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支架后的中醫調理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心血管病科
/ 李玉峰
今天在門診來了一個男性患者王先生,剛滿 37 歲,他看見我后就說 :“李醫生,我找了您很久終于見到您了,不知道為什么,我自從放完支架后就更難受了。”我問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原來,從今年 8 月份開始,王先生在運動的時候開始出現胸悶以及胸部悶痛感,需要停下來休息才能緩解,就去醫院做檢查,醫生說可能是心臟??!王先生想他既不吸煙,也不喝酒,還經常運動,也沒有遺傳,怎么可能是心臟???醫生讓他做心臟方面的檢查——冠狀動脈造影,他照醫囑做了。結果發現他心臟的一根血管(前降支)堵了90%,醫生說堵塞得太嚴重,然后就在血管狹窄處放了一個支架,支架手術后兩天就出院了??勺猿鲈汉?,王先生說更難受了,以前是運動、累了才難受,主要是運動后胸悶、胸痛,可放支架后,連平時都難受,感覺沒力氣,經常憋氣,不活動時也胸悶、胸痛。然后就想看看中醫,在網上搜索查找后,就來找我看病了。
王先生為什么放完支架還會胸痛,為什么更難受了呢?其實就是四方面原因 :
一、“溫床效應” :支架術可以通血管,也可以看做是一種活血化瘀的手段,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但它只能部分解決血管局部的問題,而患者整體的體質和全身狀態并沒有改變,也就是造成冠心病的“溫床”沒有改變。
二、“異物效應” :一般支架都是由不銹鋼或各種合金材料做成的,像鋼絲網一樣,放進人體的血管內,是一個“異物”,中醫認為“異物”都會造成新的瘀血等病理狀態,所以有很多人在放支架前沒有任何癥狀,反而在放了支架后出現了很多癥狀,就是“新的瘀血”阻滯了心脈,從而造成心脈瘀阻,出現各種相關癥狀。
三、“大傷元氣” :任何手術都會傷及人體元氣,支架手術也不例外,而且支架手術最容易傷及人體的“宗氣”,因為“宗氣”存于胸中,其作用就是鼓動心臟有節律地收縮,同時還司管著肺臟的開闔。各種導管、導絲進出,勢必導致宗氣受損,所以會感覺到憋氣、氣短、胸中憋悶,還有周身乏力、腿腳酸軟等癥狀。
四、“瘀毒阻絡” :放支架的過程是用很大的壓力把血管撐開,在撐開的過程中,巨大的壓力會對血管壁上的斑塊產生擠壓并造成碎裂,擠碎的斑塊被支架貼在了支架以外的空間。這些被擠碎的斑塊在體內即產生“瘀毒”,可以造成脈絡阻滯,還可郁而化熱,損傷脈絡。
針對以上幾種原因,從中醫角度我教給大家幾個簡單的小藥方,可以按照適合的癥狀來選擇進行調理,可以使放完支架后的不適感迎刃而解。
益氣方:
黨參 10 克,生黃芪 15 克,山茱萸 15克,炒白術 15 克,山藥 30 克,雞內金 10 克。
方中黨參大補元氣,益氣生津。黃芪可益氣固表,還可升提正氣。白術、山藥健脾,雞內金健胃消食,可以共同起到補氣、培本固原的作用。
使用方法 :每天一劑,用水煎兩次,將兩煎混合,分兩次或三次服用,服用一個月為一療程。
適合人群 :支架術后感覺氣短、乏力,渾身酸軟,食欲不振者。
活血方:
黨參 10 克,生黃芪 15 克,丹參 20 克,紅花 10 克,當歸 10 克,川芎 10 克。
方中黨參、黃芪共同補氣,氣為血之帥,氣充足方能推動血液在血脈中循行,還可防止活血藥傷及氣分。丹參、紅花、當歸、川芎活血化瘀,共同起到通絡止痛的作用。
使用方法 :每天一劑,用水煎兩次,將兩煎混合,分兩次或三次服用,可與三七粉共同沖服,效果更佳,服用一個月為一療程。
適合人群 :支架術后胸部刺痛或悶痛,活動后加重者。
代茶飲方:
黃芪片、西洋參片、山茱萸、紅花各少量,代茶飲。
服用方法 :用溫水將藥物清洗一遍,然后將溫水濾掉后加入開水,待水涼能飲時,即可慢慢飲用。
長期服用可以補脾益腎、益氣活血,對于支架術后病人具有恢復元氣、活血化瘀的作用,可治療術后氣短乏力、胸痛等癥狀。如果胸痛癥狀明顯,可每天兌入三七粉 1 支(3 克)一起飲用。
如果沒有西洋參,也可用黨參代替,只是補氣力量弱一些。如果服用后有上火癥狀,出現咽干舌燥等癥狀,加少量知母片共同泡飲,可以起到滋陰清熱降火的作用。
結語:
對于一般支架術后患者出現輕度的不適癥狀,可用以上小藥方進行中醫調理。但如果癥狀比較嚴重或癥狀比較復雜,建議還是盡量到正規醫院就診,由醫生在望聞問切之后開處的中藥處方療效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