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周朝宗法分封制的特點及影響

周朝宗法分封制的特點及影響
文/王天成

周朝的建立,使中華文明由夏、商的部落聯(lián)盟走向了宗法分封制,社會有了一大進步。對于這種制度,孔子在《論語八佾》中高度贊揚說:“周監(jiān)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周朝的禮儀制度借鑒于夏、商二代,是多么豐富多彩啊。我遵從周朝的制度)他主張“克己復禮”,恢復周制,并為之奮斗終生。后世的歷朝歷代,儒家學者遵從祖師爺孔子的教導,贊美周制、宣揚周禮者不絕于耳。直至今天,依然有學者對周制、周禮贊不絕口。他們否定商鞅創(chuàng)立的推行了兩千多年的中央集權制,說什么“周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偉大的朝代”“無君比有君好”等等。本文就周朝宗法分封制度的特點和對后世的影響談一點個人看法,與大家共同商榷。


一、周朝宗法分封制層層下封,把中華大地撕裂成無數個小塊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夏朝就確立了宗法制,經過商朝的發(fā)展,到周朝已經比較完備。宗法制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其核心是嫡長子繼承制。周朝在宗法制的基礎上實行分封制。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礎,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外在表現(xiàn),通常稱宗法分封制。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边@種制度,周天子只是名義上的領袖。他實際上只統(tǒng)治京城周圍方千里的土地,將其余的土地和平民、奴隸,都分封給親屬、功臣等,讓他們建立諸侯國。諸侯國的義務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納貢品,平時鎮(zhèn)守疆土,戰(zhàn)時帶兵隨從周天子作戰(zhàn)。

周朝建立后,周武王按“公、侯、伯、子、男”五個等級分封了71個諸侯國。具體分封的情況是這樣:

第一類,是周武王的宗室子弟姬姓的封國,數量最多,有53個。如魯國,侯爵,姬姓,為周文王第四子輔佐周成王的周公旦的封國。晉國,侯爵,姬姓,為周武王小兒子的封國等。姬姓,乃五帝中皇帝的后人。

第二類是功臣的封國。如齊國,侯爵,姜姓,為姜子牙的封國。宋國,公爵,子姓,為商紂王叔父微子啟的封國。微子啟在周武王伐商以前就投奔了周,有文章說他是商朝的叛徒,也有文章說他不滿商紂王的統(tǒng)治才投奔周的。大概是他出身商朝貴族,身份高貴,且協(xié)助周武王伐商有功,封的爵位最高??鬃拥南茸媸撬螄目追朗?,乃微子后裔,所以孔子為“子”姓孔氏。

第三類是五帝中堯、舜、禹、顓頊后人的封國。如薊國,侯爵,姬姓,是堯后人封國;陳國,侯爵,媯姓,是舜后人封國;杞國,伯爵,姒姓,是禹后人封國;秦國,伯爵,嬴姓,是顓頊后人封國;楚國,子爵,羋姓,也是顓頊后人封國。 

這種分封制不是一封了事,就此罷休。被分封的諸侯,還要將自己的領地分封給他的子弟和功臣。以此類推,世代延續(xù),層層下分,經過西周275年的歷程,到西周末,中華大地上大大小小的諸侯國星羅棋布。有的諸侯國小的大約就是一個居住點。到底有多少諸侯國現(xiàn)在誰也說不清,通常說有3000多個?!豆茏印芬粫羞€說有萬國之多。這些諸侯國都有自己管理體系和軍隊武裝,中華大地被撕裂成無數個獨立的小塊。


二、世卿世祿制度使諸侯國成為二元統(tǒng)治,國君沒有絕對權威性

世卿世祿這種制度什么時候產生史學界有爭論。商朝有沒有這個制度還無法考證。郭沫若認為世卿世祿制度從西周開始。所謂“世卿就是天子或諸侯國君之下的貴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繼,連任“卿”這樣的高官?!暗摗笔枪倮羲玫南硎茇斘?,“世祿”就是官吏們世世代代,父死子繼,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賦稅收入。概括地說:世卿世祿制度,就是世襲卿位和祿田的制度。

