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藥物,因為藥效較好、適用的疾病較多,在日常生活中被人們頻繁使用。
但是“是藥三分毒”,不能因為某些藥物的藥效好就長期使用,否則容易破壞患者身體的免疫功能,對身體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人體免疫系統產生的免疫監視,免疫防御以及免疫調控的作用就稱為免疫力,免疫系統的主要作用是維持機體內環境平衡,保證機體正常運作,面對細菌或病毒侵犯時,免疫系統會發揮防御作用,有效防止細菌,病毒進入機體。免疫系統是人體的第一道防線,一旦免疫系統出現障礙,細菌,病毒能夠很快的侵犯人體。
當一種細菌或病毒進入機體后,免疫系統對它進行防御和調控,并且記錄這種細菌或病毒,當這種細菌或病毒下次再侵犯人體后,免疫系統能夠很快識別出來對其進行防御,形成特有的抗體。
反之,一旦免疫系統出現障礙,這種細菌或病毒再次進入機體后仍然能夠侵犯機體,并且在機體內發生病變,不斷地攻擊機體的免疫系統,對人體造成傷害,嚴重時可能會危險到生命健康。
新生兒接種疫苗就是模仿機體免疫系統的工作模式,取少量病毒注入新生兒體內,使新生兒免疫系統記錄此種病毒,下次受此種病毒侵犯時機體能夠快速進行防御,避免機體損傷。
由此可見,免疫力對人體健康非常重要,免疫系統和其他系統一樣,會隨年齡的增長功能逐漸下降,為了防止免疫系統下降,我們可以通過加強鍛煉飲食健康等方式來增強免疫力。
除了年齡的增長會使免疫力下降,長期服用某些藥物也會破壞人體免疫力,下面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短效降壓藥也是不能長期服用的藥物,這種藥物對高血壓人群來說是必備藥,短效降壓藥的藥效快,但只能作為應急藥物,并不能長期服用。
短效降壓藥內成分猛烈,若長期服用會給身體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雖然能迅速降壓,但卻會對生命安全造成威脅,切勿盲目服用。
抗生素的主要作用和功效是抑制細菌的生長,當體內有細菌時,可以通過抑制其生長來達到治療效果。但是,如果在體內沒有細菌的前提下繼續服用抗生素,這些藥物也會起到抑菌作用。
此時,你所抑制的細菌實際上是你身體內部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維持健康不可或缺。由此可見,盲目服用抗生素無疑對人體健康有害,容易改變某些器官的功能,從而降低機體免疫力,無法抵御疾病的侵襲。
頻繁使用他汀類藥物,應注意提高自身抵抗力。他汀類藥物有助于降低血脂,但長期用藥容易減少體內維生素d含量,影響鈣的吸收,影響健康。
我們可以通過補充維生素d來滿足身體的需要,即使是他汀類藥物也很難降低抵抗力。他汀類藥物需謹慎服用,除正確用藥外,營養物質獲取也應及時。
顧名思義,止痛藥便是用來緩解身體疼痛,但若是盲目服用會導致掩蓋了原有病癥,部位性質不利于觀察病情,判斷疾病狀況。而且止痛藥里大多含有上癮類物質,患者常吃會損害免疫細胞出現耐藥性依賴性。
1、正確的時間
一般服藥的時間包括晨起、餐前、餐中、餐后、空腹和睡前,不按正確的時間服藥,會影響藥物的作用發揮。
2、合適的劑量
藥物劑量的把控是很重要的,不管是常用藥物還是不常用的,都不可以自己隨意改變藥量,藥物劑量過大可能會出現副作用甚至威脅到生命安全,藥物劑量不足可能會達不到治療效果。因此一定要按照醫生的叮囑并且按照藥物說明書服用藥物。
3、服藥療程明確
要讓藥物發揮作用控制疾病發展,在用藥的過程中需注意療程問題,具體的服藥療程明確,才能讓疾病得到改善。
因為部分藥物短時間內使用,可能并沒有改善疾病效果,需要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疾病類型服用正確的療程。藥物發揮作用之后疾病得到改善,身體的不良癥狀才會減輕,否則過早停藥,某些疾病容易復發或者加重。
4、避免更改藥量
孩子服藥與大人不同,醫生給出的藥量往往是根據孩子的體重年齡以及自身的具體情況得出的精確藥量,如果擅自改動,很可能會降低藥效。一些副作用強的藥物,有可能會因此對孩子的器官造成損傷,所以也就最好避免更改藥量。如果用藥效果不理想的,可以向醫生進行詢問,商討后再調整藥量。
5、對癥用藥
根據醫生診斷,弄清楚病因和藥物的適應證再用藥。不少患者憑自己的患病癥狀和用藥經驗購買、使用藥品,結果不僅不能治愈疾病,而且還會延誤原有疾病的正常治療,甚至會因為所用藥物的不良反應而增添藥源性疾病。這種不合理用藥的發生率最高,對健康的危害也最大。
6、使用某種藥物前一定要確定是否對此藥物過敏
藥物過敏會導致休克,嚴重情況下會威脅到我們的生命健康,因此在使用某種藥物前一定要去醫院檢測是否對此藥物過敏,大大提高用藥安全性。
長期服用某種藥物的患者要注意監測藥物副作用,長期服藥對機體的損傷很大,因此我們要注意監測器官功能,肝臟和腎臟是最大的解毒器官,長期服藥的患者應定期監測;老人和小孩是最易發生用藥風險的人群,我們應該監督老人和小孩用藥。
2023-01-30 來源: 醫者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