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笙,出生于山東省,中國內陸著名導演、攝像,非著名演員,現任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董事。
闖關東、生死線、鋼鐵年代、溫州一家人、戰長沙、父母愛情、北平無戰事、瑯琊榜、歡樂頌,一長串的劇名,是孔導的一長串獎章,一個導演拍一部有品質的作品是正常的,難得的是,他一直都在拍攝有品質有口碑的作品,而且這些作品的題材,幾乎不重復。
你以為《闖關東》中,他能夠拍攝波瀾壯闊的歷史,表現大歷史背景下,人們與命運抗爭的韌勁;他下一部就變成《生死線》,以中國抗日劇從未有過的深度,沉痛地描寫戰爭,至情至性,至悲至壯;接著又變成《鋼鐵年代》,描寫建國初期,產業工人為新社會添磚加瓦的動人奮斗;《溫州一家人》,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溫州人靈活的經商方式以及艱苦奮斗的精神。
《瑯琊榜》、《歡樂頌》,題材上沒有上述幾部作品厚重,但仍然閃爍著人性的光彩。
孔笙導演永遠在超越自己,在創新,在自己的舒適度之外奮斗。
在影視圈普遍浮躁的現狀下,能夠躺著就把錢賺了,卻一直堅持自己的底線,永遠做讓自己吃力的事,確實挺不容易。
如果可以躺著賺錢,多少人愿意站著?何況站著,還不一定有錢賺。
侯鴻亮曾經說過,“我們家的戲,一開始的時候都是發行比較艱難的。因為我們每一次都不想復制上一次成功的經驗,拍的都是以前沒有拍過的類型,所以讓電視臺會有質疑,這樣每一步走得都挺累,每一部戲都去經歷一次質疑到認同的過程。這種質疑會導致人家不會看到一個大綱就決定買,非要看到樣片。而到播出的時候,他們又會覺得比期待得更好一些,所以我們是這么長時間一步一步的在質疑聲中走出來,走到今天算是最大化,大家發現,這個團隊可以拍主旋律,同時也可以拍諜戰戲,居然還可以拍古裝。 ”
一步一步,走到現在大家都認可,這個過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的時候,卻有太多困難,多少有理想的團隊,都死在堅持的路上。
他們清晰的看到現實的艱難,但依然堅持理想,傳達人性中那些溫暖、正面的價值,每一部劇,不管題材是多么不同,但其中的核心價值觀是相似的,愛與正義,永不缺席。
這批人能夠成長起來,還是得益于老山影的體制,對利益沒那么看重,只要不虧本,就可以堅持下去。而孔笙導演的個人魅力,又讓這個團體有了一致的價值觀,對影片的品質,有了有底線的堅持。
在這些的基礎上,他們成立了正午陽光,《瑯琊榜》、《偽裝者》、《歡樂頌》的成功,證明了他們轉型的正確,即使是偶像劇,影視劇的基本功依然不能丟,構圖、攝影、演技,這些核心的東西,應該有自己的堅持。
正午陽光,最熱烈最耀眼的太陽,這大概就是孔笙、侯鴻亮、李雪的影視理想,一定要讓你看看正午的陽光有多熱烈。
你看過好的,才知道,爛劇是多么不可忍,特別是三觀不正的片子,毀掉整個民族的是非觀。
“我們生活在溝渠里,但總有一些人仰望星空”——王爾德
孔笙導演的成功,并不僅僅是他個人的成功,實際上,是整個制作團隊的成功。
而這個享譽全國的處女座團隊,其核心還是孔導的精神魅力,曾在霍建華的訪談中聽他說過,戰長沙中,他曾看到孔導很認真地和群眾演員講戲,把劇中的每一個角色都看得同等重要,才會有全劇組人員的齊心協力,也才可能產出一部精品電視劇。
影視劇的成功,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成功,而是一群人的成功。
它的背后有太多工作人員的付出,演員、導演、編劇、各類幕后人員,齊心協力地努力,才能達到頂峰狀態。
孔笙寬厚的性格,認真踏實的工作態度,培養了一批對影視劇有理想、有想法的人,包括李雪、侯鴻亮、張開宙、孫墨龍,正是這一批人,今后會成長為中國電視劇的脊梁,恩,我們今后看劇幸不幸福,就掌握在這群人手上,哈哈哈哈哈。
浮躁的社會,希望他們能一直保持平和的心態,即使是做偶像劇,也要保持做正劇的用心,也許這樣,國劇可待。
其實,偶像劇也是可以有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