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鏈接??????:
今天這篇推文特別像樂隊臨上場前突然決定臨時更換曲目,原本精心謀劃好的表述方式全部因為昨晚推文中的粉絲留言,讓我找到了對于今晚即將登場的主角更精準的傾斜。
他說,鐵羅漢這款茶容易被名字誤導,鐵,剛毅!羅漢,降龍伏虎,羅漢金剛,霸氣測漏!后來才發現,這原來是一款水溫柔到令人覺得“無骨”,香幽到不染紅塵的地步,鐵骨多是柔情,羅漢本是慈悲……
以前Y老師看到“鐵骨多是柔情,羅漢本是慈悲”這樣的表述多少覺得略顯江湖,可就是在再次感受完今年香江茶業曦瓜品牌全新升級的內鬼洞鐵羅漢之后,竟然因為這句話心里產生了漣漪。
之所以能稱之為“鐵骨”,不就是因為它的耐力能夠堅持到最后,可往往能陪伴你到最后的力量,不就是關乎了生命里最“柔情”的那個波瀾?
關于這款內鬼洞鐵羅漢的耐力,是不用質疑的,這個耐力倒不是說他的能泡幾道水,這個耐力是小耐力。內鬼洞鐵羅漢作為一款高端商品茶,他的歷史幾乎和香江茶業本身的歷史一樣長,是很多巖茶粉絲記憶里的味道。
老牌的巖茶粉絲聊天的時候都是這么開頭的:記得我是05年第一次喝到曦瓜的鬼鐵,那時候,福州的房價才幾千塊錢。
可把“柔情”和“內鬼洞鐵羅漢”六個字組合在一起顯得碰撞感很強,但這個柔情代表的正是一個企業對于這個名叢和鬼洞這個山場的情懷,也是這個名叢能一直被人們看到的延續和傳承。
▲香江茶業鬼洞山場
撇開鐵羅漢這個品種,內鬼洞這個山場就是這些年我們跟進最頻繁的一個獨立山場,巖茶教室五年里有四年的茶季都奉獻給了鬼洞。
巖茶教室的老粉絲們都懂得我們去干嘛的,這個位于三坑兩澗核心區的五六畝茶山,可能是核心區里唯一一個沒有成片種植肉桂的茶園了。
雖然內鬼鐵羅漢的價格穩穩的站在五位數上,但是對于企業而言,為了保護這片“基因庫”而犧牲的經濟價值到底有多少,你參照一下今年拍賣的“天價茶園”應該就會懂了,這樣的犧牲沒有一點情懷的成分,真的做不到的。
但是也有很多新的巖茶粉絲每次看到我們鬼洞的山場報道都會問同一個問題:香江的內鬼洞鐵羅漢是100%的鐵羅漢嗎?是100%的內鬼洞嗎?
對于這個問題我們拜訪了香江茶業首席制茶師徐秋生大師傅。
▲ 徐秋生
國家一級制茶技師、香江茶業常務副總經理、香江茶業首席制茶師,武夷山市茶葉專家人才庫審評專家組成員、南平市海峽茶業交流協會理事會副會長
大師傅很干脆的說:香江每年內鬼洞奇種的原料全部都在這款茶里。
很多巖茶圈的資深前輩也都說,這款茶是最接近歷史上那款最成名的鐵羅漢的鐵羅漢。
1.
