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毛澤東的“三峽情結”:大壩建成后,寫一篇祭文告訴我

十五年前的2006年5月19日,凌晨4點鐘,隨著最后一倉混凝土開始澆筑,三峽大壩進入最后的百米沖刺階段。

次日下午,澆筑順利完成。至此,長約2335米、海拔高程185米(相當于60層樓高)的三峽大壩主體工程正式宣告結束。

由此,波瀾壯闊、奔流不息的長江之水被三峽大壩完全卡住,三峽大壩也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水利發電工程,堪稱一項偉大奇跡。

2011年,美國《赫芬頓郵報》發表了國際河流組織政策主任Peter Bosshard的文章,稱:

“都江堰體現出中國順應自然的道家哲學,長江上的大壩則是毛主義征服大自然的象征,三峽大壩被視為全球大壩的建設范本。”

——注:毛主義指的是毛澤東思想

▲三峽大壩長約2335米、海拔高程185米(相當于60層樓高),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發電工程,堪稱奇跡。

應該說,三峽大壩能順利建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無數人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俗話說“吃水不忘挖井人”,那么三峽大壩的“挖井人”都有誰?

前有數以萬計的農民工,后有數以千計的工程師和技術員,當然還包括數以百萬計的三峽移民(130萬),但除此之外,其實還有一個特殊的“挖井人”不能被我們遺漏。

建國后,是他最先提出了建設三峽大壩的主張,是他最先描繪出了新中國“三峽夢”的宏偉藍圖,雖然其人早已故去,雖然他未能親眼目睹三峽大壩落成,但三峽工程的功勞簿上應該有這個人的名字,他就是開國主席毛澤東。

▲三峽大壩航拍圖

毛澤東首次關注三峽,是在20世紀50年代初。

彼時新中國國力衰微,在遭受了多年的社會動蕩和戰爭摧殘后,國家百廢待興、水系紊亂、河道失治、堤防殘破,尤其是頻繁發生的大大小小的水災、旱災,給老百姓帶來了無法想象的重大傷害。遠的不說,辛亥革命后,中國遭遇的重大水災就不勝枚舉。

尤其是1931年的江淮特大水災,全中國近一半土地受災,40多萬無辜百姓喪生,這是中國有記錄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自然災害,同時也是20世紀導致最多人死亡的自然災害。

除此之外,還有1932年松花江特大洪水,1933年黃河大水災,1935年長江大水災,1938年蔣介石炸開黃河花園口大堤造成洪水,1939年海灤河大洪水等等,它們都無一例外造成了巨大的人身和財產損失。

因此,在建國初期,毛澤東直接把“興修水利、防洪抗旱、疏浚河流”寫進了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國家根本大法——《共同綱領》里面去,充分體現了他對中國水系治理的高度重視。

▲1931年蘇北特大洪水,人們只能在水中做買賣。

20世紀50年初,隨著政權的基本穩定,毛澤東開始重點關注長江水系治理問題,期間首次提出了建設三峽大壩的主張。

1953年春節期間,毛澤東從武漢出發,乘“長江艦”沿江一路南下,目的是考察長江水利工作。

出發前,他點名要一個人同船出行,這個人就是近代著名水利專家、被譽為“長江王”的林一山。

途中,在“長江艦”上,毛澤東直言不諱問林一山,究竟怎樣才能徹底解決長江洪水的災害?

對此,林一山提的建議是,在長江諸多支流上建水庫,攔洪蓄水,最終達到防洪、發電的目的,但毛澤東聽后不置可否,一言不發,似有不同意見。

在“長江艦”的臥艙里,毛澤東始終盯著林一山事前準備的《長江流域水利資源綜合利用規劃草圖》,左手叉腰,右手拿著紅鉛筆,目光從長江源頭一路掃過昆侖、金沙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烏江、湘江、漢江、贛江...最后鉛筆尖定格在了群峰競立的三峽。

1953年,毛澤東乘“長江艦”南下考察長江水利工作,圖為毛澤東與被譽為“長江網”的林一山正在討論問題。

“修這許多水庫,都加起來,你看能不能抵上一個三峽水庫”,毛澤東突然發問。

“這些水庫都加起來,也抵不上一個三峽水庫”,林一山如實回答。

“費了那么大的力量修支流水庫還達不到控制洪水的目的,那為什么不在這個總口子上卡起來,畢其功于一役?就先修那個三峽水庫,怎么樣”,毛澤東似豁然開朗地說道。

林一山聽罷顯得非常興奮,他笑著對毛主席說:“我們很希望能修三峽大壩,可現在還不敢這樣想。”

毛澤東說:“ 都加起來, 還抵不上一個三峽水庫,你不是也這樣說了嘛!”

.........

