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里有沒有這樣一個急性子的寶寶?一點小事就不耐煩,做不到就直接就放棄;想要的東西必須立刻拿到,一分鐘的等待時間都嫌長;家長忙得不可開交,他還在后面使勁催來催去。
高女士家就有一個“急脾氣”的小孩,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急吼吼的,不知道的還以為身后有狼在追。兒子康康幼兒園活動日,學(xué)校要求父母其中一人參與。在“你畫我猜”的環(huán)節(jié)中,康康是猜的一方,游戲才剛開始,他就不停地催促“媽媽,快點畫!”,在高女士成功畫出“七上八下”后,康康愣了一下,明顯是不知道媽媽畫的什么。高女士試圖和孩子解釋,康康卻一點耐心都沒有,猜了一遍答案錯誤后直接放棄了。幾個回合下來,換題的速度越來越快,答對的卻沒幾道,毫無疑問是最后一名。這可氣壞了康康,當(dāng)場就抱著媽媽的腿大哭:“都怪你,我讓你快點的,你就磨蹭,把時間都浪費了!”
當(dāng)孩子因為性子急而沒做好某件事時,往往都會把責(zé)任歸咎在他人身上,小則一通胡鬧,大到摔鍋砸碗。性子急的孩子做事圖快,急于求成,有時就會忽略掉一些小細節(jié);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容易放棄;專注力也較差,常常會被其他人或事干擾,明明手頭上的事情還沒做完,心里就開始想著要做下一件事。
那么,如果家里的孩子確實是個急脾氣,該怎么改變孩子的這種性格呢?
1. 家長在許諾時不要著急,讓孩子學(xué)會等待
當(dāng)孩子向你索要某件東西或是達成某個愿望時,不要輕易就給孩子許諾,最好的辦法是讓孩子先完成手頭的事情,然后再給他。比如,孩子寫完作業(yè)后問你能不能玩會兒手機,這時候家長不要立刻就給,可以給孩子說:“現(xiàn)在我要用手機處理事情,如果你想玩的話,就要等我先用完,等待的這段時間你可以收拾一下書包”。
家長也可以帶孩子到公共場所親自體驗排隊等候的感覺,比如,餐廳、電影院、商場等。要讓孩子知道有很多事情是有先來后到的,你必須要遵守秩序,畢竟世界不是在圍著你一個人轉(zhuǎn)。
2. 家長要放慢腳步,給孩子樹立榜樣
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不難發(fā)現(xiàn),急性子的孩子都有一個急性子的家長。家長的日常行為被孩子看在眼中,學(xué)在心里。家長應(yīng)該學(xué)會反思,在孩子面前,自己是不是經(jīng)常大聲說話,做事風(fēng)風(fēng)火火,忘東忘西,出門后不記得關(guān)燈,走到半路才發(fā)現(xiàn)沒帶鑰匙......
因此,急性子的爸爸媽媽們就需要把生活節(jié)奏慢下來,盡量保持平穩(wěn)安靜的心態(tài)和孩子對話,不要在意見分歧時“一聲更比一聲高”,給孩子營造出平和穩(wěn)定的生活氛圍。
3. 教會孩子時間的概念,合理規(guī)劃時間
“急性子”小孩之所以急,是因為他不知道時間的概念,在他們的世界中,一分鐘和十分鐘都一樣漫長難忍。
作為家長,要時刻給孩子灌輸時間的概念,告訴孩子任何事情都不能一下子就成功,寫作業(yè)大概一個小時,做飯需要40分鐘,玩一局游戲20分鐘。讓孩子自己制定和安排自己的時間和生活,他就能夠明白時間的概念。
家庭氛圍可以影響一個人的性格變化,對“急性子”的孩子來說,再多的辦法也不如一個平和的家庭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