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媽媽在群里提問,寶寶體檢血鉛超標要怎么辦?
后臺也有好幾個媽媽有相同的困擾:
也就想到之前有個媽媽來找我,她家寶寶兩歲不到,查出來血鉛很高,醫院給開了些排鉛藥,但她怎么也想不明白好好的她家孩子怎么就鉛高了?而且醫生說排鉛藥也只能排掉一半的鉛,還有一半要靠自己的身體慢慢代謝,會非常慢,可能要很多年,她自己去網上查了下,血鉛高對孩子人大腦會造成損害。為此心里特別焦慮,總覺得孩子好像真的變笨了,越這么覺著就越有心里暗示,一看到孩子鬧脾氣、行為遲鈍,就莫名的煩躁。這個媽媽問我,血鉛高如果真的已經對孩子造成影響了還有得救嗎?
鉛就是毒,鉛中毒可以毀掉一個人、一個時代
鉛是具有神經毒性的重金屬元素,鉛對孩子的影響真的是非常大,血鉛會對發育中寶寶的大腦造成損害,會出現認知、行為異常等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關鍵是這種影響不可逆。
鉛超標是世界范圍內的重大課題,不僅在發展中國家,甚至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現在也依然時常有鉛超標的事件發生。
有報道在2014年美國密歇根州弗林特市曾爆發了一場延時3年之久的鉛水危機事件。由于政府對水源的失誤性改變,導致幾乎每家每戶的用水都有問題。有些住戶的水中鉛含量高達13200ppb,但依照聯邦標準水中的鉛含量不得超過15ppb。于是這座城市的居民逐漸出現了皮膚灼熱、牙齒遭到侵蝕、手顫乃至癲癇等癥狀。
很多孩子 被診斷出了貧血癥,他們的手上和臉上都有著奇怪的紅色斑點。表面的傷害已經夠糟糕了,但鉛中毒還傷害了他們的神經,兒童智力發育受到限制,變得更加躁動。
在《羅馬帝國衰亡史》里面曾經提出鉛中毒導致帝國衰亡的說法,一種是說法是用鉛管運水,更主流的說法是因為有錢人生活中大量和長期使用鉛質容器,特別是鉛質酒器和烹飪用具,酒在發酵過程中發生的乙酸能夠和鉛反應,生成乙酸鉛,非常容易溶于水和酒精,導致鉛的含量高得驚人,直接后果就是大量嗜酒的貴族處于慢性中毒狀態,并且嚴重影響生殖能力。雖然兩種說法各有爭議,但基本上都認可了羅馬帝國的衰亡與鉛中毒有關。
鉛不僅對成人的危害在,對孩子的毒害更是被放大5-10倍。
鉛對孩子的危害比成人大得多
在美國兒科學會的育兒百科中明確指出:即使是相對小劑量的鉛,也常常引起孩子的大腦損傷,而且這種影響往往是不可逆的。
孩子是鉛超標的最大受害者,因為鉛會毒害到正在發育中的孩子的大腦和神經。兒童血腦屏障尚未發育完全,吸入或吃進去的鉛,比成人更容易進入腦組織,長時間即使是低水平的鉛污染,都會損害神經網絡的早期形成和后期的發育,這種影響往往發生在腦細胞增殖期、神經纖維的延伸期和神經突觸的形成期,對孩子未來的學習能力產生極大的影響。血鉛超標時,會影響同為二價金屬離子鈣、鐵、鋅的吸收和利用。
