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名者于朝,爭利者于市。唯安靜之人,林中掃葉,園中侍花,耽溺書齋,滿腹學識,心安意閑,志趣神清,與世情薄,與塵世疏。
想象那山中寺廟的夜晚,誦經聲已經落,僧人們或已休憩,院內長椅落落,檐角上“叮鈴”的風鈴聲,向著遠方擴散,一縷月光穿過窗戶,灑在木板、蒲團上,空氣中只有檀香與靜氣。彼時的心,似風搖不動,雨打不濕,不逐紛擾,也無利欲,不涼不沸,安定下來。

靜聽堂前寒風起,歲暮落雪又翻書。臨帖習字時驀然懂得,世人為何總愛“寧靜致遠”四個字,恰似一個讀書的妙人,藏書于室,亦藏富于心,外面風狂雨驟,她只安讀閑書,手倦拋書,此情此景,此悟此懷,如花在野,如心離塵。
實則,一個人做到安靜并不容易,須內心強大,處事不慌,收放有度,游刃有余。“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一個人的力量越是強大,便越是摒棄喧嚷和嘈雜。安靜的人堅守孤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熱鬧的人,鉆進鉆出,投機鉆營,是為了生活在別人的世界里。

大千世界里,喧囂讓人心神不定,有曰:聲色不清,是人之大病。心存濁濾,則生紛擾;心存清趣,則生雅致。摒絕市嘈聲,只聞花墨之香,以靜修身,以靜致遠,靜,亦是對生命的最好安頓。
內心愈安靜,靈魂愈蔥蘢。安靜,是歲月的氣質,亦是歲月予人的慈悲。
出品:極簡主義的禪 ID:chan99mini
轉載須注明出處
出品:極簡主義的禪 ID:chan99mini
轉載須注明出處
喜歡今天的文章,點個“在看”,并分享給更多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