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唯晨
幾乎每天都會有人在無奈的生活中抱怨命運的不公,而事實上命運并沒有任何的不公,我們如今所感受到的東西,多半是由多年前的行為所導致。世界很大,歲月極短,那些曾出現在我們生命中的人和事,終究都要成為過去。留戀也好,遺忘也罷,它們都不再是生命的主角。
人生就是由一次又一次地告別堆積而成,有的人,在一次次的分離后迅速成長,有的人,則在反反復復的變動中將初心遺忘。于世界而言,我們不過是匆匆過客,來的時候一無所有,走的時候兩手空空。這一程不過是幾十年的光景,無論你愿意還是不愿意,往事終將成風。
很多時候我們不需要抱怨,更不需要固執,而是要學會放下,讓自己看淡,只有一切隨緣,才能此生無憾。人生的路上充滿了岔路口,在選擇的時候,無論你選擇往東還是朝西,皆難免會留有遺憾,因為不舍,所以糾結。《采桑子》中寫:“人生只似風前絮,歡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連江點點萍。”我們沒有必要太過在乎一時的得失,悲歡離合或焦頭爛額都只是生活考驗我們的一種方式。所謂幸福,并不取決于一個人擁有多少,而取決于其能夠感受到的快樂有多少。學會放手是一種成熟,更是一種智慧。太多人不愿意放下的原因,并非是在乎,而是不甘心。
放下和放棄是兩碼事。放下是此路不通,換條路繼續前行,放棄是此路不通,就此停下不再前行。思想家蒙田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認識自我。”一個人能夠擁有自知之明,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常常會有人熱血沸騰地講述丑小鴨變白天鵝和雄鷹展翅的故事。在他們的故事里,仿佛每一個人都是天鵝都是雄鷹。而他們卻忽略了,這個世界上并非所有的物種都擁有脫穎而出的血統。平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愿意承認自己的平庸。有時候,如果一件事情做起來太力不從心,不妨就趁早放棄,換一件適合自己的事情。
人這一生,說到底始終都在尋找自己的位置,其實這世上的每一個位置都沒有優不優秀之說,有的只是合不合適。老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人生從來都充滿著希望,你沒有必要模仿別人的行為,亦不必跟隨他人的方向。生活是自己的,只要你熱愛,就說明方向沒有錯。楊絳先生曾說:“我們曾經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如果你是小草,就不要和大樹做比較。在基礎條件相差甚遠的時候,一味地生搬硬套,只會弄巧成拙。生而為人,這輩子最難的事情,其實就是找到真正屬于自己的位置。
人生從來都是有舍才有得。古人早就告訴我們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想要過好這一生,就必須要懂得放棄,學會取舍。放棄不一定就會沮喪,它可以是理性,也可以是清醒。當然關于放棄的原因多半為及時止損或自知之明。同時也有一小部分人會因愛而放手,這種放棄被定義為自我犧牲。我們要學會在有限的時光里,用隨緣的心態去面對生活,得失隨緣才是幸福。生命說到底,也不過是一場體驗,酸甜苦辣咸一樣都不可少,所謂得失,不過是釀造它們的一種方式。凡事若總耿耿于懷,痛苦執著,最終難熬的便只有自己。
那些即將失去的東西就讓它們遠去吧,無論是感情還是別的什么東西,強留終究難以稱心如意。適時地放手,是留給自己的體面。老話說,兩弊相衡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人生就是一個不斷權衡利弊的過程,做人只有足夠清醒才能拎得清。放手有時候是一種成全,在感情中適時放手,既成全了別人,也圓滿了自己。要知道,人生中的不圓滿并不是因為失去了什么,而多半是由于在不該執著的事情上過于執著。這一生有人忙碌,就有人清閑,大家各自有各自的悲喜,且彼此間的悲喜并不相通。無論如何人生都只是一場體驗,學會知足,懂得放手才不會讓這場體驗太難熬。
內容來源公眾號:唯晨【ID:weichenip】
作者簡介:唯晨,自由撰稿人。熱愛文學,對詩詞及文學作品有一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