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
首映日票房6232.1萬,三天破4億,點映口碑引爆,被贊“開年最佳國產片”。《我的姐姐》持續領跑清明檔,這匹橫空出世的黑馬著實給觀眾帶來了意外之喜。
《我的姐姐》由新人導演殷若昕執導,曾獲得金像獎最佳編劇獎的游曉穎親自操刀,00后人氣小花張子楓領銜出演,肖央特別出演,朱媛媛、段博文、梁靖康主演,金遙源、王圣迪特別介紹出演,團隊涵蓋中、青、小三個年齡層,僅看陣容就已經十分值得期待。
故事圍繞安然與弟弟展開講述,背負原生家庭傷痛的安然渴望追求獨立,一場突如其來其來的意外卻打破了她波瀾不驚的生活——雙親驟逝,她不得不與年幼的弟弟相依為命。是追求獨立生活還是肩負起撫養弟弟的責任?安然眼前橫亙著一道無比艱難的抉擇。
從小在家庭中不受重視,安然對弟弟并沒有過多親近感,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至親卻如同陌生人一般冷漠疏離。起初兩個人摩擦不斷,安然無法容忍弟弟的頑皮任性,堅決要為弟弟找領養家庭。“你走,我不要你了”,“姐姐,我只有你了”,爭吵,拉扯,歇斯底里,縱然姐弟倆屢次發生激烈碰撞,天然的血緣羈絆卻牽扯著姐弟倆向彼此走近,僵持已久的關系正在逐漸破冰。
安然在地鐵曾經想過丟下弟弟,卻無法完全割舍。“如果我認識你早一點,我會不會更愛你”。雙方在相處過程中慢慢發現彼此的柔軟內里,相互溫暖治愈,并建立起久違的感情聯結。安然逐漸卸下心防,她嘗試代入弟弟的處境之中,試著去了解弟弟的內心世界。弟弟也從剛開始不愿接近安然的警惕、矛盾爆發時的有意疏遠到能夠理解姐姐的難處,甚至主動去找領養家庭,以此成全姐姐去北京。姐弟間的隔閡與誤解正在消融,雙方達成了一種心照不宣的和解。
在安然與弟弟這條主線之外,群像刻畫也同樣特點鮮明。姑媽安蓉蓉為自己的弟弟操勞半生,不僅在生活上對弟弟多加照顧,還將來之不易的讀書機會讓給弟弟。習慣性為家庭付出,扮演默默犧牲的角色,姑媽對于自己所背負的重任無怨無悔,還試圖向安然灌輸“長姐如母”的思想,讓安然專心照顧弟弟。
安然無法認同姑媽的陳舊思想,她擁有自己的觀念體系,不愿也不想再重復姑媽操勞奉獻的人生,只想專注于自己的生活。父母沒去世前,安然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一天能夠功成名就站在他們面前,得到一句“我女兒還是不錯的”贊賞。
意見相左,難免發生沖突。姑媽極力反對安然將弟弟送去領養家庭,她試圖將安然代入自己的語境,認為侄女應該和自己一樣全心全意為弟弟鋪路。在共同經歷了一些事情以后,姑媽心底喚起了對于安然的共情,這是出于女性之間的憐惜與疼愛。她雖然反對安然給弟弟趙領養家庭,但也發自內心希望安然能擁有屬于自己的人生,不再重蹈覆轍。
姑媽為家庭付出了一切,她不希望安然重復自己的命運,卻無法阻止這種無力感。片中姑媽和安然對話的段落凝聚情感爆發與現實力道,是全場最為催淚的片段之一,導演殷若昕在回憶這場戲時感慨:“朱媛媛老師對子楓說出那句臺詞的時候,我們所有人的閥門都關不住了,全場失控落淚”。花式哭點層層推進,感人片段直抵人心。
舅舅武東風是安然最為信任的親人,他理解安然的想法,并始終給予安然支持。在安然眼里,舅舅不像個長輩,反而更像知心朋友,安然對舅舅有類似父親的依賴。雖然兩個人也曾產生過爭執或對立,但始終無法割裂維系親情的血緣紐帶。
傳統中國式家庭的關系脈絡在電影里被刻畫得細致入微,透過性格迥異的角色群像,我們能更為直觀地感受到安然和弟弟、舅舅、姑媽之間難以割舍的親情羈絆。原生家庭帶給安然的傷痛如影隨形,很長一段時間內,她無法接受獨自撫養親弟弟的重任。
影片將視角聚焦二胎家庭里的姐弟關系,關注女性的治愈與成長。洞悉中國式家庭,姐弟情真摯感人,溫暖療愈蛻變成長。關系經過解構、撕裂、重塑,安然逐漸接納了弟弟。在與弟弟相處過程中被親情所治愈,開始學會去愛,也懂得設身處地代入弟弟的境遇。
姐弟倆最終達成和解,安然也意識到源于血緣深處的天然羈絆,接受了自己對弟弟的情感,姐弟關系走向破冰,完成了單一性別語境下的動人蛻變。文/Sis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