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中國歷史幾千年,無數英雄建立幾十個大大小小的王朝,每一個強大的王朝都是在幾位明君的統治下逐漸走向輝煌,或外患,或內憂,疆域領土一點點被喪食,逐漸走向滅亡,而有一個王朝,雖然歷代皇帝中沒有出過一位明君,卻在歷史長河中矗立百年,更奇特的是她的疆域還在不斷擴張,在領土達到歷史巔峰時,這個王朝也在三年后走向滅亡。
他就是東晉,建興四年,西晉滅亡,眾多皇親國戚在戰亂中被俘或被殺,遠在建康鎮守的皇室宗親司馬睿迎來一生的事業巔峰,在江南眾多世家大族的擁護下,繼承皇位,這就是東晉的開始。
而司馬睿之所以能夠成為皇帝,離不開士族的支持,所以司馬睿雖為皇帝,但是朝廷卻掌握在士族手中,比如著名的王謝兩個大士族,既然東晉的開國皇帝都沒有多少實權,這也致使以后的繼任者不會有多少作為,所以東晉歷代沒有出一名明君。
東晉后期曾出過一位還算可以的皇帝晉孝武帝,他11歲即位,14歲親政,曾重用謝安等賢臣,發布一些改革措施后,取得不錯的效果,在政期間還取得淝水之戰的勝利,讓緊張的政局轉危為安,可以說是東晉后期的復興,可惜這位皇帝優柔寡斷,酗酒成性,沒幾年又使朝政陷入混亂,所以稱不上是一位明君。
東晉雖沒有一位明君,卻在北方多國聳立,形勢復雜的情況下存亡百年,那就多虧東晉王朝中文臣武將的人才輩出。
先是晉元帝時期的祖逖北伐,曾一度收復河北,祖逖死后,出身低微的恒溫又迅速崛起,雖然很有野心的他曾有篡奪皇位的逆行,但是武略上他滅掉成漢,收復蜀地,為東晉領土的恢復立下不小的功勞。
而在不久后的淝水之戰,東晉險中求勝,強大的前秦經此一戰一蹶不振,東晉在賢臣謝安的指導下,趁著前秦國內混亂占領了不少領地,東晉疆域進一步向北擴張,已經到了黃河沿岸,但這還沒有到東晉疆域的最大值。
晉安帝時期,在平叛孫恩和恒玄的反晉之戰中,劉裕逐漸崛起,在迎接晉安帝返回建康后,他的朝中的地位也逐漸升高,為了建功立業,提高自身影響力,他率部北伐,短短數年之內,先后消滅南燕、后秦、西蜀等政權,淮北、河南、山東和漢中一帶全部并入東晉的疆域,據考證,此時東晉面積達到三百萬平方公里,也是東晉王朝疆域的巔峰。
義熙十三年(417年)功成名就的劉裕返回東晉后,以巨大的軍功享譽全朝,他的權利也越來越大,不久將晉安帝殺死,立晉恭帝,這當然是他權力的過渡.
元熙二年(420年),劉裕將晉恭帝廢黜,登基為帝,因為他此前曾被封為宋公,所以改國號為“宋”,沒想到疆域剛剛才到巔峰時期的東晉,在三年之后就到了亡國的境遇。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