鉛是一種累積性毒物,人體在攝入之后會在身體各個部位逐漸積累,特別是在大腦、肝臟、腎臟和骨骼中,產生的影響就是智商降低以及身體機能受損。
然后隨著鉛累積到一定量以后,孩子就會出現一些明顯癥狀,比如食欲不振、腹絞痛、貧血、生殖系統發育不良等,當超標嚴重時,孩子甚至會出現驚厥、昏迷等癥狀。
之所以所以兒童會比成人更容易出現鉛中毒,是因為鉛在孩子的體內代謝特別慢。
成人體內攝入的鉛99%最終將隨大、小便排出體外。兒童僅66.7%左右排出體外,還有3分之一留在體內。
當鉛進入寶寶的身體之后,在血液中的鉛的半衰期為25-35天(既25-35天減少一半的量),25-35天后轉移到骨性組織中(骨骼、牙齒),占90%,腦組織內也會有鉛的蓄積,尤其是海馬。海馬是人類記憶和學習的關鍵中樞,所以鉛中毒會影響兒童的記憶和學習。進入到骨骼中的鉛的半衰期根據年齡不同而不一。1-6歲為1135天,15-20歲為3424天,時間非常長……
3歲前的孩子會以更高的吸收率把鉛留在體內
難排泄和低代謝已經讓寶寶很難承受鉛的毒害了,而寶寶又偏偏是接觸鉛的高危群體。
香港衛生署的報告指出,兒童攝取鉛的主要潛在來源是食物、空氣、水、塵?;蚰嗤?。據報告,兒童每周從食物攝取的鉛量,按每公斤體重計算,由0.6微克至30微克不等,可能是成年人的兩至三倍。
孩子們比成年人更容易接觸到含鉛量過高的物品,比如啃玩具、吃手指、呼吸到鉛層空氣,而鉛進入人體的主要途徑就是經直接食入和呼吸。(皮膚接觸也會有較少攝入,除非是高濃度的。)
1. 寶寶愛到處啃咬舔的小嘴很容易把鉛吃進身體
首先,消化道是兒童吸收鉛的主要途徑。孩子在探索世界時期,抓到什么都要咬一咬啃一啃,這時就奠定了鉛攝入的基礎。這些高頻率的手-口動作,使得環境中的鉛更多地被他們吃進嘴里,進入消化道。成人消化道對鉛的吸收率在5-10%,而兒童對鉛的吸收率高到42-53%。
其實,寶寶的胃對鉛的吸收率更高。對因為兒童生長發育迅速,單位體重攝入的食物量比成人多,胃的排空比成人快,在胃排空的狀態下,兒童的胃對鉛的吸收率會大幅增高。
2. 呼吸系統的吸收也是讓鉛進入寶寶的機會
首先,大氣中鉛塵多集聚在地面上1米的范圍內,正好是兒童活動與呼吸帶。網上有句話叫“愛看車流的鉛寶寶”,說的是有些老人喜歡抱著孩子去看車流,這樣寶寶不容易鬧,常常一坐就一個下午,于是寶寶就像個吸塵器,把汽車尾氣里的鉛都收到了自己的身體里,久而久之,孩子就鉛超標了。
其次,年幼的寶寶們往往會咳嗽很難自愈,正是本身的抵抗力還不夠強, 肺部的排痰功能不健全,所以寶寶比較容易經呼吸道吸入的大顆粒鉛,隨痰排出后,往往又吞入了消化道。鉛在兒童呼吸道中吸收率是成人的1.6-2.7倍。
鉛筆不含鉛,但這些家常用品中會有
就像來問我的媽媽一樣,很多爸媽都會感到很困惑,鉛到底從哪里來的?為啥別人家孩子也是吸著霧霾,吃著同一個國家的食物,怎么就我家孩子血鉛高了?莫非啥時沒注意把家里的鉛筆吃進了?
