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動畫講解圖(請打開喇叭聽語音教學)
8、足少陰腎經循行走向、病候及功能主治
足少陰腎經酉時(17點至19點)—腎經旺。酉時腎藏精,納華元氣清。
“腎藏生殖精和五臟六腑之精。腎為先天之根。”人體經過申時瀉火排毒,腎在酉時進入貯藏精華的階段。此時不適宜太強的運動量,也不適宜大量喝水。
循行概要
足少陰腎經從腳小趾下邊開始,斜向腳底心(涌泉),出于舟骨粗隆下(然骨,照海,水泉),沿內踝之后(太溪),分支進入腳跟中(大鐘);上向小腿內(復溜,交信;會三陰交),出腘窩內側(筑賓,陰谷),上大腿內后側,通過脊柱(會長強)屬于腎,絡于膀胱(盲俞,中柱,四滿,氣穴,大赫,橫骨;會關元,中極)。
它直行的脈:從腎向上(商曲,石關,陰都,通谷,幽門),通過肝,膈,進入肺中(步廊,神封,靈墟,神藏,彧中,俞府),沿著喉嚨,夾舌根旁(通廉泉)。
它的支脈:從肺出來,絡于心,流注于胸中,接手厥陰心包經。
主要病候
腎經的病候包括咳嗽、氣喘等與腎主納氣的功能有關。腎為水火之臟,如缺乏腎的溫煦和滋養,便會出現水腫、便秘、腹瀉等癥狀。此外,循經的部位如腰部及喉嚨的疼痛都顯示腎經的問題。
主治概要
本經穴位主治婦科、前陰病、腎、肺、咽喉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
養生之道:
對于腎功能有問題的人而言,在這個時候按摩腎經的穴位,效果最為明顯。此時是腎經開穴運行的時間,在飲食上可以建議選擇芝麻、香蕉、花生、海帶、金針、韭菜、黃豆、木耳、螃蟹、烏賊、牛肉、羊肉、鴨肉、雞肉、羊乳、番薯等。
虛癥:
耳鳴、健忘、尿頻、腿酸、性欲減退、便秘、元氣不足、易疲勞、骨質疏松,天寒手腳冰冷、腳氣等。
實癥:
耳鳴、月經不調、口干舌燥、血壓異常、小便量少、色深、渾濁、性欲減退、神經衰弱、足發熱發汗、生殖器病變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