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是人體內臟下垂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正常的胃臟呈牛角形,位于腹腔上部胃如果由牛角形變成魚鉤形垂向腹腔下部且人出現食欲減退、飯后腹脹等消化系統癥狀,即可確診為胃下垂。胃下垂是胃體下降至生理最低線以下的位置,這種疾病多是由于人長期飲食失節或勞倦過度,致中氣下降,升降失常所致病者感到脹痛(食后加重,平臥減輕)、惡心、噯氣、胃痛(無周期性及節律性,疼痛性質與程度變化很大),偶有便秘、腹瀉,或交替性腹瀉及便秘?;即朔N疾病的人,多數為瘦長體型,可伴有眩暈、乏力、直立性低血壓、昏厥、體乏無力、食后脹滿、噯氣頭暈、心悸等癥狀。治療時宜益氣升陷,健脾和胃。
胃下垂患者平時要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運動量可由小到大。避免暴飲暴食,選用的食品應富有營養,容易消化,但體積要小。高能量、高蛋白、高脂肪食品攝入量應適當多于蔬菜水果,以求增加腹部脂肪而托住胃體。同時,患者還要減少食量,少吃多餐,減輕胃的負擔。臥床時,宜頭低腳高。
胃下垂的綠色療法,胃下垂采取運動療法,可免去吃藥的煩惱。方法是:在早晨起床和晚上臨睡前,仰臥床上,雙腳伸直,全身放松,閉嘴用鼻慢慢吸氣3~5秒鐘。吸氣過程中,有意識地將腹肌緩慢向上提縮,之后緩慢地呼氣,使腹肌緩慢還原。重復此動作20次。一吸一呼之間腹肌張力就可以得到鍛煉。另外,飯后還要做丹田按摩運動。飯后,先靜坐20分鐘,然后平躺到床上,閉上眼睛冥想垂胃慢慢地回縮。之后,將手掌放臍下丹田,以反時針方向向腹部上方緩慢、輕柔地摩腹半個小時。這一套運動療法只要長期堅持,胃下垂完全可治愈。
胃下垂的防治中藥秘方有以下幾種。
復元升提湯
生黃芪、煨葛根各30克,黨參、覆盆子,金櫻子、山藥、茯苓各15克,蓮子10克,升麻6克,雞內金12克,芡實24克。水煎取藥汁。每日1劑,分2次服用。益腎健脾,益氣升陽。適用于胃下垂
益氣養陰湯
黨參、茯苓、蓮肉、黃芪、麥冬各10克,炙甘草、五味子各5克。上藥加水500克煎煮,煎至藥汁250克。每日1劑,分3次溫服連續服藥30日為1個療程。益氣養陰。適用于胃下垂。
補氣養胃湯
黃芪20克,炙黃精、制首烏、黨參、焦白術各15克,當歸、佛手、紅木香、甘草各9克,炙升麻6克。水煎取藥汁。每日1劑分3次溫服。42劑為1個療程。補氣養胃健脾溫陽。適用于胃下垂。
益氣和中湯
黃芪30克,黨參15克,炒白術、煨葛根、炒白芍、炒枳殼各12克,柴胡9克,陳皮、蘇梗各10克,炙甘草6克。取上藥加水500克,煎取藥汁250克。每日1劑分3次服用。連續服藥13-27劑。疏肝健胃和胃。適用于胃下垂
益氣化瘀湯
黃芪、升麻各20克,云苓、麥芽、黨參各15克,山楂12克,雞內金、白術、枳實,三棱、莪術、川芎、柴胡各10克,紅花9克。水煎取藥汁。每日1劑,分2次服用。益氣化瘀適用于胃下垂
芪術升骨湯
太子參、黃芪各10~30克,砂仁、白術各10克,陳皮10~15克,升麻6~9克,柴胡9~12克,枳殼10~18克,大黃(后下)3~12克,制馬錢子2~4克,甘草3~6克。水煎取藥汁。每日1劑,分2次服用。升清陽降胃濁。適用于胃下垂
健脾祛濁湯
黨參15克,白術、枳實各12克,山藥、枳殼、半夏、柴胡各10克,大黃6~12克,陳皮9克,炙甘草6克。水煎取藥汁。每日1劑,分2次服用。健脾祛濁。適用于胃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