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小孩子外感風寒出現流鼻涕、打噴嚏、咳嗽時,家長可以看一下孩子的咽喉,只要不紅,黃生建議盡早用中藥麻黃、細辛研面醋調,外敷在大椎穴(正坐低頭,第7頸椎即最高骨椎突下凹陷中)。由于這兩樣藥有較強的發汗散寒作用,貼藥后加上適當的保暖措施,許多孩子不吃藥也可止咳。
如果咳嗽的時間較長,導致肺腎氣虛,需要用補腎化痰法。即吳茱萸3克,白礬6克,研面醋調,貼腳心處的腎經源頭涌泉穴。黃生說,這個方子很受歡迎,該院門診外治室這個方用量最大。
黃生最后強調,由于孩子皮膚比較嬌嫩,要求年齡越小,貼藥時間越短。半歲以內孩子貼藥后10個小時要揭掉,大些的孩子可貼12小時。揭掉藥物后,擦凈局部皮膚,第二天再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