西周嚴格施行宗法分封制度和嫡長子繼承制,建立了以周天子、卿士、諸侯、卿大夫、士、國人為序列的統(tǒng)治體系。就官制而言,大體上有卿士、諸侯、卿大夫三等。卿士輔佐周天子執(zhí)政,諸侯世守其國,卿大夫輔佐諸侯治理國家。

周朝分封諸侯時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給每個諸侯國封有幾個監(jiān)國的上卿大夫。監(jiān)國的上卿大夫世襲罔替,并從諸侯手里領取世襲采邑,有自己統(tǒng)領的軍隊、武裝。他們的勢力很大,權力也很大,實際上諸侯國是國君和卿大夫的二元統(tǒng)治。

諸侯國的軍國事務沒有卿大夫、尤其是上卿大夫的同意是很難行通的。包括立儲,誰當國君這樣的頭等大事都得他們同意,得到他們的擁護,否則門都沒有。譬如:齊國內亂,公孫無知殺了齊襄公自立為國君,得不到貴族卿大夫的支持只當了一年國君就被殺了。逃跑在外的齊國公子小白和公子糾爭奪齊國的國君,小白先派人回國找上卿大夫高氏和國氏,得到他們的支持才敢回國,成為后來的齊桓公。諸侯國的二元統(tǒng)治使國君沒有絕對的權威性。對于這一點,許多所謂的學者沒有深刻認識其嚴重性,屢見發(fā)表的文章忽視了二元統(tǒng)治的負作用,從而出現(xiàn)了不少偏頗的認知。


三、禮儀制度與酷刑制度是周朝統(tǒng)治的文化基礎和手段

周王朝,是個奴隸制社會,實行禮儀和酷刑兩手統(tǒng)治。周朝建立以后,以周公旦為首,對夏、商的典章制度禮儀規(guī)定作了系統(tǒng)詳細地歸納總結,結合新王朝的需求制作了《周官》和《儀禮》兩部禮法,形成了一整套政治制度和禮儀準則。禮,是一套貴族行為規(guī)范的準則;儀,是怎么做的外在表現(xiàn),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禮法,乃“周人治國的精髓”。這兩部書,《周官》詳細規(guī)定了如何建國定都,王室與封國的關系,各個官職的設置和職責等,但與實際的周朝官職的設置等不完全相符,是一部理想中的政治制度和百官職守?!秲x禮》是對不同身份地位的貴族,包括士、國人祭祀,喪葬,婚嫁,酬賓等等許多生活活動的具體規(guī)定,有嚴格的等級區(qū)別。民以食為天,如吃食,規(guī)定“食肉為貴族,食藿(豆類作物的葉子)為平民”。就是食肉,不同地位的貴族吃什么肉也有嚴格的區(qū)分。《國語》記載, 天子食太牢(,,),諸候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豚(豬),士食魚炙(燒烤的整魚),庶人食菜,是不能亂吃的。平民70歲以上方可食肉。黍稷稻粱是當時貴重的主食,只有貴族的宴席上才有,平民是無權染指的,等等。違禮,要受到國家或家族的懲罰。

周朝,所分封的貴族及他們率領的人進駐新占領的區(qū)域后,首先要建立一個軍事?lián)c,稱之為,也稱之為。而之外廣大區(qū)域稱之為, 實行“國野制度”的殖民統(tǒng)治。王朝的畿內和諸侯國都有這種國野之分。在“野”的人基本上都是奴隸。周朝對夏、商兩朝混亂的刑罰進行了多次規(guī)范,形成了標準化的《呂刑》和《九刑》,有三千多條,對奴隸和平民實行高壓政策,酷刑統(tǒng)治。

禮儀和酷刑的使用范圍有嚴格區(qū)別,即,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這是周朝建立后制度的一個獨有的很大的特點。

四、井田制與籍田是周朝脆弱的經濟支柱

井田制由原始氏族公有制演變而來,勞作者只有土地使用權,沒有所有權。干活先干公田,后干私(使用)田,為統(tǒng)治階級"勞役租稅"形式的管理。籍田,是天子、諸侯的專用田,規(guī)定天子千畝,諸侯百畝,征用民力耕種,收入作為天子、諸侯祭祀等費用。每年春耕前,天子、諸侯都要象征性地親自在籍田里扶犁耕作一下,稱為籍禮,告訴百姓春耕開始了,趕快耕種,并以示天子、諸侯對農業(yè)的重視。

