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必然要經歷叛逆期,處于叛逆期的孩子非常需要父母的幫助,父母的教育方法得當,孩子就會變得更好。
2-4歲 寶寶叛逆期
這個時期的寶寶還很小,但自我意識已經開始萌芽,所以會讓家長覺得孩子“不聽話”了。寶寶的心理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比如隨手扔東西、不愿意與人分享自己的物品、你做事情他會來搗亂、反抗家長的指令等等,經常用一些夸張的行為來吸引家長的注意力。
面對這個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在一定程度上不要太民主,當然具體也要視情況而定,并且一定要做得有技巧。例如晚上孩子不肯刷牙,而這的確是應該堅持的好習慣,那家長就不能允許孩子不刷牙,但可以讓孩子做選擇“你是現在去刷牙,還是一會兒睡覺前去刷牙”。再比如孩子不肯跟小朋友分享玩具,那么就要引導孩子去分享,但也不用過于緊張去強迫孩子,可以跟孩子挑選出一些可以分享的,而另外一些可以不分享。
7-9歲 兒童叛逆期
這是孩子自我意識的第二次發展,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會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想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想像以前一樣被父母替代做一些事。他們不愿意再讓家長牽著手,衣服、鞋子要自己穿,不喜歡別人幫他完成,希望得到認同的強烈愿望和意識都非常突出。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不喜歡被指揮,非常渴望被尊重。所以家長這時要給予孩子信任,相信孩子能夠獨立承擔的能力,通過交流、討論了解孩子的想法和興趣,給孩子支持而不是替代。
12-16歲 青春叛逆期
青春期里,孩子的身體已經初步成熟,但他們的心理還不夠成熟,處于一個敏感時期。對于思考事情,他們一方面還不能形成成熟的想法,但另一方面又會質疑“權威”,懷疑父母的話。同時,他們更樂于和同齡人交流,注重同伴關系,而不愿意與父母交流的情況也非常突出。
對于注重自尊的青春期孩子來說,家長更需要深入了解孩子的內心,走進孩子的內心。這個時期,是家長應該與孩子做朋友的時期,只有真正理解和尊重孩子,才能正確地引導孩子。當孩子感覺到煩躁、遇到挫折時,家長不要“高高在上”認為這些都是小事情、小情緒,而是要幫助孩子接納這些情緒,再引導孩子解決問題。
最后,家長們還要記得,掌握正確的方法固然重要,與此同時,家長的心態也是幫助孩子度過叛逆期的重要因素,請用心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在包容、開放、平和的環境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