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津澤惠律師事務所
【案例】2015年11月19日下午,原告同妻子乘坐該小區電梯過程中,電梯突然發生故障失控。經過一陣劇烈晃動和異響,隨后電梯樓層按鈕失靈,電梯門無法正常開啟。撥打救援電話無人應答,原告及妻子在電梯內很長時間。后,物業公司工作人員才趕到現場,并實施救援。因原告歲數較大,在電梯被困時間較長,突發腦梗,被送到醫院救治。法院最終判決物業公司最終承擔了原告的醫療費。
【物業服務企業是居民住宅電梯管理的主體】物業服務企業應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約定,為電梯日常運行提供服務。
【安全管理的內容】其一、電梯里張貼的《乘梯須知》告示,《乘梯須知》中包括“老、弱、病、殘乘梯要有人陪同”;“禁止拍打電梯、強行扒撬電梯層門、轎門”“電梯內蹦跳、打鬧”等行為的內容。
其二、設置電梯安全管理機構或配備專職、兼職電梯安全管理人員。安全管理人員應有人取得國家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書。
其三、電梯日常維護保養。物業公司應當至少每15日進行一次日常維護保養,并做好相關記錄。
其四、每年定期年檢。電梯應每年進行一次定期檢驗,物業公司應在電梯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一個月向特種設備檢驗院提出定期檢驗要求。
其五、制定應急救援預案并進行預案演習。物業公司應當制定應急救預案并進行預案演習,預案演習做好相關記錄。一旦發生緊急情況,如困人等狀況,按照預案實施救援。
其六、及時接通報警電話并救援。物業單位接到電梯困人故障報告,應當在30分鐘內趕到現場并實施救援。
其七、物業公司應當建立電梯安全技術檔案。包括電梯合格證明、安裝及使用維護保養說明、監督檢驗證明等相關技術資料和文件;定期檢驗和定期自檢記錄;電梯日常使用記錄;電氣及其附屬儀器的維護保養記錄;電梯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
本案中,物業服務企業為居民住宅電梯日常使用提供服務,原告乘坐電梯時遭遇電梯故障,撥打救援電話無人接聽,救援人員很長時間才趕到現場實施救援,違反了《天津市電梯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相關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
《天津市電梯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二十一條:“物業服務企業應當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約定,做好居民住宅電梯日常運行服務。
居民住宅的物業服務企業退出項目管理前應當按照規定向業主委員會移交完整的電梯安全技術檔案;未成立業主委員會的,向所在地街道辦事處或者鄉鎮人民政府移交。
居民住宅無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提供服務的,所在地街道辦事處或者鄉鎮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居民委托有資質的電梯日常維護保養單位負責電梯的安全運行管理。”
第十四條:“使用單位應當做到:
(一)設置電梯安全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兼職電梯安全管理人員,電梯安全管理人員中應當至少有1名取得國家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書;
(二)建立并執行電梯安全運行管理制度,建立完整的電梯安全技術檔案;
(三)保證電梯應急照明正常有效、緊急報警裝置能夠有效應答;
(四)在電梯轎廂內或者出入口的明顯位置張貼安全注意事項、警示標志、應急救援電話號碼和有效的安全檢驗合格標志;
(五)制定電梯事故應急措施與救援預案,并定期組織演練;
(六)對電梯安全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進行電梯安全教育和培訓;
(七)發生電梯乘客被困故障時,迅速采取措施對被困人員進行救援。”
第十九條:“在用電梯應當每年進行一次定期檢驗。使用單位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定期檢驗要求,在電梯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1個月向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
未經定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電梯,不得繼續使用。”
第二十五條:“電梯日常維護保養單位應當按照國家和本市的有關規定維護保養電梯,至少每15日進行一次日常維護保養,確保電梯的安全性能,并對日常維護保養情況進行書面記錄。
電梯日常維護保養單位接到電梯困人故障報告后,應當在30分鐘內抵達現場實施救援。”
《特種設備安全法》第三十五條:“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建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安全技術檔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特種設備的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安裝及使用維護保養說明、監督檢驗證明等相關技術資料和文件;
(二)特種設備的定期檢驗和定期自行檢查記錄;
(三)特種設備的日常使用狀況記錄;
(四)特種設備及其附屬儀器儀表的維護保養記錄;
(五)特種設備的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
【作者聲明】
本文系天津澤惠律師事務所律師原創作品,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本文轉載自“房產糾紛天津律師服務網”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