井田、籍田都是最落后的土地管理形式,收獲歸天子、諸侯和領主,和實際勞動者的利益沒有多大關系,所以勞動者積極性不高。加上當時的生產工具、水利設施都很落后,收獲很微,作為人類主食的黍稷稻粱成為稀罕之物,成為有嚴格限制的食物,貴族也不能隨心所欲地食用。加之,周朝實行賤商、抑商政策,商品經濟幾乎等于零,所以西周的經濟只是單一的井田、籍田的收入,非常脆弱。國人(平民),尤其是野人(奴隸)吃不上自己生產的糧食,只能吃谷葉和野菜,衣不蔽體,生存條件極其惡劣,自生自滅,人類的平均壽命只有二、三十歲。

以上四點乃周朝實行的宗法分封制最主要的幾個特點。這種現(xiàn)狀和特點產生的后果、影響,是非常明顯的,而且十分嚴重。主要有以下幾點:

1、春秋戰(zhàn)國無義戰(zhàn),老百姓苦不堪言

利益驅動是社會一切活動的原動力。周朝分西周和東周兩個階段。到西周末年,周天子就開始失去了對諸侯國的領導力和權威性。周轍東,王綱墜逞干戈,尚游說。自從周平王東遷國都到洛陽后,對諸侯國的控制力就越來越弱。幾千個大大小小的諸侯國,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權力制約,在利益驅動下,諸侯國之間大國吞并小國,強國打弱國的不義戰(zhàn)爭天天打,月月打、年年打。為了個人取得高官厚祿、朝三暮四的游說之士也開始大行其道。

在你爭我奪的過程中,諸侯們逞強稱霸,爭著當領導。隨著國力的強弱變化,此消彼長,出現(xiàn)了各式各樣的曇花一現(xiàn)的不同霸主。著名的霸主有: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即春秋五霸。從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吞并戰(zhàn)爭打了294年,幾千個大小諸侯國,才歸并為齊、楚、燕、韓、趙、魏、秦七雄和十幾個小諸侯國。以韓趙魏三分晉為標志,結束了春秋時期,進入了戰(zhàn)國時期。

戰(zhàn)國時期仗打得更兇更殘忍。如,秦統(tǒng)一中國的幾個大戰(zhàn)役:伊闕之戰(zhàn)殲滅韓魏聯(lián)軍24萬人;華陽之戰(zhàn)斬首魏軍13萬,俘虜3名魏將,將俘虜趙軍的2萬人沉入黃河中;長平之戰(zhàn)坑殺趙國40萬降兵。殘忍的戰(zhàn)爭使中國大地上的人口幾百年沒有增長,一直保持2000萬人左右。現(xiàn)在給西方人講這些戰(zhàn)爭的殘忍性,他們都不敢相信。從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又打了254年,才被秦國統(tǒng)一而終止。

通常說周朝800年江山,西周只有275年,其余500多年都是東周春秋戰(zhàn)國的戰(zhàn)亂時期。仗,打了五個多世紀。這個結局,是宗法分封制代代層層分封產生的直接結果。戰(zhàn)爭的殘忍性,給人民帶來的災難,罄竹難書??纯船F(xiàn)在中東戰(zhàn)爭的可怕現(xiàn)狀,老百姓生活的無奈、痛苦、悲慘,而春秋戰(zhàn)國的實際狀況比他們有過之無不及,更加悲慘痛苦,老百姓生不如死,苦不堪言。

2、二元統(tǒng)治的結果使廢君、篡君、弒君等內斗不止

國君和卿大夫的二元統(tǒng)治,做每一件事都必須達成共識,否則就難以推行。卿大夫,尤其是權力很大舉足輕重的上卿大夫,各諸侯國都有兩個以上的人。他們各自的利益訴求不同,國君必須平衡好他們的關系,哪一個出了問題,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多種多樣的陰謀活動。這些大小諸侯國都有自己的武裝,上卿大夫也有自己的采邑和部曲隊伍。所以周朝800年,無論是周天子坐鎮(zhèn)的宗主國還是下封的諸侯國都是內亂不止,廢君、篡君、弒君的事常常發(fā)生。

