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即組織,找對了大哥就是找對了組織。李逵先是跟著戴宗,有米飯吃,及至遇到了宋江,就有肉吃了。只因為跟了宋江,后來李逵在梁山隨便外出喝點小酒、闖點小禍才能被大家原諒。反之,“鼓上蚤”時遷吃苦在前,偷情報貢獻突出,但在梁山好漢排名卻位居倒數第二,便跟自己的出身有關。他上山時跟隨的是楊雄與石秀,而楊、石的老大是戴宗,戴宗的老大是吳用。照此說來,時遷縱有偷天的本事又能混得多好?
雖說梁山好漢中只有可憐的三席屬于女性,但該組織的多次人事變遷都與女人有關。宋江的橫空出世賴于閻婆惜,武二郎與潘金蓮、林沖與高衙內的恩恩怨冤大家耳熟能詳,就連“花和尚”魯智深,除了酒肉,他兩次救得都是女人,可謂英雄救美的典范。盡管水滸的女人只是綠葉,但她們的狡詐、多情、明理乃至淫亂無不為該組織的發展壯大推波助瀾。
人們常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實則是自我實現與尋找高地的過程。梁山好漢也罷,當今社會的我們也好,皆不能免俗。那些過去的人與事、那些江湖風雨,那些幾近陌生的名字的沉浮,在“組織”的考量下,或許能給我們帶來些許新的啟蒙!真的是“披肝瀝膽磨一劍,江湖夜雨十年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