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是百獸之王,擁有著強悍的肌肉、利爪和恐怖的咬合力,以致于人們談虎色變。另一方面,人們又對老虎的力量十分崇拜,勇猛的武將被稱為虎將。
在古代屢有虎患,有“卞莊刺虎”、“周處殺虎”等故事。歷史上也不乏打虎將,隋朝的韓擒虎本名擒豹,據(jù)說他在十三歲時生擒過一頭猛虎,于是改名為擒虎;隋文帝的父親楊忠也曾徒手生擒猛虎,據(jù)記載為“左挾其腰,右拔其舌”;元末張士誠部將卞元亨也曾徒手擋住猛虎,用腳踢斃,而且卞元亨還是施耐庵的好友,武松打虎就來于此;還有就是課文《唐打虎》中的唐家后代以打虎技藝聞名。
在小說中,打虎將就更多了。《西游記》中有劉伯欽手持鋼叉斗虎,《三國演義》中有典韋逐虎過澗,《呼家將》中的呼延平多次用鐵扁擔打死猛虎,其他演義中更多的還是徒手打死猛虎的,彰顯著武將的勇武。
1、《水滸傳》武松景陽岡打虎
《水滸傳》中的打虎好漢有四個,武松、李逵、解珍、解寶。李逵因老母被吃怒用樸刀斬殺一窩四虎,解珍、解寶兄弟是登州第一號獵戶,曾用藥箭射傷猛虎,這三人打虎的名氣卻全不及赤手空拳打虎的武松。
武松在景陽岡下連喝十八碗酒,不顧店家阻攔提了哨棒向景陽岡走去。走上景陽岡,逢酒力發(fā)作,武松直接找了一塊石頭睡著了。這一睡著,猛虎出來了,驚得武松直接翻下石頭,酒都嚇成冷汗了。那猛虎又饑又渴,直接用了三個絕招撲、掀、剪,卻都被武松躲過了。這下猛虎氣性減了一半,武松趁機掄起梢棒,用盡平生氣力打向猛虎。不想,武松太慌張了,那梢棒打在枯樹上,斷成了兩半。猛虎一看竟然敢打自己,又是奮力一撲,武松也是拼命往后跳。這一下,猛虎的兩只前爪正好搭在武松面前,武松趁機按住猛虎,就是一頓拳打腳踢,直打了五七十拳,那猛虎已經(jīng)動彈不得。這一戰(zhàn),武松實是用盡了平生力氣,手腳都軟了。
醉來打殺山中虎,揚得聲名滿四方。經(jīng)過赤手空拳打虎這一轟動事件,武松是名揚天下,江湖上人盡皆知,他也因此當了陽谷縣的都頭。這也是武松平生最得意的事,以后常常自我標榜說景陽岡上三拳兩腳打死一只猛虎,就連血濺鴛鴦樓后,也是留下“殺人者,打虎武松也!”
2、《東漢演義》王倫打虎
棘陽城下,岑彭連敗漢軍大將。漢營沒有一個人是岑彭的對手,劉秀只能去鬼神莊請姚期。姚期因為要照顧老母,不愿前去,就推薦了結拜兄弟王倫。
王倫是夷丘山的九寨主,有萬夫不當之勇。劉秀去夷丘山走到半路休息時,突然竄出一只猛虎奔他而來,嚇得他想要爬樹躲避。突然一個大漢出現(xiàn),猛喝一聲“孽畜,休要傷人”,直奔老虎而去。憤怒的老虎一伏身撲過去,那大漢往右一閃躲過了,接著老虎搖尾就抽,卻被大漢飛起一腳踢在小肚子上。老虎痛得跳出老遠,大漢又追奔它而去,老虎伸爪再撲,那大漢躲開后直接左手抓住老虎的一條后腿,右手抓住尾巴,舉起了老虎。這一下老虎直掙扎,大漢掄起老虎摔在石頭上,直接摔暈了它。大漢還沒有放過老虎,拾起個小塊兒石頭打瞎了老虎,老虎被痛醒,大漢又是一番拳打腳踢,不一會就打死了老虎。老虎死后,大漢直接抄起老虎,扛在肩膀上離去了。
這個打虎的好漢正是王倫,只是劉秀不認識。后來王倫跟隨劉秀下了山,力敗岑彭,屢立奇功,更是曾手托千斤閘救劉秀、鄧禹、姚期、馮異。
3、《說唐》雄闊海雙拳伏兩虎
雄闊海是隋唐第四好漢,兩臂有萬斤氣力,使兩柄重一百六十斤的板斧。
當初雄闊海在金頂太行山落草,不服綠林約束。一天下山打劫時,半路突然竄出兩只猛虎,直撲過來。雄闊海上前直接雙手擎住兩只猛虎,按得兩只猛虎動也不敢動。右腳踢了幾腳后,雄闊海舉起一只猛虎扔下山崗摔死,又幾拳打死了另一只猛虎。只一會兒,兩只猛虎就被打死了。這雙拳伏兩虎的過程被伍云召看見了,十分欽佩,兩人因此結拜成了兄弟。
4、《說唐》薛仁貴打虎
唐太宗時期,因東遼挑釁,張士貴奉命去龍門縣招兵。這只因唐太宗的應夢賢臣薛仁貴在龍門縣,但是張士貴嫉妒薛仁貴,兩次投軍都趕走了他。
二次投軍被趕走后,薛仁貴悶悶不樂地往家家。走到金錢山時,碰到一只白額猛虎追趕一個騎馬老頭。薛仁貴當即上前,一把扯住猛虎領毛,用力捺住。那猛虎掙扎不起,薛仁貴提起拳頭輕松將虎的左右眼珠打出。不過,薛仁貴并沒有打死猛虎,而是放走了瞎了的猛虎。