周武王建立周朝傳到第二代周成王,就發(fā)生了三監(jiān)之亂。管國的管叔、蔡國的蔡叔、霍國的霍叔聯(lián)合殷紂王的兒子武庚造了反,和周朝廷打了起來。當時東夷還有很多方國未歸附周朝,他們趁周朝內斗之機,紛紛起來反抗,企圖顛覆周朝。周公旦和姜子牙率軍東征雖平了亂,但國力消耗很大。此后,還發(fā)生了周孝王破壞嫡長子繼承制,取代了周懿王兒子,繼承了天子之位的和平演變;還有公卿貴族們將周厲王趕出王宮的“國人暴動”以及申侯勾結外敵造成的犬戎之亂,徹底瓦解了西周政權等。

東周的春秋戰(zhàn)國更是內亂如麻。有著名的四大刺客,即專諸刺王僚、要離刺慶忌、聶政刺韓相俠累、荊軻刺秦王等。篡位、廢立、弒君事件著名的有:魯國內亂。魯莊公姬同有三個弟弟:慶父、叔牙、季友。慶父最為專橫,拉攏叔牙為黨,一直蓄謀爭奪君位,并與其嫂哀姜私通。魯莊公病死,魯莊公與其寵姬的兒子姬斑繼位。慶父不甘心,與哀姜密謀,唆使養(yǎng)馬人犖乘喪期打死了姬斑,慶父立哀姜妹妹叔姜生的兒子姬開為魯閔公。魯閔公二年,慶父又指使一個叫齮的人殺了魯閔公,欲自立為君,遭到國人反對,未遂,慶父出逃莒國。魯閔公之弟姬申為國君,即魯僖公,賄賂莒國使他們將慶父送回,在被遣返的途中慶父自縊而死。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慶父不死內亂不止”。還有晉國的六卿之亂,范氏、中行氏、智氏、韓氏、趙氏、魏氏為了利益打了起來,最后,韓、趙、魏三卿獲勝,殺了晉國國君三家瓜分了晉國。還有齊國的田代齊姜,上卿田恒殺了齊簡公與諸多公族,立齊平公,傳到齊康公,其后人田和廢齊康公自立為國君,將姜姓齊國變成了田姓齊國等等。據《春秋》一書記載,弒君事件36起,被滅亡的諸侯國有名有姓有記載的52個,諸侯出國逃亡不能保其國家的數不勝數。

3、禮儀制度與酷刑制度使周朝成為極不平等的黑暗社會

禮儀制度是規(guī)范貴族(包括國人)的不同身份地位的制度,在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分著三六九等,極不平等。禮不下庶人。禮儀制度,不適用于“國”以外的“野人”,即奴隸??嵝讨贫鹊闹饕康氖强刂?、鎮(zhèn)壓“野人”,維護奴隸制度的基本法則和奴隸主貴族的根本利益。

周代的刑罰,有墨(臉上刺字涂青)、劓(割鼻)、刖(斷足)、宮(男去勢,女禁錮)、大辟(斬首)五刑、鞭刑和流放等等。鞭刑可以打1000鞭,早把人打死了,十分嚴酷,遠遠超過了前代。

西周法律有明顯的階級性,貴族犯罪可以受特殊照顧和處理,所謂八議:議親、議故、議賢、議能、議功、議貴、議勤、議賓。即使死刑,也要特別交由甸人(掌田野之事及公族死刑的官)執(zhí)行。只要是有官爵的命夫、命婦,獄訟時不必親自出庭,不躬坐獄訟,派人參加。刑不上大夫,卿大夫即使犯了重罪也不受刑。周朝是個極不平等黑暗的奴隸制社會。

