是什么難事。因為初二的知識雖難,但它所應用的很多解題技巧或思想我們在初一都講過了。初二的知識只不過是進行更深入的拓展而已,同學們也不要有過重的思想負擔,跟著老師的進度走就行。
第二點是在初二的學習中,同學們要注意對相關類型題目進行總結,尤其是那些自己易錯的題目或不會的題目,一定要進行歸類,對性地解決各科目上的學習問題。因為中考考察的知識相對基礎,但也要求各科均衡發展,不能偏科。到了初二以后就能看出,排行榜靠前的都是各科均衡的。小薈真誠提醒初二的學生及家長,絕對不能偏科。
看到這里,有人可能就要問了,那么初一基礎不好的同學該怎么辦呢?成都名師薈教育的初中教學組長田老師這樣說:新初二學生開學明顯跟不上主要是因為學習方法沒有及時“更新”,初二如果還繼續沿用之前的學習方式,學習較難看到成效。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才能讓學習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升效率方面:學習環節、學習態度、學習方法。你只要從現在把學習方式轉變了,知識也就學牢了,成績自然就會提高。每個人的基礎不同,學習態度也不同,所以要采用的方法也就不同。要把學習學好就得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要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適合的方法。就可以取得進步。學習的方法應該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初三的學習主要是以復習為主,復習要有全面性和針對性。前文也說到了,中考是檢驗學生對于各學科的掌握情況,中考的分值分布大概如下:基礎學科知識占60%,中檔題主要考技能應用占25%,高檔題占15%主要是綜合能力、應用能力的考查,主要是區分高層學生。
復習要求抓重點復習的同時也應當因人、因學科、因階段而異,不能機械地照搬一種模式,在復習時要把教材、參考書和練習冊結合起來,有選擇地做些練習。尤其是應多做些變式訓練,以鍛煉自己獨立思考,積極思維的能力。對知識進行歸類,使知識深化、簡化、條理化,并按規律去加強記憶以提高復習效果。初三總體復習大致概括為以下四點:
1.全面復習初一初二的基礎知識。
2.詳細分析存在的問題,做好查缺補漏的復習。
3.分版塊復習。做到同中有異,異中有同。
4.專題復習。綜合能力的培養,提高應試能力。
初三的學習計劃其實還需要進一步地詳細制定,由于篇幅有限,就只能大概講講,但是小薈會在后續的文章為大家做一個完整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