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
爨寶子碑,全稱為“晉故振威將軍建寧太守爨府君墓”碑。乾隆戊戌(公元1778年)出土于曲靖縣城南70里的楊旗田(今麒麟區越州鎮)。咸豐二年(1852)移置曲靖城內,現在存于曲靖一中爨園內爨碑亭。碑首為半橢圓,整碑呈長方形,高1.83米,寬0.68米,厚0.21米。碑額題銜5行,每行3字;碑文13行,每行7—30字;碑下端列職官題名13行,每行4字。全碑共400字。除題名末行最下一個字殘缺外,其余均基本上完整清晰可見。碑左下方刻有咸豐二年七月曲靖知府鄧爾恒的跋,記錄碑的出土及移置經過。
局部
一九七三年五月,在天津市武清縣高村出土了一塊東漢碑石,碑首有畫像,碑額為陽刻漢篆,曰:“東漢雁門太守鮮于君碑”。它就是人們俗稱的《鮮于璜碑》。碑陽、碑陰共有八二七字。立碑年代是東漢延熹八年(公元一六五年)。
一九七九年文物出版社首次出版了由天津市歷史博物館保存的“首拓本”,一下子轟動了書法界,并被認為是明代出土《張遷碑》以來,唯一可相媲美的漢碑。
何仁,1972年出生于廣東徐聞,齋號松子閣,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美術高級教師,現供職于湛江市愛周高級中學。2012年參加中國書法家協會培訓中心研修班學習,師從劉文華先生、錢松君先生。從小開始自學唐楷,受顏真卿,歐陽詢的書法影響較大,近年來主修漢隸,《禮器碑》《曹全碑》《張遷碑》《鮮于璜碑》等漢隸均有臨習,小楷主要臨習鐘繇,二王及文征明等。
欲收閱往日內容,請在微信中搜索“knowart”,加關注后,查看歷史信息。也可使用電腦訪問:http://t.qq.com/know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