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春秋戰國時代,諸侯爭霸,野心家層出不窮,禮崩樂壞,陰謀詭計大行其道,血腥戰爭之余,卻又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讓后人津津樂道。
鮮為人知的是,春秋一個叫陳國的諸侯國,虞朝舜帝姚重華的嫡系后裔所建,就上演了一個傳奇:春秋時二次被滅之后不久,就再二次復國;再一次被滅之后,竟然又在戰國時復國,更為驚人的是,還成了戰國七雄之一。
周武王滅商之后,根據“二王三恪”的政治傳統,訪求前代帝王的后裔,找到了虞朝舜帝的嫡裔媯滿(舜曾居住于媯水,故以媯為姓),把長女太姬嫁給他,將之封于陳之株野(今河南柘城),讓他奉守虞舜的宗祀。根據胙土命氏的規定,以國為氏,媯滿建立陳國,因此被稱為陳氏,謚號胡公。
媯姓陳國的建立,在歷史上還存在一定的爭議,一種說是商湯封虞遂于陳,由于這個陳國親商,于是被周武王所滅。但虞遂一支后裔叫孫遏父,他投靠周國,擔任陶正之官,周武王將長女大姬嫁給遏父之子媯滿,因此周武王滅商之后論功行賞,就將陳地給了媯滿,《禮記·樂記》記載“武王克殷及商,未及下車,封帝舜之后于陳”,周武王還沒來得及下車,就封媯滿于陳,以取代親商朝的虞遂后裔的陳國,可見尋訪舜帝后裔之說或是掩蓋罪行的美化。
西周之初,國君爵位有高有低,根據歷史記載,當時爵位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級,陳胡公被封的爵位是侯爵。周初分封諸侯時,被封公爵的非常稀少,只有宋國(殷人后裔)、虞國、虢國少數幾個,包括姜子牙的齊國、周公旦的魯國都是侯爵,后來秦莊公才被封為子爵,楚國也是子爵,吳國被封伯爵,因此陳胡公被封侯爵是非常高的禮遇。
從西周到春秋時代,有十二個影響力最大的諸侯國,即魯、齊、晉、秦、楚、宋、衛、陳、蔡、曹、鄭、燕,陳國就是其中之一。但陳國之所以影響力大,主要卻與軍事力量關系不大,而是因為四面八通的交通地位與帝舜后人的身份。
1/5
春秋戰國時代,諸侯爭霸,野心家層出不窮,禮崩樂壞,陰謀詭計大行其道,血腥戰爭之余,卻又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讓后人津津樂道。
鮮為人知的是,春秋一個叫陳國的諸侯國,虞朝舜帝姚重華的嫡系后裔所建,就上演了一個傳奇:春秋時二次被滅之后不久,就再二次復國;再一次被滅之后,竟然又在戰國時復國,更為驚人的是,還成了戰國七雄之一。
周武王滅商之后,根據“二王三恪”的政治傳統,訪求前代帝王的后裔,找到了虞朝舜帝的嫡裔媯滿(舜曾居住于媯水,故以媯為姓),把長女太姬嫁給他,將之封于陳之株野(今河南柘城),讓他奉守虞舜的宗祀。根據胙土命氏的規定,以國為氏,媯滿建立陳國,因此被稱為陳氏,謚號胡公。
媯姓陳國的建立,在歷史上還存在一定的爭議,一種說是商湯封虞遂于陳,由于這個陳國親商,于是被周武王所滅。但虞遂一支后裔叫孫遏父,他投靠周國,擔任陶正之官,周武王將長女大姬嫁給遏父之子媯滿,因此周武王滅商之后論功行賞,就將陳地給了媯滿,《禮記·樂記》記載“武王克殷及商,未及下車,封帝舜之后于陳”,周武王還沒來得及下車,就封媯滿于陳,以取代親商朝的虞遂后裔的陳國,可見尋訪舜帝后裔之說或是掩蓋罪行的美化。
西周之初,國君爵位有高有低,根據歷史記載,當時爵位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級,陳胡公被封的爵位是侯爵。周初分封諸侯時,被封公爵的非常稀少,只有宋國(殷人后裔)、虞國、虢國少數幾個,包括姜子牙的齊國、周公旦的魯國都是侯爵,后來秦莊公才被封為子爵,楚國也是子爵,吳國被封伯爵,因此陳胡公被封侯爵是非常高的禮遇。
從西周到春秋時代,有十二個影響力最大的諸侯國,即魯、齊、晉、秦、楚、宋、衛、陳、蔡、曹、鄭、燕,陳國就是其中之一。但陳國之所以影響力大,主要卻與軍事力量關系不大,而是因為四面八通的交通地位與帝舜后人的身份。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