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待嫁姑娘的傷感:“重男輕女的家庭里沒有親情只有利益”
社會上各行各業都需要簡陋或嚴格的培訓和鑒定。有些行業有資格鑒定和行業準入證,最基本的工作也需要崗前培訓和試用期,唯獨為人父母沒有,這讓我想起曾看到的一句話:“不用任何考試和資格證就可以為人父母真的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重男輕女不是個例也不是特例,幾乎超過半數的家長都存在這種心理,或顯性或隱性。這是親情的悲哀也是人性的黑暗面。《唐山大地震》中講述了1976年發生在唐山的重大災難,面對災難和生命的選擇,媽媽選擇了兒子,放棄了女兒。那一段劇情看哭了不少人,大家一邊哭著說:“好心疼!”一邊擦著眼淚說:“沒辦法了,只能救兒子,兒子是家里的延續”、“她應該理解她媽媽的選擇,她媽媽這樣選擇也很痛苦的,她應該懂事”、“只有選擇了男孩兒,這個家以后還能立起來!”這便是社會最真實的觀點,在傳統理念里兒子也是傳宗接代的。其實不管這位母親做了什么樣的決定,在當時的那種情況下都是非常痛苦的。但社會輿論和內心深處你的壓力讓她不得不那樣做。很多人以為自己真的崇尚男女平等,一邊標榜著自己的高尚一邊指責這旁人的偏袒。可沒想到,當面臨生命的抉擇時,他們也會理所當然的選擇兒子。在網上看到一個有點難悲傷的段子,說一個獨生女問自己媽媽:“媽,你重男輕女嗎?”媽媽:“不啊!”然后姑娘腦子一抽又問了句:“如果我有弟弟,將來家里的存款都給誰呀?”這位媽媽想都沒想理所當然地說:“肯定都給你弟弟啊。”這個段子一點都不好笑,泛著寒氣。可現實中確確實實存在著這樣的事。小希是一個可憐的女孩子,她沒讀過大學,甚至連高中都沒讀完。并不是她不愛讀書更不是因為她成績不好。她輟學完全由于家里弟弟沒考上重點高中,需要花錢打點關系。考慮到兒子今后的前程,她的父母果斷決定讓她輟學出去打工。她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弟弟。姐姐從小就被送到了大姨家,養在家里的只有她和弟弟,弟弟小她3歲,由于她上學晚,所以只比弟弟高了一級。教過他們姐弟倆的老師們常常說:“真不像同一個家里養出的孩子呀,姐姐乖巧懂事學習好,弟弟調皮搗蛋難管教。”17歲那年小希輟學了,還差一年她才成年卻跟著外出務工的人群到大城市里找工作。進了工廠的她每天活得像個機器人,不出工廠也不花錢,每個月的工資都寄回家。這樣的生活她堅持了3年,20歲那年換了工作,在飯店當服務員,從那個時候她開始自己攢錢。一路從店員做到店長中間經歷了5年的磨難,25歲那年她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是一套房。家里沒人操心她的婚事,母親整顆心都在弟弟身上,根本不管她的事情,剛開始還有人提媒,因為彩禮要的高,根本沒有見面,隨著她年齡的增長,漸漸地也沒人再幫她撮合婚事,這倒讓她樂得輕松。由于她從小就聰慧,學東西也快,做了店長之后的她整個人氣質有了很大提升。25歲的年齡在城市里還屬年輕,那年她有了自己的房子也遇見了愛情。聽說她攀了個城里的對象,母親對她關心起來,時常在電話里打聽男方的家庭條件。本以為母親對她的感情在逐漸變好,卻沒想到兩年后小希跟家里提起結婚的事,母親第一句話就是:“我之前說的彩禮數可是一個子都不能少。”然后才問她定的什么時候結婚。這讓她心里一涼,自己親媽竟問出來閨女什么時候結婚的話,難道不是應該雙方家長面談確定的嗎,她這是只想收錢不想管事。小希礙于面子只好跟男友說家里忙,父母抽不開身,又對他比較放心,婚事就不細商量了,只定了彩禮30萬,給完就領證。至于婚禮事宜完全按照男方的意思辦。原本這樣也沒有讓她太難過,畢竟每個姑娘出嫁都是要收彩禮的。母親雖然要的不少,也是為她考慮,婚前提高身價婚后才不受欺負。沒想到一切都不是她認為的樣子,等彩禮給她到家之后,母親滿臉樂開了花,逢人便夸閨女好,那段時間親情給予她記憶以來最溫暖的感覺。眼看婚期將近,母親卻遲遲不提嫁妝的事,小希好幾次想問,又覺得不太合適便沒開口。直到臨近婚期半個月的時間,母親終于神秘兮兮地喊她過去,說有話安排她。聽到這句話時她還有點傷感,畢竟自己這一嫁,從此就離開了娘家。結果母親壓低聲音說的那句話讓她心碎,母親說:“閨女,你馬上就要結婚了,抓緊把前年買的房子過戶給你弟。等結了婚這房子可就改姓了。”她不可置信地看了母親一眼:“媽,房是我這幾年自己賺錢買的,不可能過戶。”被親情傷害的人,當面說話有多硬氣,背后哭的就有多傷心。小希說:“我真沒想到,我媽心里竟然一點都沒有我,難道我不是她十月懷胎生下的孩子嗎。重男輕女的家庭里沒有親情只有利益。我在這個家里長到27歲,即將出嫁還被要求留下所有財產。心寒。”唯晨的話
重男輕女現象的存在是以社會背景做基礎,我們說,一些人有清晰的自我,不會去在意外界的評判,而一些人沒有清晰的自我,很在意別人的評判。于是,當一個人向另一個人炫耀什么的時候,另一個人就會在潛意識里生出向往。簡單的來說,一個人的價值觀來源于他身邊的環境。重男輕女的人有兩種,一種是主動,一種是被動。封建社會母憑子貴讓很多女性不得不“重男輕女”,因為她們需要生存,沒有兒子的母親常常被人欺負戳脊梁骨,社會給予的壓力讓重男輕女成了不得不做的事。人性都有功利的一面,認為男性比女性更能給自己帶來價值,所以重男輕女的思想藏在心底。在有些地區,很多重男輕女的家庭會為了生男孩不顧自身壓力,不斷地懷孕生產,直至生出男孩為止。重男輕女這種思想不僅“遺傳”還會“傳染”,女人重男輕女大多是因為童年時期就被灌輸了母憑子貴的價值觀。這才導致,曾經的“被害者”結婚生子后搖身一變成為“施暴者”。而男人的重男輕女多是受身邊人所影響。今日話題:你身邊有沒有重男輕女的人?期待你的留言點評。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