其實,鉛筆反而沒有鉛,鉛筆的成份是石墨,被鉛筆劃破皮膚流血擔心自己要中毒的人也可以把心塞回去了。
但真的就是因為吃得不一樣、喝得不一樣、住得不一樣、玩得不一樣、呼吸得不一樣,才導致了有些孩子會血鉛高。因為鉛藏在很多生活用品里,尤其是質量比較低的產品里。
<< 吃的 >>
香港衛生署的報告顯示,關于從食物攝取的鉛量,在中國內陸和英國等地進行的研究發現,谷類和蔬菜是從食物攝取鉛的主要來源。從谷類攝取的鉛量,占總攝入量的31%至40%,從蔬菜攝取的鉛量則占總攝入量的23%至35%。
而不同家庭的餐桌上也會出現高鉛食物。比如一直被大眾所知的松花蛋就是高鉛食品,因為在腌制時會使用一種含鉛的成分。雖然現在國家要求的是無鉛松花蛋,但我也看到菜市場上有很多販子不知是自己做的還是哪里收集來的,都沒法確認是否含鉛,而菜場又是老人們比較喜歡購買的渠道,所以出現在家里的餐桌上也不是沒可能。
此外,垃圾食品薯片、爆米花、罐頭食品等都是含鉛量比較高的食物,包括外賣點的食物,無法確認食材來源的,都會有含鉛以及鉛含量超標的可能 。
另外,比較無奈的是,即使是自己去菜場買菜也不能完全避免鉛的存在,鉛在自然環境中不能分解,而且還會不斷蓄積,土壤和水中的鉛含量也就直接影響了農作物中的鉛含量。不過總體來說大家也不用過于擔心,盡量選擇當季蔬菜,少買返季節的大棚蔬菜會相對好些。早期寫過關于蔬菜的文章可以查看《給孩子吃有機蔬果,真的有這么必要嗎?》
<< 喝的 >>
大面積的鉛中毒往往是來自于居民飲用水。香港也曾于2015年爆發過“食水含鉛事件”,是當年度香港最大的環境衛生事件。先是位于香港九龍的公共屋苑啟晴邨的部分單位飲水管道出水的含鉛量超過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接著事件引起全香港的廣泛關注后民眾紛紛自發進行檢查,政府也逐漸擴大排查范圍,發現居民住宅、學校、醫院等都出現超標鉛水的報告,其中最高的鉛含量超標高達世界衛生組織的24倍。
城市自來水的鉛并非是水管材料含鉛,而主要產生于水管的焊接處,早年一些管道焊接會使用含有鉛成分的焊接材料,一些還未進行過新建改造的地方可能還會有這種管道。
<< 住的 >>
不少顏料、油漆里都含有鉛,基本上每個家庭裝修都會使用油漆,雖然現在很多油漆已經按國家標準禁放了含鉛材料,但一些早年裝修的家具、或者市場上買的比較低價的家具仍然會有含鉛油漆。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含鉛涂料仍然在許多國家存在,需要努力推動淘汰含鉛涂料。
孩子喜歡到處摸,從墻壁和家具上觸摸到鉛,再吃進食進體內。而且越是年份長或者劣質的就越容易脫落,被寶寶吃進嘴。
<< 玩的 >>
很多兒童玩具和學習用品的含鉛量非常高,尤其是色彩鮮艷的噴漆性玩具、蠟筆、油畫棒等。尤其是便宜的玩具和學習用品更是鉛超標的重災區。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就曾公布一些油畫棒、彩色蠟筆的含鉛量超標。
還有些愛打扮媽媽的化妝品也會成為娃兒們的玩具。不少化妝品里也可能會含鉛,比如口紅、粉餅、指甲油等等,這些都是制造商比較容易在里面加鉛的產品,尤其是有遮瑕增白效果的產品,比如粉底液、BB霜、美白面膜等。去年的央視3·15晚會上,就公布了6種“鉛汞嚴重超標產品”。如果孩子拿來玩?;蛘咧苯幽弥辛?,直接就增加了鉛超標的可能性。
另外,寶寶身體的一部分鉛還是從媽媽身體里帶出來的。有些媽媽在孕期使用的護膚品和化妝品如果含鉛的話,這些鉛甚至會延續到哺乳期。
<< 其它日用品 >>
- 盜版書。我一直都特別不推薦大家買盜版書,正因為油墨不安全,盜版書為了追求低成本,往往會使用含有超標的鉛等重金屬元素。孩子看書的時候喜歡吮手指,甚至還撕書吃書,分分鐘鉛就進入了孩子體內。
- 劣質餐具。市面上有很多金屬餐具中是含有鉛的,還有那些五顏六色的餐具。如果烤花溫度不夠或工藝處理不當,都會引起鉛溶出量超標。
