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陜西寶雞2歲半兒子遭父親酒后抱摔,孩子送醫后未能搶救過來。8月20日,一則男子兩次抱摔幼童的視頻在網上瘋狂傳播。警方通報稱,嫌疑人劉某酒后與女友因兩人所生小孩撫養問題起爭執,將小孩拋摔在沙發上,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
此前報道:網傳男子摔打幼兒視頻,當地警方通報了!
8月20日,網上熱傳一男子摔打幼兒的視頻,引起熱議。
20日下午,陜西省寶雞市公安局金臺分局發布警情通報,嫌疑人劉某已被刑拘。
警情通報顯示:
2020年8月19日22時許,接報警稱金陵灣小區發生一起傷害案,受害男童正在醫院接受治療。
經調査,犯罪嫌疑人劉某酒后與女友馮某因兩人所生小孩(兩歲六個月)撫養問題發生爭執,將小孩拋摔在沙發上,致小孩受傷 。
目前犯罪嫌疑人劉某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辦理。
延伸閱讀:
人大代表建議單設“虐待兒童罪”,降低判刑入罪門檻
“虐待未成年人行為雖已入刑,但虐童事件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全國人大代表、揚州市政協副主席、揚州民革主委、蘇北人民醫院醫療集團理事長王靜成表示,他今年在全國兩會上的建議是,單獨設立“虐待兒童罪”。
目前,刑法中規制虐童犯罪的主要罪名是虐待罪和虐待被監護人、被看護人罪,前者適用于“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后者系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增設,適用于對未成年人負有監護、看護職責的人,如托幼機構人員。
王靜成認為,盡管刑法對虐童行為有所懲治,但還存在問題,包括適用主體對象太窄,對“虐待行為”的法律性定義不明晰,入罪門檻過高——需構成情節惡劣等。
王靜成表示,很多虐童案并非是監護人所犯,而是監護人、看護人的朋友、鄰居等熟人,而他們并不是上述虐待罪名的適用主體。
另外,如何界定“虐待”還存在爭議,取樂、侮辱、忽視兒童的行為是否屬于虐待?
“兒童成長發育期間,也是最脆弱的生長期,即使是行為人眼中輕微的傷害,對兒童也可能是嚴重損害。倘若對于兒童的虐待行為一定要達到‘情節惡劣’,則不利于兒童的健康成長,甚至會影響兒童的一生。”王靜成表示。
他建議,在《刑法》中設立專門的虐待兒童罪;進一步明確“虐童行為”法律定義,將精神上的虐待、隔離、疏忽等行為也納入;降低判刑的入罪門檻;犯罪主體不加以限制。
同時,建議完善撤銷監護權立法,建立虐童罪犯黑名單,禁止罪犯從事與兒童密切接觸行業;完善兒童福利制度,為防治兒童虐待提供托底性的制度保障、如借鑒國外,在政府部門設置專門的兒童保護機構。增加兒童福利投入,在全國普遍建立兒童庇護機構,為遭受虐待的兒童提供臨時庇護場所。
此外,他還建議借鑒國外兒童虐待舉報制度,規定任何公民與機構發現兒童虐待行為均有舉報的義務,不舉報或者不及時舉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