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連載計劃#
悶聲干大事說的就是白百何,最近電視劇《清明上河圖密碼》官宣演員陣容,張頌文和白百何是領銜主演,白百何是二番。特別主演還有周一圍和侯巖松,妥妥的實力派選手。
巧合的是,同劇組張頌文、周一圍、林家川從大學起就是“鐵三角”,開機現場還放出了三人多年前的一張合照,對于三人在劇中的表現,觀眾自然是非常期待。
得知白百何要和張頌文合作,粉絲們開始了激烈的討論。 就演技來說,白百何的表現在大家心中是加分的,至少看劇不用擔心她接不住男主的戲。她和張頌文屬于強強聯合,飆起戲來估計很有看點。
不過,并非所有人都認可白百何的演技,有人覺得她演的都市劇千篇一律,幾乎是一個模板,好奇她這次演古裝有沒有突破。另外,古裝劇難免涉及到感情線,大家一致表示不想看到打著古裝劇旗號的偶像劇,那樣相當于無效播劇。
感情生活爭議不少,白百何的事業并沒有因此止步不前。她主演的電影基本上都能大賣,“票房女王”絕非浪得虛名。
《失戀33天》上映后,白百何一炮而紅,這部電影助力她獲得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
之后白百何的事業可以說是一路綠燈,《浮沉》喬莉一角被提名白玉蘭獎最佳女演員,主演電影《被偷走的那五年》入圍上海國際電影節,《捉妖記》系列累計46億票房,《滾蛋吧腫瘤君》更是創下了低成本高票房的神話。
從此,白百何在電影圈聲名鵲起,憑一己之力開創了“小妞電影”門派。平時不顯山不露水,熱搜上也很少看到身影,到了關鍵時刻白百何卻總能穩定發力,演技一直保持在Top行列。
某種意義上來說,她和張頌文走的是同一路線,只不過走紅有先有后。雙方的首選都不是流量賽道,而是把提升演技放在了第一位。扎扎實實打好基本功,而不是盲目追逐片刻的人氣。
現在內娛動輒S+大制作,陣容至少是頂流打底,不管劇本真質量怎么樣,只要開播就有粉絲張羅吆喝,根本不用擔心缺少受眾。
很多明星本就學藝不精,如此一來更加心安理得地擺爛,反正演技不好照樣有人喜歡,粉絲會一如既往支持,制片方也會出于流量考慮繼續邀約,這樣就無法對藝人形成有效監督,反而會造成“以流量定演員”的局面。
在這種環境下,能保持清醒的藝人就更為難得。白百何沒有因為自己的高起點而放棄對演技的要求,事業方面她將一手好牌打成了王炸。
前兩年主演的犯罪電影《門鎖》反響很好,白百何和白客、范丞丞搭檔得也不錯,這次走出舒適圈的嘗試取得了意料之外的好評。
都市系列《我們的婚姻》、《歡迎光臨》、《驕陽伴我》合作對象有流量有實力派,總體來說觀眾認可度比較高。無論是在大銀幕時期還是轉戰電視劇,白百何交出的成績單依然能打。
張頌文不用多說,跑龍套20年,試戲不下幾百次,兢兢業業做了多年配角才得到在《狂飆》大放異彩的機會。他將反派高啟強演繹得活靈活現,再現了高啟強從一個魚販到成為黑幫頭目的歷程。
有人說張頌文是劇拋臉,演什么角色像什么,毫無違和感。他在《心居》里演“暴發戶”展翔,生動地詮釋了一個世俗且熱心的男人形象。
而在《隱秘的角落》中,張頌文扮演的是主角朱朝陽的父親朱永平。雖然是一個小角色,但張頌文對朱永平作為父親的無奈與心酸刻畫得入木三分,收放自如的表現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從小配角到主演,張頌文認認真真對待每個角色。即便是火了以后,他依然不驕不躁,安安分分籌備新劇。
內娛從來不缺流量藝人,缺的是能夠靜下心沉淀自己的演員。流量為王的時代,明星們爭先恐后想搶占先機,話題度越高就意味著流量價值越高,而人氣往往直接與資源掛鉤,這導致很多明星舍本逐末,忽略了演技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白百何和張頌文的例子或許可以給更多演員參考,演戲這條路沒有捷徑,唯有日復一日的堅持與深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