完成這次長江考察后,毛澤東命令林一山回去后花大力氣研究三峽工程,同時囑咐他不要對外界透露任何消息,如果有了成果就首先向他本人直接匯報。

由此,世界級的偉大工程——三峽工程的初步設想,就在“長江”艦上基本形成了。

其實在毛澤東之前,孫中山、蔣介石都曾提出過修建三峽水利樞紐的簡單構想,但在當時內憂、戰亂頻繁的中國,這最終只能是個美好的幻想。

后來毛澤東曾對此評價說,

“孫中山先生在他的《建國方略》中就提到建三峽工程一事。我的老對手蔣介石請美國人幫助建三峽,只是他沒有真心想建三峽,他的全部心思花在怎么吃掉我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人上面了。所以,他是注定搞不成的。”

▲1958年3月30日,毛澤東視察三峽

從1953年到1958年,毛澤東先后6次親自召見林一山,聽取三峽大壩的研究進程。

期間,為了加強技術力量,毛澤東親自向赫魯曉夫提要求,希望蘇聯派遣水利專家到中國,協助三峽大壩等的建設,并親自協調了三峽大壩問題上著名的“林李之爭”(即林一山、李銳,前者支持建設,后者反對建設,二人針鋒相對)。

1956年6月前后,毛澤東再度巡視長江,在武漢東湖賓館寫下了豪情萬丈的《水調歌頭·游泳》,用其詩人的神馳遐想給新中國描繪了一幅關于“三峽夢”的宏偉藍圖。

水調歌頭·游泳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
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在這期間,毛澤東對三峽大壩始終保持熱烈關注,仿佛將其看作是新中國騰飛的一雙翅膀,對此寄予了自己深深的期盼,期間更是命令周恩來親自督辦此事,要求其至少“一年抓四次”。

在毛澤東等人的親自推動下,1958年4月5日,關于三峽工程的第一個紅頭文件——《中共中央關于三峽水利樞紐和長江流域規劃的意見》被正式批準通過。

在這份文件里,中央肯定地指出,三峽大壩是必須要建造的,但何時修建還有待商榷,并且明確指出了,三峽工程的整個勘測、設計和施工預計將花費15~20年時間,所以當前可以先積極地進行準備。

▲毛主席視察長江三峽

除此之外,經過與林一山的多輪溝通,毛澤東對水利的了解愈發深入,結合當時反對者的聲音,他提出了內心的三點隱憂:

1、三峽大壩需要大量的物力、財力、人力投入(當時林一山指出前后大約需要花費13億美金),政府該如何解決;

2、泥沙淤積問題如何解決,這也是所有技術難題中的重中之重;

3、萬一遭遇原子彈,三峽大壩能不能受得住,這是幾乎所有反對者都十分擔心的防空問題。

只要這三個問題不解決,誰都不敢倉促上馬。

于是,在此之后,三峽工程進入到了漫長的技術和資金準備階段。

期間,中央曾計劃在“二五”計劃期間投資4億元,于1961年正式修建三峽大壩,但天不遂人愿,不久后國內就遭遇大饑荒,國際遭遇中蘇關系破裂、中印邊境戰爭,原定的開工方案落空,三峽工程的設計人員更是從上千人被削減到了40人,三峽工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緊接著,10年文革開始,三峽工程開工的希望變得更加渺茫。

雖然文革初期,毛澤東曾親自過問林一山是否被打倒,并親自出面保住了林一山,但除了毛澤東之外,真正關心此事并愿意推動三峽工程的人已經很少了。

1969年中國與蘇聯突然爆發邊境戰爭,全國進入緊張的戰備時期,期間也曾有人提出重啟三峽,但毛澤東無奈地回復說,“現在要準備打仗,你腦殼上頂著200億立方米的水,怕不怕?”

由此,三峽工程的建設方案徹底被束之高閣。直到文革結束后,三峽工程才被鄧小平重新提上日程。

▲三峽大壩

文革末期,1976年9月9日,帶著未竟的“三峽夢”,毛主席在北京去世,“高峽出平湖”成為了他的終生遺憾。

其實早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當毛澤東意識到三峽工程難度過大,短時間恐無法實現時,他就曾詼諧地對身邊人說,

“我是看不到了,將來建成時,寫一篇祭文告訴我。”

2006年5月19日,當三峽大壩終于順利完工時,距離毛澤東去世已經過去了整整30年。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暢游新三峽:“高峽出平湖”,三峽容貌新
當年修建三峽大壩,9位專家拒絕在同意書上簽字,如今是否后悔
【紀念毛澤東】三峽工程偉大設想是百年大計是千年大計
毛澤東對南水北調和三峽工程的設想
1994年,9位重量級專家拒絕同意建三峽大壩,他們的顧慮發生沒?
三峽大壩泄洪壯觀場面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令哈市| 宁强县| 盘山县| 仁布县| 南京市| 饶平县| 瑞安市| 济宁市| 朝阳市| 陆丰市| 平陆县| 西昌市| 抚松县| 平塘县| 芦溪县| 永清县| 吉安市| 哈巴河县| 永定县| 漳浦县| 庄浪县| 青浦区| 湖北省| 贵定县| 健康| 和龙市| 永平县| 翁牛特旗| 利川市| 思茅市| 健康| 邯郸县| 金坛市| 沈丘县| 东莞市| 台前县| 鹿泉市| 娄烦县| 铁岭市| 辛集市| 广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