4、尋求治理戰(zhàn)亂社會的良方,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德國哲學大師雅斯貝爾斯在其著作《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一書中將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間,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間,稱為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他認為,這段時期是人類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時期,各個文明都出現(xiàn)了一些偉大的精神導師。中國的春秋戰(zhàn)國從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正好和這個時代吻合。我們的東方帝國,面對長年累月的紛紛戰(zhàn)亂,社會上的許多志士仁人,不忍心人民遭到涂炭,都在積極尋求治理戰(zhàn)亂社會的良方,尋求富國強兵戰(zhàn)勝它國的策略和辦法。由于周天子已經沒有了控制社會的權威性,各諸侯國為了生存也都在尋求富國強兵之道,極力地籠絡人才,社會比較松散,統(tǒng)治階級對思想控制的壓力很小,文化人比較自由,從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出現(xiàn)了像管子、老子、孔子、墨子、莊子、鬼谷子、商鞅、孟子、韓非子、孫子、張儀、蘇秦等等許許多多一大批思想家、理論家、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家、外交家。

一些受西化思想嚴重影響的教授學者,對中華文明缺乏深入研究,談起世界文明總是言必稱希臘,認為古希臘時期的泰勒斯、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思想家、哲學家是世界文明的最早創(chuàng)造者,這個觀點大錯特錯。

就當時的社會組織形式而言,我們的東方帝國早已經脫離了城邦時代,進入了以周天子為首的諸侯分封時代,而古希臘還不是一個完整國家,只是一個地域名,還處于落后的城邦社會時期。

就這些精神導師出生的年代而言,我國涌現(xiàn)的這些先賢比古希臘的哲人出生要早一、兩個世紀。如,管子比泰勒斯早出生一個多世紀;老子、孔子比蘇格拉底早出生近一個世紀。

就涌現(xiàn)出的先賢人數而言,春秋戰(zhàn)國群星璀璨,層出不窮,比古希臘出現(xiàn)的先哲多得多。

就創(chuàng)造的理論學說而言,春秋戰(zhàn)國的先賢對天、地、人、神、鬼、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方面面都有研究,都有卓越的理論貢獻,被后世總結為法、道、儒、墨、名、陰陽、縱橫、農、雜、小說等九流十家文化;古希臘的哲人受城邦社會的局限,研究的領域主要是自然哲學和社會哲學兩個方面,沒有春秋戰(zhàn)國的先賢研究的范圍廣泛。

在春秋戰(zhàn)國涌現(xiàn)的諸多先賢中,對中華帝國乃至整個人類社會貢獻最大的是管仲和商鞅。國學大師梁啟超先生說,管仲是中國最偉大的政治家,是思想學術界一巨子。曾與梁啟超齊名的麥孟華說,管仲和商鞅是和西方任何大政治家可以比肩的大政治家。管仲是春秋初期人,是人類歷史上最早涌現(xiàn)出的最偉大、貢獻最多、最有智慧的精神導師。管子文化博大精深,在哲學、政治、經濟、軍事、外交、人事、管理等諸多方面,都有許多世界第一開創(chuàng)性的巨大貢獻。他是樸素的唯物主義者,提出的不少理念、治國的方略、政策、措施,都毫無疑問地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是世界文化的瑰寶,至今都有重要的現(xiàn)實參考價值。如,天常天道說、民本思想、倫理法治、市場經濟等等。此后出現(xiàn)的各學派文化無一不從管子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方成為一家之言。

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先賢創(chuàng)造的思想理論、治國方略遙遙領先于世界各國。


5、商鞅變法,秦統(tǒng)一中國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

最早認識宗法分封制弊端的先賢是管仲。他明確提出要加強君權、政出一門、德法并重、依法治國的治世良策。他說:“治國使眾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威不兩錯,政不二門,依法治國,則舉措而已。”他在齊國任相期間,摒棄西周的國野之治,重新劃分和整頓了舊的行政區(qū)劃和機構,把國都劃分為六個工商鄉(xiāng)和十五個士鄉(xiāng),共二十一個鄉(xiāng)。十五個士鄉(xiāng)是齊國的主要兵源。齊桓公自己管理五個鄉(xiāng),齊國監(jiān)國的上卿國氏和高氏各管五個鄉(xiāng)。把國政分為三個部門,制訂三官制度。官吏有三宰,工業(yè)立三族,商業(yè)立三鄉(xiāng),川澤業(yè)立三虞,山林業(yè)立三衡。國都以外的鄉(xiāng)下,三十家為一邑,每邑設一司官。十邑為一卒,每卒設一卒師。十卒為一鄉(xiāng),每鄉(xiāng)設一鄉(xiāng)師。三鄉(xiāng)為一縣,每縣設一縣師。十縣為一屬,每屬設大夫。全國共有五屬,設五大夫。國家實行中央、屬、縣、鄉(xiāng)、卒、邑的六級管理體制,從而使國家形成統(tǒng)一的整體,加強了國君的權力,有利于管理和統(tǒng)治,是最早的中央集權制的雛形。

