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例已通家屬及本人同意公開
學生背景
D同學,17歲高二女生,入學扶禾心理教育4個月。
經家長入學時陳述以及入學后為期15天的測試與觀察,該同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
1.學業壓力較大。學生自幼成績良好,家人對自己也有一定學業要求,中考前清明節掃墓之后,自述遇到不好的東西,以致于不能去學校。
實為自己對于中考信心不足,加之當天比較疲憊,學生并未對此有所覺察,想到去學校,壓力更大,身心疲憊,軀體本身的自我保護功能便被激活,具體表現出不知緣由的哭泣,中考之后,學業壓力暫時消失,癥狀也隨之消失了。
2.抗壓能力弱。進入高中之后,學業競爭壓力再次出現,在壓力不能很好處理的情況下,個案中考前的癥狀再次出現;個案一直很喜歡舞蹈,因為學業成績下降,被父母禁止學習跳舞。
由此,學習壓力較大,成績不好又影響到舞蹈學習,自己又不知如何直接表達心情,因此,會變相選擇另外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即使這樣的方式可能會對自己產生不好的影響,例如選擇拒絕上學,一方面可以逃避學校學業壓力,一方面可以以此獲得父母的同情與憐愛,滿足自己學習舞蹈的需要。
咨詢分析
原因分析
a.壓力應對技巧不足,抗壓能力較弱:D同學覺得在重點班競爭過于激烈,為了保持成績出現了很大的壓力,以往都是通過跳舞釋放壓力和負面情緒,但父母認為跳舞導致成績下降,禁止D同學跳舞。因此她變相地用“不去上學”的方式來表達需求。這是一種消極的心理防御機制。
心理防御機制—退行:退行是指個體在遭遇到挫折時,表現出其年齡所不應有之幼稚行為反應。是一種反成熟的倒退現象。例如,已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兒童,因母親生了弟妹或家中突遭變故,而表現出尿床、吸吮拇指、好哭、極端依賴等嬰幼兒時期的行為。
b.逃避、回避的心理:D同學面對重大事情時容易焦慮,比如中考前無端哭泣、不去學校后將原因歸為“碰到了靈異事件”。逃避是她主要的心理防御機制。
心理防御機制—合理化:合理化,又稱文飾作用,當個體的動機未能實現或行為不能符合社會規范時,盡量搜集一些合乎自己內心需要的理由,給自己的作為一個合理的解釋,掩飾自己的過失,以減免焦慮的痛苦和維護自尊免受傷害,換句話說,“合理化”就是制造“合理”的理由來解釋并遮掩自我的傷害。
壓力應對能力不足是阻礙其正常生活學習的主要原因。
判斷依據
1、臨床觀察(新生入校后的反應、心理咨詢的動機、人際溝通中的表現)。
2、媽媽對孩子情況的詳述。
矯治方法
1.認知行為療法(CBT)對其自我和周圍進行認知分析辨析
2.精神分析探索深層原因
3.建構學生力量感
4.抗挫折訓練
5.情緒控制訓練
6.人際關系技巧訓練
調整歷程
1、通過心理疏導,建立清晰的自我認知,改變不合理的認知方式。
基于對學生當前情況的了解,問題產生的核心問題在于壓力管理問題,主要是因為學業優勢受挫,自己提高成績又很困難,壓力之下,選擇回避。
前期心理輔導對策考慮以建立穩定、信任的關系為主。中后期逐漸開展壓力管理訓練,幫助學生學會用合適的渠道解決問題,提高學生抗壓能力的同時,提高其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同時,將行為訓練主要集中在壓力管理上,具體而言,在對時間進行合理劃分的基礎上,逐漸實現相應時間階段的目標,并在目標不斷實現的過程中,提高自我效能感與學習動力。
其次,對于學生根本問題再做回顧,一方面,幫助強化其對自身問題的認識,另一方面,在學生擁有一定心理能量的基礎上處理具體問題(其目前的自信就是現有的心理能量),接納和改變的力量也更加強大!
最后通過幫助學生學會壓力管理與區分,再加上一步步引導,使其學會制定合理目標,結合二者,相信她會穩扎穩打的不斷進步!
2、清晰學習動力、消除學習焦慮、重建學習信心。
學生自我的學習目標尚不明確,且壓力管理能力相對較弱,在壓力過大情況下,極易出現自我退縮的現象!
引導其理解自己慣用行為模式中不合理部分,促使學生思考和發現合理有效的辦法,并在不斷的落實與監查下,進行及時調整!
增強學生抗壓能力是一方面,其次需要幫助學生識別自己現有水平,制定合理目標!
通過生涯規劃,引導學生制定生涯目標的同時,逐步細化出現有學習目標與學習計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通過行為訓練,增強環境適應性。
行為訓練采取行為主義療法,包括陽性強化和負性懲罰等方法,強化和塑造良性行為,如對時間管理,自己生活的安排等。還包括:
虛心接受老師的批評教育
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
友愛同學,相互幫助
遵守學校作息時間,成良好遵紀習慣
熱愛勞動,積極參加公益活動
4、興趣愛好培養
藝術類課程:音樂/美術/鋼琴/吉他/舞蹈/書法/演講等
體育類課程:籃球/羽毛球/乒乓球/桌球/跑步/跳繩/自由搏擊/瑜伽/健身等
益智類課程:棋類/推理/閱讀/活動/手工等
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態,充分發揮個體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自信心和價值觀,使個性在融洽的氛圍中獲得健康、和諧的發展;
從培養孩子的思維上面講,興趣愛好可以讓孩子在學習新的知識過程中,形成嚴謹的思維,在遇到困難時我們會認真探索、鉆研、尋找答案直至解決問題。
健康的興趣愛好,可以使孩子在生活中克服各種各樣的困難,培養孩子頑強的毅力,沿著自己的目標堅強地走下去。
后期反饋
1、情緒狀態方面。入學初期因為學習壓力問題,對具有評價類性質的事物存在強烈的抵觸心理,而后泛化到學習的排斥。
心理矯治直至當前階段,D同學逐漸意識到是自己解決問題的辦法出了問題,開始面對現實,積極改變。
2、學習動力方面。D同學基本能夠清楚的認識自己,對未來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較為清楚的規劃,明白學業對自己的意義及其重要性。
扶禾心理教育,專注于青少年心理輔導和文化課輔導,更多咨詢可以關注私信我,希望可以幫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