怎樣判斷孩子是否鉛超標
鉛超標中毒一開始爸媽是沒法通過表面現象察覺到的,只有通過血液檢查才能得知,而抽取需要抽取靜脈血,而不是指尖血。
醫生的建議是,孩子在1歲左右就應該進行一次血鉛檢測,2歲左右再進行一次。
因為血鉛一般不作為常規檢測,而是當醫生懷疑有異常接觸史,或孩子臨床表現為典型鉛中毒時醫生才會考慮檢測。
那么是否要帶孩子去做血鉛檢測呢?畢竟要讓孩子去抽管靜脈血,如果沒事,心里肯定會覺得白讓孩子吃苦了。所以我個人對于是否要去做血鉛檢測建議的考量點是:
參考上一部分提到的日常生活中含鉛的生活接觸品。如果家里可能存在這些東西,可以去排查一下;
對孩子平時接觸的東西是否有信心。如果不太確認平時孩子會吃到什么,孩子是交給保姆看管的很多環節不可控,也可以去排查一下。
寶寶的飲用水是否能確保純凈。如前面說,水源還是鉛含量超標重要的來源之一,如果平時都喝過濾水的問題當然不大,如果喝自來水又對當地水質不放心的,也要以排查一下。
關于對血鉛超標的界定是這樣的:
我國衛生部制定的兒童鉛中毒診斷標準——
連續兩次靜脈血鉛水平≥100μg/L且<200μg/L,為高鉛血癥;
兩次靜脈血鉛水平≥200μg/L,為鉛中毒。
這里說的診斷標準是靜脈血的鉛水平。
而香港衛生署對居民血鉛含量是否需要就診有更明確的建議:
兒童/哺乳期/孕婦:
超過44微克就需要就診,第一優先級;
20-44微克也需要就診,為第二優先級;
5-20微克可以定期預約。
另外,血鉛水平只能反映近1個月內的鉛暴露狀況。因為鉛吸收后,在體內血液和軟組織內先存在25-35天左右,隨后就會轉移到骨性組織里。
最有效阻止鉛超標的做法是隔絕!
如果寶寶已經鉛中毒,讓寶寶遠離生活中的鉛污染源的同時,要去正規大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下排鉛,不能隨意服用排鉛產品。 排鉛需要專業醫生來進行,不是個人在家可以做的。
但多數發現血鉛超標的都只是在超標級別,還不至于中毒,所以多數情況還是要靠身體去排。生活中可以通過食物去輔助排鉛,比如牛奶、綠豆、海參、紫菜、黑棗等食物都具有一定的排鉛功能,也可以攝入一些膳食纖維,及時補充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阻止鉛在消化道內被吸收,直接通過糞便排出體外。
而最量重要當然是隔絕鉛的源頭了,一定要排查生活中的各種細節,每一樣東西都有必要作為懷疑對象去排查。畢竟鉛如果存在于生活中,會一點一點進入孩子身體,慢慢累積成量,最終危害孩子的生命健康。
綜合以上鉛存在成分比較高的環節,給到大家的幾個隔離鉛源的做法:
1、首先要注意喝的水。不要吃長期停滯水管中的水,最好喝過濾水,或者專門買桶裝水給寶寶喝。千萬不要用熱水器里出來的熱水燒水喝,熱水容易讓鉛更容易溶入水中。
2、要注意飲食上的安全。不要給孩子吃爆米花、皮蛋等含鉛量高的食物。保證膳食中有足夠的鈣、鐵、鋅,增加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與水果,比如蘋果、草莓、鮮辣椒、卷心菜等促進排鉛。
3、檢查孩子的玩具、餐具、繪本,看看是否有色彩艷麗質感不講究比較低檔的產品混入其中了,不是正版的繪本還是及時扔了吧。寶寶的玩具、餐具用品等一定要購買正規環保的產品。不用彩釉的餐具,以白色、表面光滑、透明的瓷餐具為宜。同時在選擇彩泥、超輕黏土、油畫棒等時,一定要選擇安全無毒有保障的品牌。
4、 家里的零碎物品比如媽媽的化妝品一類的也要收好,媽媽臉上有妝時也不要親寶寶或被寶寶親。
5、室內環境要健康。裝修時最好選擇不含鉛的材料,保持室內環境的干凈和健康。從事鉛作業的家人,回家以后一定要好好清潔自己,不要給鉛傷害孩子的可乘之機。
6、去綠色的環境中活動。經常帶寶寶去綠化帶或公園,遠離污染較重的環境,盡量少帶寶寶去車流量較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