山場無限接近母樹鐵羅漢
之所以說這款內鬼洞鐵羅漢是最接近于歷史的鐵羅漢,就是因為內鬼洞不僅是鐵羅漢母樹的原產地,更是無限接近于母樹鐵羅漢該有的山場風味。
鬼洞山場位于倒水坑、慧苑坑之間,可以說是三坑兩澗的核心區域,說是洞,其實是一個東南高西北低的深切峽谷,兩邊崖壁高聳。
日照時間比一般峽谷短很多,有些陰森的感覺,但是這樣的環境對于茶樹而言卻是大大有利的。
鬼洞是很多品種的母樹發源地,除了鐵羅漢,四大名叢中的白雞冠也發源在外鬼洞,而內鬼洞還有醉貴妃、醉貴姬、玉井留香等等的名叢母樹,而像墜柳條、紅孩兒這樣的疑似母樹,在鬼洞更是數不勝數。
林馥泉在《武夷巖茶制造及運銷》一書中記載:
鐵羅漢產于慧苑西廠所屬之內鬼洞中(亦稱蜂窼坑),兩邊崖壁甚高,茶即產于一狹長丈許地帶,邊有小澗水流。樹甚高大,生長頗茂盛。植株高330公分,樹冠229公分,主千15根,千粗約3公分許,皮呈灰黃色,表面粗糙,分枝雖盛,然而不密。枝干細直朝天,枝干角度成40°。葉大而長,平均長為8.1公分,幅寬3.3公分,葉色油綠有光,葉形平展,葉尖鈍,尖端彎曲下垂,葉肉隆起,略皺脈粗而顯,側脈共8對,鋸齒鈍略顯。齒數28對。葉底生有細絨毛。
幼芽肥嫩,鮮葉柔軟綿綿花蕊無多。花期甚遲,通常于十二月初旬開放。花冠不大,徑2.5公分,花瓣有大者3片居上,小者4片居下。花絲細短,長5-8公厘,計186個,柱頭長1公分,3裂,較長于葉。子房表面著生茸毛甚密。花萼淺綠色,計6個,長寬各4公厘。花梗長1.3公分,結實性不強。
遺憾的是,我們來來回回進出鬼洞多次,都沒有看到如此高大的母樹。唯一一次見過樹高超過2米的母樹,也是和徐秋生師傅巡山的時候在緊貼著崖壁的石縫中發現了一棵比較高大的母樹。
徐師傅說,內鬼洞的名叢在生產隊年代修剪過一次,這些樹年紀太老,一直就沒有徹底的恢復過來。這也解釋了為什么我們發現內鬼洞的奇種普遍比較矮,而外鬼洞的奇種則更多的高低不同的問題。
▲徐師傅說別看這些樹矮,樹齡可是真的有上百年了
徐秋生師傅在18年為我們制作內鬼洞紅孩兒單株的時候曾經說過,“雖然內鬼洞里名叢種類很多,但是因為他們樹齡都達到了一定的年紀,品種特征都已經沒有那么顯著了,而且這些名叢之所以沒有被大面積推廣就是因為他們本身品種特征沒有一個很明顯的識別度,如今又在同一個環境下長時間生長,滋味和氣息就會越來越接近。”
▲鬼洞紅孩兒
這也就是鬼洞特有的山場味。
2.
鬼洞奇種就是最接近傳統巖茶的原材料,沒有之一
在鬼洞口有一塊石碑,非常專業的刻著內鬼洞山場的四方的坐標,這是福建省優質茶樹品種保護區的標志。
這塊牌子我這幾年來來回回拍了幾次,每次經過的時候都很驕傲也很尷尬,驕傲的是武夷山人在肉桂如此之貴的前提下,還能在三坑兩澗這么核心的區域里留下這么一大塊保持原生狀態的山場,這個難度不亞于在北京的三環內留下一大塊原始森林。
尷尬的就是雖然掛的是茶樹品種優質資源保護區,但是這里的卻沒有誕生過一個國家級良種,乃至沒有一個省級良種。
我們也曾經問過徐秋生師傅,為什么林馥泉的那個年代里,鐵羅漢并沒有得到大面積的扦插種植。
徐師傅說,“當時好東西都是要藏著掖著的,不會把種得好的東西告訴你的。而且當時的信息和生產記錄不可能像現在這么透明,名叢都是按照株來作單位的,越是好的東西越是家里的寶貝,肯定都不會對外說的。”
▲鬼洞鐵羅漢
“而且武夷山的茶樹為什么叫名叢,在景區里才叫名叢,一株兩株。很多名叢種到外面去不是沒有了香氣,就是沒有滋味,所以也一直得不到大力的推廣,所以武夷名叢的品種特征就是離不開山場的味道。”
▲鬼洞墜柳條
