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了官司,該不該請律師?
怎樣判斷律師的綜合水平?
如何評價律師是否盡職盡責?
請律師值得嗎?
遇上官司后,不少人覺得請律師沒有必要,但律師作為專業法律工作者,接受委托后,至少可以從三個方面給當事人以幫助。首先,在當事人需要的時候,律師會運用其豐富的專業知識,清楚、準確地告訴其什么權益受到了侵害,應當采取什么保護措施,必然或可能出現的結果;當事人的過錯屬于何種性質,應當采取什么樣的補救措施;如何制定周全的訴訟計劃等等。其次,訴訟需按規定程序展開,如果當事人把所有程序都了解清楚再去實踐的話,往往會貽誤戰機。
有了律師的幫助,則會大大提高效率,把必要的事情事先作出妥善安排,并能保證文件齊備、程序規范,通過律師參與這些工作,可以有效降低訴訟成本,減少訟累。再次,法律規定公民在訴訟中享有平等的權利和義務。但在實踐中,當事人一般只會被對方要求履行義務,只有律師更了解他當事人的權利,當其當事人的權益被侵害時,律師會幫助其尋求快捷、便利、省時省力的法律救濟渠道。
律師能為你做什么
對于普通百姓來說,律師究竟能幫你做些什么呢?我國《律師法》規定,律師主要從事以下業務:接受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聘請,擔任法律顧問;接受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當事人的委托,擔任代理人,參加訴訟;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聘請,為其提供法律咨詢,代理申訴、控告,申請取保候審;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者人民法院的指定,擔任辯護人;接受自訴案件自訴人、公訴案件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的委托,擔任代理人,參加訴訟;代理各類訴訟案件的申訴;接受當事人的委托,參加調解、仲裁活動;接受非訴訟法律事務當事人的委托,提供法律服務、解答法律咨詢、代寫訴訟文書和有關法律事務的其他文書。除此以外,時下律師的業務范圍已從單純的訴訟代理轉向服務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例如可以受托代理分家析產、草擬審查法律文書、代辦法人登記、代理訂立及變更經濟合同、參與項目談判等等。
聘請律師有技巧
1.聘請專業律師。法律包括民商法、刑法、行政法、經濟法等各個方面,律師不可能對如此多的法律規定都很熟悉,不同的律師在不同的領域各有所長。因此,在遇到不同領域、不同性質的案件時,建議對癥下藥,找在此方面有專長的律師,以最大限度地維護你的合法利益。
2.聘請有一定經驗的律師。人們普遍有一種迷信權威、追求“品牌”的心理,所以在請律師方面也會抱著“越老越好”的想法。其實這種認識不完全正確。所以對于一般的簡單案件,普通律師就都能辦好;但對于比較復雜的案件,聘請有多年工作經驗的律師相對好一些。
3.聘請綜合素質強的律師。實踐證明,學歷和工作經歷固然重要,但辦案能力和辦案水平更關鍵。現實中,不少律師并非直接來自法學院校的畢業生,而是曾從事過醫師、教學、技工等不同職業,他們在處理和自己以前工作相關的法律事務時必然會得心應手。因此,專業知識強、綜合素質高的律師往往是當事人的首選。
請律師如何規避風險
如今,不少人在請律師時往往通過熟人、朋友介紹,有的由于手續不全,在辦案中出現了不必要的麻煩。因此,當事人在聘請律師時應注意可能存在的風險。
1.聘請律師要及時。這樣做,律師既可以根據案情需要及時收集和固定對當事人有利的證據,又能迅速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有些當事人在遇到法律方面的疑難時存有僥幸心理,待到事態惡化時,再來請律師,此時往往由于證據難以取得或已遭到破壞,或者已超過訴訟時效,或者已經進入某一特定訴訟程序,律師也無能為力。
2.選擇律師事務所及律師。注意查看是否有由省級司法行政機關頒發的律師事務所執業許可證;了解某位律師在哪些方面具有長期經驗及良好的職業素質;律師有專職、兼職、特邀三種,委托人要查看律師執業證有沒有經過年檢注冊,最好留存一份復印件,以備在律師有不法行為時向司法行政部門舉報;不管是自己點名,還是別人介紹,當事人應當前往律師事務所洽談并辦理委托手續。
3.簽署規范完善的委托協議。當事人要與律師簽訂《委托代理協議》(或合同)和《授權委托書》。《委托代理協議》應包括委托事項、委托期限、費用、工作要求、賠償責任、解約條件、違約責任等內容。通常情況下,代理人的代理權有一般代理和特別授權代理兩種。一般代理是指僅代理一般的訴訟權利,如起訴、應訴權,申請回避權,提供證據權,辯論權等;特別授權代理是指與實體權緊密聯系的訴訟權利代理,如承認、放棄、變更被代理人的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起反訴或者代理被代理人上訴等。因此,當事人在填寫《委托授權書》時,要結合案件的實際情況,注意寫清代理權限。在授予代理人有上述特別授權的事項時,應當寫明每項特別授權的具體內容,以防止代理人違背當事人的真實意愿,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4.及時交納律師費。律師接受委托的費用一般包括代理費、辦案費和活動經費。對于代理費應爭取分期支付,最后一期盡量放在委托事項辦理結束時支付,以促使律師積極工作。對于辦案費和活動經費可以采取實報實銷,預計金額不大時,可以承包方式支付。委托代理費用,應向律師事務所的財務人員交付,并要求開具正式發票。
5.警惕“三包”律師。目前有的律師為攬案源而違反職業道德,不負責任地向當事人承諾“三包”(包勝訴、包放人、包無罪)。打官司本身是一種風險較大的活動,沒有絕對的勝負。當事人應當警惕這樣的“拍胸脯”律師,因為“打官司就是打證據”,打官司的“工夫”應放在調查取證上。如有需要,當事人可與代理律師簽訂風險代理合同。
6.要求出具書面法律意見書。對于律師提供的代理意見或工作情況,當事人可要求出具書面的法律意見或有關代理工作報告,而不僅限于口頭說明。對于律師服務質量不滿意、不按委托協議辦事或因工作失誤造成損失的,當事人可向當地司法局或律師協會投訴,要求其承擔賠償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