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常識”?我們可以簡單地認為,那些被大多數人認同的道理,基本都成為了大家心目中的常識。
而飲食習慣也一樣,小時候,吃點零食,大人就會敲打你,別總是吃零食,不衛生。如果想吃點辣椒之類,大人也會告訴你,這個不能吃太多,吃多了上火。
那么,時至今日,我們的飲食習慣里,還有哪些“常識”層面的飲食習慣,其實是不利于身體健康的呢?
在我看來,如下七個飲食方面的問題,都是需要我們更好地權衡的:
1、不吃早餐:
現在很多人都有不吃早餐的習慣,究其原因可能多種多樣,有的是“趕時間”,有的則是為了控制體重減肥。
但你知道嗎,長期不吃早餐的后果,就是傷胃,讓人沒有充沛的精力保證工作,此外還容易讓人更早衰老。
所以,早餐還是一定要吃,食物應該可口開胃,合適的早餐一般應該具備這幾個特點:
足量、份少、熱量高、容易制作、吃起來方便。
因此,一份科學的早餐,可以是干稀搭配、葷素兼備的。能夠讓我們在最少的時間里吃完,還能保證上午的熱量消耗。
2、晚餐太好:
大多數人的常識是,勞累了一天,晚上終于有時間吃一頓好的了。這么做的后果就是更多肥胖可能,同時還容易擾亂生物鐘,影響睡眠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