那個騎馬的老頭正是程咬金。聽聞張士貴不用薛仁貴后,老程當即給了他一枝金披令箭,因此薛仁貴三投軍,開始了傳奇之路。
5、《殘?zhí)蒲萘x》李存孝飛虎山打虎
唐朝末年,黃巢起兵叛亂。危難時刻,吏部尚書程敬思奉命前去沙陀請晉王李克用。李克用當即率四十萬大軍趕奔中原,在路上忽做一夢,夢見一只猛虎,脅生兩翅,飛入帳來。軍師周德威解夢為必收一員上將,收拾打圍即可找到應夢賢士。
飛虎山靈求峪,李克用一行趕來打獵。山坡中忽然躍出一只水牛大的斑斕猛虎,李嗣源、李嗣昭等人嚇得落荒而逃,李克用也是驚慌不已,搭箭射了猛虎一箭,猛虎負痛,縱身跳過一條山澗。
山澗那旁有一群羊,一個牧羊童正在石上睡覺。猛虎竄過來當即咬死一只羊,嚇得群羊亂跑,驚醒了那個牧羊童。牧羊童一看老虎吃羊,脫了羊皮襖就沖了過來打虎。猛虎見有人要來打它,凌空撲來,牧羊童往旁邊一閃躲過,不等虎起,又迅猛上前按住虎頂,幾拳下去就把猛虎打了個打死。
年少英雄不可當,數(shù)拳打死獸中王。山澗對面的李克用一行人看呆了,周德威上前說道這正是應夢賢士。李克用讓軍士呼喊說是自家養(yǎng)的猛虎,為何被他打死。牧羊童提起猛虎來,直接摔過山澗,軍士竟然沒一人能提起。這個牧羊童就是安景思,李克用收了他為義子,改名為李存孝。李存孝是殘?zhí)频谝缓脻h,可以媲美唐初的李元霸,打虎輕而易舉。
6、《萬花樓》楊青力伏兩虎
楊青年輕時就曾跟隨楊延昭征戰(zhàn)沙場,歷經(jīng)百戰(zhàn)。楊青兩臂膊猶如鐵鑄之堅,他曾見二虎相爭,上前一頓拳腳打服兩虎,因此被人稱為打虎將,官封無敵將軍。在《萬花樓》中楊青已經(jīng)是一員七十八歲的老將了,依然輔佐楊宗保,沖鋒陷陣。
7、《說岳全傳》關鈴趕虎
岳云學藝成功之后,就前去牛頭山去幫助父親岳飛。不想,岳云走錯了路,本該去湖廣牛頭山,卻跑到了山東牛頭山。又因馬落了膘,跑不快,正巧在一座山岡前發(fā)現(xiàn)了一匹赤兔馬,岳云就想著上前換了去。
岳云正要上前,卻聽山上一聲大喝“孽畜還不走”。原來山上有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孩正拖著一只猛虎的尾巴,在趕虎。岳云知道這個小孩是馬的主人,就要耍一下他,當即喊道那虎是自己家養(yǎng)的,要他還給自己。那小孩聽后,一手抓著虎頸,一手撲著虎腿,使勁扔了下來,不想使勁太大,直接摔死了。岳云一看摔死了,又提起來扔上了山岡,要他用赤兔馬賠償。這小孩就是關鈴,其后兩人大戰(zhàn)一番,最終結拜成了兄弟。
8、《小五義》韓天錦徒手打虎
韓天錦是徹地鼠韓彰的義子,綽號霹靂鬼,是小五義中的老二。論武藝韓天錦不如其他兄弟,但是力量很大。
在前去百花嶺時,一只斑斕猛虎帶風行來。盧珍讓韓天錦上樹躲避,韓天錦卻要捉回家去。那猛虎躥過山溝,又躥起一丈多高,直撲韓天錦。韓天錦也沖著猛虎往前一撲,趁猛虎撲空前爪搭在地上,他趁勢抓住老虎的后爪,又使勁掄起摔在山石上。猛虎疼的一聲吼叫,韓天錦卻奔上前,一手抓住虎腦袋上的皮毛,一手抓住尾巴,就是一頓踢。打了一會后,韓天錦又騎在猛虎背上,一手抓住腦門,一手打瞎老虎的一只眼,又換過手來,打瞎另一只眼。猛虎成瞎虎后,韓天錦又是一頓拳打,那虎被打得氣絕而亡。雖然這只虎受過傷,卻也只有韓天錦的神力才可以徒手降服。
9、《朱元璋演義》常遇春打虎
常遇春大鬧武科場,力托千斤閘,盧溝橋連闖七十二座連營沖殺出去。這一場大戰(zhàn)后,常遇春和眾兄弟走散,獨自往回走。
走到豪良縣黃草山時,常遇春又累又餓,靠著一塊石碑睡著了。睡到半夜,坐騎烏騅馬連聲嘶鳴,常遇春睜眼一看,看見山坡上有一只猛虎。猛虎大吼一聲撲下,常遇春一閃,老虎撲了個空。常遇春一個箭步竄上前,左手下死力按住虎頭,右手直接打斷了猛虎幾根肋骨。緊接著,常遇春右手抓住老虎頂花皮,左手揪住尾巴,雙臂一用力就舉了起來,又一較力直接摔到了山石上,頓時摔了個腦漿迸裂。
這就是小說中赤手空拳打虎的九位好漢。最經(jīng)典的就是武松打虎了,論過程也是最費力,竟然把哨棒打斷了,這種驚慌狀態(tài)也最真實。李存孝、雄闊海、常遇春、薛仁貴等幾位都是力大無窮,打虎來說輕而易舉,尤其是李存孝,唯一可以媲美李元霸的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