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現在有三個人,一個人非常喜歡你,一個人有點喜歡你,一個人不確定是否喜歡你?你更喜歡誰呢?
研究者請來47個單身女大學生參加實驗。在她們到實驗室之前,先告訴她們會有一些外校的男生訪問她們的Facebook(類似QQ空間)。等她們來到實驗室后,告訴她們,將根據自己被外校男生喜歡的程度隨機分為兩組,一組是非常被喜歡,另一組是有點喜歡。第一組,女生被告知訪問她們Facebook的男生都非常喜歡她(非常喜歡組);第二組,女生被告知訪問她們Facebook的男生都有點喜歡她(一般喜歡組);第三組,女生被告知,由于實驗控制的原因,實驗助手也不知道她們屬于哪一組,你回訪的那些男生可能非常喜歡你,也可能有點喜歡你(不確定組)。
然后,讓她們回訪四個男生的Facebook網站。這四個網站都是提前由實驗者偽造的,每個網站男生的外貌吸引力、被其他女生喜歡的程度都差不多。
接著,讓她們評定,自己對四個男生的喜歡程度、男生對自己的吸引力、在訪問之后的15分鐘內那些男生浮現在自己腦海的頻率。
結果發現:不確定組的女生更喜歡自己回訪的男生,認為那些男生的吸引力最高,越會去想那些男生;其次是非常喜歡組,最后是一般喜歡組。
不確定認同理論(Uncertainty–identity theory)認為對于不確定的感覺、價值觀、態度等會使人感到焦躁不安和不舒服,人們會想盡辦法去減少這種不確定感。比如,參加面試應聘,考試官面不改色心不跳。面試結束后你一定會非常焦慮,因為你不確定考試官對你滿不滿意,這個時候,你總會去做點什么事情去減少這種不確定感,比如不停地去洗手間。
但是,這個理論對于愛情,似乎并不適合。不確定的愛似乎更能吸引女生。不確定感其實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心理能量。不確定感意味著希望,意味著無限的可能性,哪怕只是一線生機。
為什么有的時候,我們寧愿不去知道事情的最終結果?比如你前任是否結婚?如果,你生下來,就知道自己一定可以活100歲,你會開心嗎?
原文:Whitchurch, E. R., Wilson, T. D., & Gilbert, D. T. (2011). “He Loves Me, He Loves Me Not . . . ”: Uncertainty Can Increase Romantic Attrac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2(2), 17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