他認識到落后的井田制制約經濟的發(fā)展,實行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土地承包制度,大大調動了人民生產的積極性。他“以農為本,本末并舉”,重視發(fā)展工商業(yè)的市場經濟的一系列政策都領先世界,至今具有現(xiàn)實參考價值。他是市場經濟最早的提倡者和代表人物。

他從社會最底層做起,對勞苦大眾的重要性認知最為深刻,提出的惜民、愛民、治國必先富民的民本思想成為后世治國理政的傳統(tǒng)思想。

但他的改革不夠徹底,沒有廢除世卿世祿制度,在齊國卿大夫的力量仍然很強大,為以后“田代齊姜”留下了隱患。

最堅定、最徹底、宗教徒式的改革者是商鞅。秦人原是商朝的一個部落,周朝建立后,因支持、參與三監(jiān)之亂被周天子貶為奴隸,成為周王室的養(yǎng)馬人。后因秦人屢屢抵御外敵入侵有功,又被周天子封官鎮(zhèn)守西陲。西周滅亡時,秦人保護周平王東遷有大功,被封為諸侯國,建都雍城(今鳳翔縣城南)。接著,秦國占領西周東遷后王畿的大片土地又遷都涇陽,后再遷櫟陽。

秦穆公曾與晉文公約定秦晉兩國以黃河為界。韓趙魏三分晉后魏文侯以李悝為丞相進行改革,以吳起為將占領了秦國黃河以西直達蒲城、華縣以洛河為界的大片土地,騎兵幾個小時就到了秦國都城櫟陽。關東六國不僅瞧不起秦國,還謀劃要消滅秦國。在國家生死存亡之際,秦孝公許重愿招賢,商鞅帶著李悝的“法經”入秦進行改革變法。變法很成功,對中華帝國、人類社會做出了許多重大貢獻。其主要政績:一是徹底廢除了奴隸制的經濟基礎井田制,承認土地私有,產生了地主和大批自耕農,埋葬了奴隸制社會制度,是人類社會的一大進步。二是建立以郡縣制為基礎的中央集權制,一直沿用至今幾千年。三是廢除世卿世祿制度,獎勵農耕和作戰(zhàn),實行公正公平的軍功制,極大地調動了人民生產及參戰(zhàn)的主動性、積極性。從而,使秦國政治穩(wěn)定,經濟發(fā)展,秦人勇于作戰(zhàn),不僅收復了所有失地,并且開疆拓土,秦國大治,國強民富,為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奠定了堅實的政治、經濟、軍事基礎。

遺憾的是,歷代統(tǒng)治者對管子文化和商鞅變法缺乏深刻認識,沒有給予足夠重視,進行普遍宣傳,使其成為國人的共識,成為中華主流文化。統(tǒng)治階級為了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自宋朝以后極力推崇為統(tǒng)治階級、權貴階層服務的儒家文化,使其成為最有影響的學說,成為國學。宋、明的理學家、心學家繼承和發(fā)揚了孔孟的儒學,將封建倫理道德發(fā)展到極致。宋以后的朝代視封建倫理道德為“金律天條”,誓死捍衛(wèi)。儒學的固步自封、因循守舊的落后性使他們把技術的進步看成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雕蟲小技,對工業(yè)革命缺乏認知,錯過了第一次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時機,使中華帝國大大落后于西方列強,并受到百年凌辱。

