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多歲的胡大媽一直被一件事困擾,半年前,胡大媽因為家中瑣事太多,一段時間喝水少,突然出現小便刺痛,小便次數多,甚至小便中還出現紅色血跡。這可把胡大媽嚇得夠嗆,趕緊掛上腎內科的號去醫院就診,結果一檢查是泌尿系統感染,口服消炎藥及中成藥后很快好轉,但從此煩惱就接連不斷了。
每隔1-2月,胡大媽就會出現上述癥狀1次,然后到醫院就診,口服“消炎藥”后就明顯好轉,但過段時間又再犯,由口服藥轉成靜脈抗炎治療后,還是會反復發作。胡大媽痛苦極了,心想:我該不會是得了什么不治之癥了吧?怎么老是反復發作尿頻,尿急呢?
直到有一天,一位醫生告訴她:“您反復發作泌尿系統感染還是去婦科更年期門診看一下吧!”胡大媽帶著一頭霧水走進了更年期門診,聽完大夫的詳細解釋后,胡大媽終于弄明白了自己的病根在哪里。
1. 女性絕經后的生理變化
女性一旦絕經后,意味著她的卵巢功能已經衰退了,而卵巢有兩項很重要的功能,一項是排卵功能,這也是給女性提供的生育小寶寶的功能,另一項則是很重要的內分泌功能,分泌對女性的生長發育和健康維護都很重要的激素----雌性激素。
絕經后雌性激素水平的下降,會對女性帶來一系列影響。在絕經早期,會出現潮熱,出汗,失眠等圍絕經期癥狀,當絕經5年以上時,更容易出現泌尿生殖系統萎縮癥狀,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或陰道干澀,性交痛等不適,而在絕經時間更長時,一般10年以上時,心血管疾病及骨質疏松癥的風險會明顯增加,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女性失去了雌激素的保護。
2. 雌激素對泌尿生殖道的影響
女性的膀胱(即俗稱的“尿泡”)三角區及尿道從胚胎來源即與生殖道有一定關聯,它們的組織都對雌激素有依賴性。泌尿系統和生殖系統就好像是人類的異卵雙胎的好姐妹,在她們的生長發育過程中,都會受到她們的人生教母“雌激素”的影響,促進她們分化,發育,成熟。而女性一旦絕經后,失去了雌激素的保護,尿道及膀胱粘膜下靜脈竇減少,尿道粘膜變薄,極易遭受各種“壞人”(病原體)的襲擊,表現為反復發作的泌尿系統感染,也就是尿頻,尿急,尿痛的反復發生。雌激素的下降也會導致生殖系統的陰道內粘膜萎縮變薄,對“壞人”的抵抗力下降,容易發生“老年性陰道炎”,表現為陰道分泌物多,色黃,有異味,輕微灼痛,性交痛。而泌尿系統和生殖系統除了是好姐妹還是好鄰居,她們比鄰而居,一旦有生殖道感染還容易累及泌尿系統,真的是“唇寒齒亡”啊!
3. 年齡對泌尿系統的影響
絕經后膀胱膨出造成膀胱及尿道生理角度方向的改變,每次小便不易排盡,引起長期少量尿潴留,易導致泌尿系統感染。長時間絕經后某些女性的尿道平滑肌組織漸漸變硬纖維化,使其閉合功能差,還容易出現壓力性尿失禁(漏尿)的痛苦。
當了解到這些相關知識后,胡大媽終于弄明白了自己這個經常復發的疾病的”根”在哪里了——原來這一切都是雌激素下降惹的禍。她急切地問:“大夫,那我是要長期吃雌激素嗎?”
針對這種情況,應該如何治療呢?
國際絕經協會指出:泌尿生殖系統癥狀對陰道局部雌激素治療有良好的反應,即雌激素軟膏陰道粘膜局部涂抹或含雌激素的陰道栓劑陰道內用藥,不推薦口服補充激素。
經過婦科醫生的指導治療后,胡大媽再也沒有犯過尿頻,尿急,尿痛了,終于脫離了反復發作泌尿系統感染的痛苦,告別了頻繁造訪醫生的日子,又開始了她平靜而幸福的生活。
參考書目:
1《絕經 內分泌與臨床》第2版,人民衛生出版社,張紹芬主編
2《更年期相關癥狀及疾病防治理論與實踐》第1版,人民衛生出版社,阮祥燕 Alfred O. Mueck主編
文 | 婦產科 周江華、王威
編輯 | 宣傳中心 張軒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