據當年的史料記載,集泉茶莊的鐵羅漢“系精選武夷巖茶拼配”而鬼洞所在的慧苑西廠就是集泉茶莊的產業。從這一點上來說,這款內鬼洞鐵羅漢,也擔得起最接近集泉鐵羅漢的鐵羅漢的稱號。
徐秋生師傅和我們說,現在人經常說傳統巖茶,但是這個傳統從原材料上面就已經很難堅持傳統了。
整個武夷山核心產區,像這么大面積的原生奇種已經非常的稀罕了,再加上香江這幾年又采用野放的管理方式,管理上花費的精力、物力都是現代的大生產沒法相比。
“其他的不說,就拿采摘這一道工序來說,再貴的肉桂我們一遍也就采完了,內鬼洞這一點的茶,我們每年至少要采三遍,多的時候甚至五六遍,而且都要派最有經驗的帶山師傅”。
徐師傅說從傳統的意義出發,內鬼洞鐵羅漢不僅是最接近傳統鐵羅漢的一款茶,也是最接近“傳統”的茶。
▲ 武夷山茶人會從葉片的大小、厚薄、節間距等指標來挑選出性能優良的名叢
對于市場上目前認為“純料”更高貴的說法,徐師傅也有獨到的見解。
他覺得拼配其實是武夷巖茶中一門技術含量非常高的技術,難度甚至不亞于做青和焙火,但是現在市場上一聽到拼配或者不是純料,不是單號茶就覺得這個茶不夠高端,并且這個錯誤的認識甚至連累到了“大紅袍”的概念。
似乎很多人一聽大紅袍,就總覺得沒有水仙肉桂來得高貴。
這其實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觀點。
相反,我們所認知到的一些所謂的“天價茶”里面有極高的比例都是拼配的茶,因為既然是天價茶就要做到接近完美,各方面都要平衡,這個靠單一品種和單一的“純料”是很難達到這種完美和平衡。
具體到內鬼洞鐵羅漢這個產品,徐師傅告訴我們,“我們每年所有的鬼洞奇種,都在這款產品里面,首先就是山場的味道,因為植物在山場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味道,是它的基礎。”
▲徐師傅說現在巖茶和以前變化最大的算是氣候了,他學做茶的時候,半夜都是穿薄棉襖做茶,現在都穿短袖
對于Y老師來說,看到香江茶業這樣規模的企業,能將內鬼洞這樣的原料都供應在這款里時,有時候真的也會想起武夷山人那句俗語“這做不來吃吧”。
但是可能也就是這樣規模化的企業,才能堅持這樣“做不來吃”的產品,堅持的久了,也就成了情懷。
3.
內鬼洞鐵羅漢的味道
就是堅韌的柔情
不知道有多少同學跟Y老師我一樣,接觸曦瓜的第一款茶是從這款鐵羅漢開始的,但是幾年下來,因為產品的穩定,也因為這個產品里情懷所加持的氣質,讓我這樣的中年阿姨對這款鐵羅漢的情愫不僅敬仰它的當下,竟然還開始期待它的未來。
還是昨天留言里的那句話,“鐵骨多是柔情,羅漢本是慈悲”。
這款2020年全新升級的內鬼洞鐵羅漢,從頭到尾就是一股綿里藏針的堅韌,沒有張揚的香氣,沒有炸裂的唇齒碰撞,不是轟轟烈烈的愛情,也不是熱血沸騰的街頭結拜,就是那種不溫不火的伙伴。
年輕時一起逃課,中年時一起焦慮,老的時候還能一起合唱夕陽紅的溫順,越往后,越是一股濃郁的甜馨和老樹枝藤的抓力,什么是山場味,什么是巖韻?就是這種溫順的能力,和那些讓你毫無抵抗力的陷入舒適圈的誘惑。
而且像Y老師這種不太迷戀巖茶存放的人,還對這款茶存放后的溫暖有了期待,我是不是真的老了?!
2020集萃·鐵羅漢
獨家專題分享
11月15日周日 晚20:30
正式上線 獨家限量100份
今日互動
還記得你第一次喝曦瓜內鬼洞鐵羅漢是什么時候嗎?當時喝到的第一感覺如何?
留言區中告訴我們你的體會,我們將從留言互動中隨機抽出一位幸運粉絲,派送2020新版內鬼洞鐵羅漢一泡哦。
互動截止時間:2020年11月16日晚8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