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冷戰被稱為“緩和”時期,這是美國和蘇聯之間緊張關系的可喜緩和。雖然détente時期就核武器控制和改善外交關系進行了富有成效的談判和條約,但10年末發生的事件將超級大國拉回到戰爭的邊緣。
“緩和”一詞在法語中的意思是“放松”,指的是緩和緊張的地緣政治關系?!熬徍汀币辉~的使用可以追溯到1904年英法簽訂的《友好協議》,該協議結束了英法之間幾個世紀斷斷續續的戰爭,使兩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及以后成為強大的盟友。
在冷戰的背景下,美國總統理查德·尼克松和杰拉爾德·福特稱détente是美蘇核外交的“解凍”,對避免核對抗至關重要。
緩和,冷戰式的
雖然美蘇關系自二戰結束以來一直緊張,但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使人們對這兩個核大國之間戰爭的恐懼達到頂峰。在如此接近世界末日之際,兩國領導人簽署了一些世界上最早的核武器控制條約,包括1963年的《有限禁止核試驗條約》(Limited Test Ban Treaty)。
為了應對古巴導彈危機,在莫斯科,美國白宮和蘇聯克里姆林宮之間安裝了一條被稱為“紅色電話”的直接電話線,允許兩國領導人立即溝通,以減少核戰爭的風險。
盡管détente的這一早期行動開創了和平的先例,但20世紀60年代中期越南戰爭的迅速升級加劇了蘇美緊張關系,進一步的核武器談判幾乎不可能進行。
然而,到20世紀60年代末,蘇聯和美國政府都意識到關于核軍備競賽的一個重大而不可避免的事實:它非常昂貴。將越來越多的預算用于軍事研究的成本使兩國都面臨國內經濟困難。
與此同時,中蘇的分裂——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的關系迅速惡化——使得對蘇聯來說,與美國更加友好似乎是一個更好的主意。
在美國,越南戰爭的高昂成本和政治后果使政策制定者認為改善與蘇聯的關系有助于避免未來發生類似的戰爭。
雙方至少愿意探討軍備控制的概念,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將是緩和最富有成效的時期。
緩和的第一個條約
合作的第一個證據出現在1968年的《核不擴散條約》(NPT)上,該條約由幾個主要的核國家和非核國家簽署,承諾在阻止核技術擴散方面進行合作。
雖然《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最終沒有阻止核武器的擴散,但它為1969年11月至1972年5月的第一輪戰略武器限制談判(第一階段限制戰略武器會談)鋪平了道路。第一階段限制戰略武器會談達成了《反彈道導彈條約》(Antiballistic Missile Treaty)和一項限制雙方可能擁有的洲際彈道導彈(icbm)數量的臨時協議。
1975年,歐洲安全和合作會議進行了兩年的談判,達成了《赫爾辛基最后文件》。該法案由35個國家簽署,涉及一系列具有冷戰影響的全球問題,包括貿易和文化交流的新機會,以及促進普遍保護人權的政策。
緩和的死亡和重生
不幸的是,不是所有的,但大多數好事情都必須結束。到20世紀70年代末,美蘇關系的光環開始消退。盡管兩國外交官達成了第二項《SALT II》(SALT II)協議,但兩國政府都沒有批準。相反,兩國同意在未來的談判中繼續遵守舊的《第一階段限制戰略武器條約》的武器削減條款。
緩和破裂,核武器控制的進展完全停滯。他們之間的關系繼續惡化,很明顯,美國和蘇聯都高估了緩和關系對和平和平結束冷戰的貢獻。
緩和,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時結束。吉米·卡特總統增加美國國防開支,資助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反蘇聯圣戰者的努力,激怒了蘇聯。
入侵阿富汗也導致美國抵制1980年在莫斯科舉行的奧運會。同一年,羅納德·里根(Ronald Reagan)憑借一項反緩和綱領當選美國總統。里根就任總統后的第一次新聞發布會上,稱緩和是“蘇聯用來實現其目標的單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