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口碑第一神劇,非《隱秘的角落》莫屬,一上線便刷爆朋友圈,目前豆瓣評分9分。這部讓網友直呼“細思極恐”的懸疑劇,里面的終極大Boss,竟然是一個沒滿14歲的男孩,朱朝陽。
朱朝陽是一個酷愛數學,常年穩居全班第一的學霸。但卻一個朋友也沒有,還遭受校園欺凌。暑假,兒時好友嚴良從福利院出逃,帶著新朋友普普,來到朝陽家求助。
朱朝陽帶著2人爬山,意外拍下了數學老師張東升殺害岳父岳母的過程。隨后,朱朝陽便卷入了連環命案中。
看著同父異母的妹妹摔死而見死不救、挑起矛盾借張東升之手殺好友嚴良、最后動手刺張東升……
是什么讓這個未滿14歲的孩子一步一步逐漸黑化?其中一個主要因素是他的原生家庭。
“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可從這句話里窺見一二。
而朱朝陽處于一個怎樣的原生家庭呢?
朱朝陽的父母離異,他由母親撫養。父親朱永平重組了一個家庭,育有一女兒。
客觀來說,夫妻感情破裂,與其勉強維持,和平離婚對孩子的負面影響可能更少。
但朱永平在重組家庭后,對朱朝陽的敷衍,以及在朝陽面前對女兒朱晶晶的偏寵,都讓朝陽受到嚴重的情感傷害。
朱永平可算得上相當“粗心”的父親,兒子考了全級第一,他卻是從牌友的口中才得知。
帶兒子去買鞋,卻不知道兒子的鞋碼。難得的父子相聚,卻要帶上對朝陽尖酸刻薄的后媽和討厭朝陽的女兒。
朝陽的鞋子破、衣服舊,但小女兒晶晶卻天天穿新鞋新衣。
在朱永平一家三口面前,朱朝陽像是一個被拋棄的局外人,那個也是他的父親,但父愛卻不屬于他。
這是朝陽不想承認的事實,他渴望父愛,所以,當妹妹朱晶晶說“爸爸只喜歡我,不喜歡你”時,才會刺激到朝陽。
導致他明明可以救妹妹的,但他卻看著她摔死。
朱朝陽的母親周春紅,看上去是一個犧牲自己努力滿足兒子的“偉大母親”。
她辛苦工作,大部分時間在單位住宿,也盡力打點好兒子的生活。
每天幾個電話關注兒子的情況,一放假回家就做營養菜式給兒子補身體。
情人想與她組成家庭,她為了兒子成長而拒絕。
她用盡全力,把一切她認為“好”的東西都給朝陽。
但她這種自我犧牲的愛是自私的。
她把所有的壓抑都發泄在朝陽身上,漠視兒子的其他需要,只要兒子不按照她認為的“好”去做,就會情緒失控。
周春紅窒息的母愛滲透在朝陽的生活點滴里。這種帶著傷害的復雜母愛,在春紅逼朝陽喝牛奶的這個場景,充分體現。
朝陽在房間里看書,春紅拿熱牛奶給他喝,讓他喝完早點睡覺,她好洗杯子。
朝陽不按照春紅的說法去做,春紅便憤怒地斥責朝陽。發泄完,又覺得愧疚,但當朝陽閃躲,她又開始失控,如此反復。
這種“偉大的愛”,看似無私其實都帶著條件。
朝陽一定要長成一個聽話、乖巧、順從、成績好的孩兒,才能“對得起”春紅的犧牲奉獻。
春紅不自覺地把這種意識傳輸給朝陽,朝陽在母親強烈控制欲下隱忍,強迫自己扮演一個滿足父母需求的角色。這對他身心發展具有毀滅性的傷害,從而直接或間接地使他變成“壞小孩”。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從朱朝陽的黑化中可以窺見。
當面對孩子時,我們會不自覺地模仿父母,或者反其道而為之,這都是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
要避免成為周春紅、朱永平這樣的父母,就需要從了解我們自己的原生家庭開始。
分析自己的過去,“知道”在自己身上發生過什么事情,這樣我們才可以理順各種情緒和故事,避免我們的孩子受到原生家庭的傷害,給予他們真正需要的關愛。
《為何家會傷人》由知名心理學家武志紅撰寫,通過32篇闡述家庭教育和個人成長的文章,講述不幸家庭所面臨的自身問題。
通過理論與案例結合,讓讀者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剖析“家”對我們人生帶來的影響。
微信典書為用戶提供真實的購書體驗。書本涵蓋各個類目,滿足你的多種口味,數量管夠管飽哦~品類雖然豐富,但很多只有一本,到時候,也許會有上百個和你擁有同一種偏好或情結的人,在線和你搶同一本書。
《文章來源:微信典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