孔子儒學的核心是“仁義”說,在春秋戰(zhàn)國是不受歡迎的。他到處游說,鼓吹“克己復禮”,恢復周朝的禮儀制度,沒有一個諸侯國聽他的。太史公司馬遷對儒家社會價值的評價是:儒家學說廣博但殊少抓住要領,花費了力卻很少功效,因此該學派的主張難以完全遵從;然而它所序列君臣父子之禮,夫婦長幼之別則是不可改變的。民國以來的一些學者,包括一些著名的大學教授,受宋以來儒學教育的影響,談先秦文化,總是以儒學為主體,旁涉其它學說,產生了許多偏頗的見解。    

博通古今的偉人毛澤東對儒家學說看得最為透徹。他說“孔學名高實秕糠”,還說“儒家滿口的仁義道德,一肚子的男盜女娼,都是厚古薄今的”。

“儒學復興,孔子走紅”,是新生的權貴階層為維護既得利益掀起的文化逆流。一些人以宣傳國學為名,大肆鼓吹儒學,美化封建倫理道德,贊美積貧積弱紙糊的宋王朝等等,其文章、講座不絕于耳。一些網紅學者也張口說“我們是儒家文化”,閉口說“我們是儒家文化”。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儒家文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毛病多多的一部分。我們是中華文化教育的群體。局部的、狹隘的儒家文化代表不了中華文化。

受儒學影響深厚的學者有人蔑視地說《管子》一書是后人編寫的,似乎不該給予重視?!墩撜Z》不也是后人編寫的嗎?何以奉為神圣?后人總結前人思想、文化寫成書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管子》一書是管仲思想、文化、治國方略之集大成,蘊含著中華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許多精髓,是研究先秦文化最重要的書籍之一。有學者指出:“中國兩千多年來最大的悲劇,就是錯誤地重視了孔子的思想而沒有重視管仲的思想,如果我們今天還不果斷地糾正這一錯誤,中國將繼續(xù)錯誤下去?!?/span>

受西化思想影響,知識階層公知比較多。他們崇洋媚外,攻擊中央集權制是專制獨裁。有人甚至歇斯底里地謾罵商鞅。他們的險惡用心是借古諷今,企圖否定黨的領導,否定社會主義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結束了百年恥辱,建立了工業(yè)門類齊全的偉大祖國。我國的經濟、軍事、科技等諸方面的高速發(fā)展以及對新冠疫情的有效全面地控制充分證明了我們的制度優(yōu)于西方。

春秋戰(zhàn)國形成的各學派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有可汲取之處也都有不足??陀^地評價儒學,汲取其有益成分,拋棄其守舊落后的一面;從思想上行動上重視、宣揚管仲文化和商鞅變法的歷史功績,借鑒其思想文化的精髓,服務于改革開放的現(xiàn)實,應該成為國人的共識。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順者昌,逆者亡,一切腐朽的東西必將被蕩滌,公知們一定會被碾得粉碎。


(作者簡介:王天成,陜西臨潼人。出版學術著作:《職稱的由來及沿革 》(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歷史這樣說》(人民日報出版社)、《中國八大依法治國名相》(美國學術出版社)及長篇小說《轉折》《路》(太白文藝出版)、《股惑》(中國經濟出版)、《西京軼事》(三聯(lián)中文出版社)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從神農到秦始皇的一萬年(9)周公制禮:中華國家的瓜熟蒂落
宗法制度與禮樂制度
西周(前1046-前771年)
周公姬旦對中國歷史發(fā)展的卓越貢獻
國祚長達791年,遠超后世王朝,周朝的壽命為啥這么長
2020高三歷史二輪復習(夏、商、西周)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增城市| 黎平县| 巴林左旗| 徐汇区| 襄城县| 巴里| 吉隆县| 六安市| 利川市| 福海县| 上饶县| 辽中县| 潮州市| 顺平县| 吉安市| 游戏| 东乡县| 上思县| 江华| 通州市| 花垣县| 沾益县| 阳泉市| 新干县| 惠安县| 开远市| 盐池县| 平泉县| 巢湖市| 开原市| 调兵山市| 泊头市| 交城县| 平泉县| 高雄县| 津市市| 陆河县| 宜章县| 宜黄县| 凤城市| 安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