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大區域中,華東地區可謂是國內經濟的主引擎,不僅擁有上海這個巨無霸城市,而且全國經濟總量前四省內占其三。其他幾省雖然經濟體量略小,但近些年增長態勢也是非常顯著的。
因此在華東內部是強市林立,互相間的競爭態勢也比其他區域更為激烈,GDP前20強中就出現了多個競爭組合,每年上演一場GDP排位爭奪戰。2022年的疫情對華東部分城市影響不小,那么20強城市格局是否也因此有所變化呢?
華東城市龍頭必定是上海市,就算它2022年受疫情重創,增長偏緩,但GDP總值還是高達4.46萬億以上,幾乎等于其次的蘇州2倍之多,在華東地區各城市中超然存在。
蘇州市作為一個地級市能有2.3萬多億而能力壓杭州、南京兩大省會數千億,而且在去年它的增長狀況還好于后兩者不少,因此優勢繼續擴大中,更讓它短時期它華東第二的經濟總量不可撼動,可能會讓兩個省會有點尷尬吧,尤其是南京市。
南京不僅被省內的蘇州甩開了7千億,而且還面臨著其后寧波市的步步緊逼。
寧波市前幾年GDP總量還與青島、無錫等膠著在一起,但近兩年漲勢兇猛而離隊而去。2022年它憑借工業和大宗貿易而獲得7.59%的高增,比青島和無錫快了許多,因為總值已達1.57萬億,高于后兩城已多達8百億左右,直奔趕超南京而去。
而青島與無錫的決勝還未有結果,青島只比后者高了幾十億而已,競爭仍激烈。但這組競爭隊伍還不是最白熱化的,更激烈的屬于華東第8至第12位的排名城市,互相之間差距更小,競爭態勢更變化莫測。
這個隊伍多達5個城市,2021年全體在1.1萬億多一些,首尾差距不過4百億,可見白熱化之態勢。2022年福州與泉州增長最給力,分別達到8.69%和7.07%,因此也就領先一步了,雙雙反超濟南、合肥而排名躍升。
后兩者5%以上的增速其實不算慢,GDP總值也順利突破1.2萬億,無奈福建雙雄過于猛而排位下滑,合肥市因此還被擠出了華東城市前10。不過其中最傷感的還是南通,竟然只取得20強最慢的3.2%名義增長,因此總值還不到1.15萬億而只能居第12位。
20強后半段城市的競爭態勢就要弱化不少,也就是常州與煙臺競爭哪個率先突破萬億,在2022年煙臺市更快一步,但總量上仍略低于常州數十億,今年誰跟更高尚未可知;其次就是紹興反超了濰坊、南昌市也有超越濰坊之可能。
南昌市是2022年剛好超過揚州市而躋身前20,這也讓華東地區各省市都有城市入圍20強了(臺灣省各市數據未出,所以不參與排名),也算是一個小突破吧。
但江西與安徽在華東還是很弱勢,分別都是只有省會才能上榜20強。而江浙魯閩等省入圍城市就多了,尤其是江蘇省多達6個城市在榜單之內,而且還擁有蘇州這個超強地級市。這也能看出華東地區沿海與內陸的發展差距還是較大的。
2023年各地將迎來全面經濟復蘇,雖然從一季度看沿海城市的出口有點受阻,但投資、消費都在快速回升。因此可預期到今年底20強城市還會有一場GDP排位大爭奪,經濟格局可能還會有一輪大變動。您對今年這些城市的經濟走向是如何判斷的呢?歡迎在下面寫下您的看法。
華東20強城市2022年度的GDP具體成績和排名,請各位查看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