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廊實用常見染發技術問答
上次,我為大家探討到了關于顏色大致解析10大常見誤區,
本期的話題,重點也是對很多誤區的揭秘!
誤區11:在常見的漂粉+雙氧褪色中,有很多人還在認為12%傷頭發,6%不傷頭發的誤區,
這里給大家正解:無論使用6%還是12%,你如果想褪色達到你想要的色度,使用12%和使用6%出來的頭發受損度“結果”是一樣。只是過程和操作的時間不同。也就是說,褪色時,漂粉+12%,反應速度快,時間短,人為很難操控,所以容易把頭發漂花。
而使用漂粉+6%,反應速度慢,時間長,比較使人好掌控!
既然,使用6奶或12奶,兩者都可以褪色到8度,說明了褪色后的頭發受損結果一樣,只是褪色時運用的時間不同罷了。換言之:漂粉+6%,也能褪出一個“9度受損的頭發”,而漂粉+12%,同樣可以褪出一個“9度受損的頭發”,既然都是9度受損的頭發,是不是結果都一樣,也就是褪色過程中時間不同而已。那又憑什么說明6%不傷頭發呢?
誤區12:色彩學之三原色,對沖互補概念混亂。有不少學顏色,學懵的伙伴,還在請教什么是對沖互補?其實,這個理論壓根就不重要,因為我們不是研究“光的色彩學”,我們專業是了解物體三原色,了解頭發,大家都知道紅,黃,藍,是三原色,其實,它僅僅代表的是顏料,染膏,頭發,屬于物體三原色。
顏色:由光折射到物體(頭發),然后通過人體的大腦視覺感官,眼睛看到的,所定義出來的。而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然而,光的三個原色組合相加以后,色光增強,屬于加法三原色
但是物體三原色紅黃藍,加在一起,顏色視覺明度低,光感就會減弱,屬于減法原理三原色。
這個原理,就直接的告訴了咋們以后調色的時候,假如做棕,+0/33+0/45+0/88等,三種原色的色素,就會形成中和作用,最終的顏色會學暗沉,顏色透光就會比原有顏色的光減弱。因此,我們使用一個配方的時候,所有的添加色號都是為了填充色素(除0/00以外),因此既然填充色素,便是疊加的過程。變暗是理所當然,這本是物體三原色相加便能使色彩透光減弱的原理。
至于調色公式中對沖的理解,之前的文章有作詳解。
誤區13:色素學,色素分子,色素粒子~色素換算,的瞎扯蛋。
前段時間有人問我,公式配方,懂了,比例怎么得來的?需要怎么換算呀?
這里,我很慎重的告訴大家,比例是瞎扯淡,即使有比例,也是頭發,和染膏,雙氧的產品相吻合,也是由人家做出顏色的結果,總結出來的“參考比例”,并非是先有固定的比例。
因為,我們要知道色素量,和色素粒子,這是不同的概念,色素量常常指的是頭發內部色素大約數量,也是人為的普及定論,并無科學說法,而色素粒子指的是染膏的色素顆粒大小/多少,這是生產染膏的人規定的。雖然,染發方式是:底色+染膏+雙氧。
或者說,這染膏色素粒子密度夠不夠,好不好使?你是科學家嗎?還是做化工廠研究的?這又不得不佩服那些講配方比例,色素換算的誤人子弟大師啊,我們最基本的事實要清楚:色素量,色素分子,和染膏的粒子,各自單位都不同,三者關系是無法混算的。
比如,當一個9度底,操作灰色,按那些誤人子弟的算法來說:9度的黃色素值是多少呢?考慮加多少紫對沖黃?那假設廠家已經把紫加入了染膏/11里去了,已經生產好了一款/11的灰色,直接在9度底染,出來就是灰,那這個時候,你還會不會去考慮配方+紫對沖底色黃的荒言繆論?
給你同一款染膏產品,放在不同的天然底色上去染,兩者出來的色相結果能一樣嗎?這是不是就證明了,每個人天然底色內部色素值,是不同的,顏色結果也不一樣。因此,任何講色素換算的老師都是給予的一個參考。并不能作為現場受用!
誤區14,改色技術。一步紅改灰,一步紅蠟改灰。懵圈者是在看魔術,懂原理的現在給你們揭秘吧……
發廊中,絕大多數面臨的困惑是“紅色改黃”“紅蠟改黃”,很多人都很奧腦,先說紅蠟改黃。
既然是紅蠟,你的了解紅蠟的產品屬性。其次,你得知道紅蠟究竟是包裹在頭發的表皮層,還是滲透于頭發,如何操作紅蠟?
你也要清楚:客人做紅蠟之前的“底色”又是什么樣?褪色后打蠟?還是染了紅色后打蠟?呵呵,如果這幾個問題你沒有清楚,你四處問師,急救配方,那就廢了。。。
有些教育商,為了宣傳自己的“技術”,將頭發褪色8度黃,然后摸上紅蠟,沒采取加熱,時間很短就沖水了,如果這樣的紅蠟底色,一步改任何色,都是小兒科技術,花拳秀腿的功夫。
原因:此產品的蠟只是依附在頭發表面層,正常的一般染膏堿性含量都可以破酸,破此頭發的蠟,也就很容易達到你要的目標色。這個改色技術,也只是個小小的魔術罷了。
反之,如果客人染過多次的紅色,同時又打了紅蠟,打蠟的時候,選擇加熱,停留時間長,如果是這樣的底色,你能做到一步改灰?一步改棕棕?既然不能做到,所以,就有人入了那些所謂的大師的變魔術戲法了。。。
誤區15:染發中6%存色多,12%存色少,所以淺染深的時候,選擇3%,6%,這是絕大多數人理解認知的誤區!
大家操作淺染深的時候,通常使用6%存色,此時,顯色時間快,而用12%去存色,顯色的時間比較慢,所以,很多人把存色時間當做了存入色素的多少的渾為一談。
6%存色只能到表皮層,存色快,自然就會褪色,掉色快。
12%存色深入頭發中層,存色慢,自然褪色慢!
存色量的多少是與染膏色素本生有關,和涂摸膏體的量也有關,與雙氧濃度的高低無關,與雙氧酸性值有關,也就是添加雙氧用量的多/少有關。因為雙氧酸性用量的多少決定了染膏堿性滲透頭發的色素多少有關。
而不是6奶存色多,12奶存色少的無稽之談
反而使用不同的雙氧,在淺染深的時候,顏色透光性不同。8度底色上,我們可以用3/0+6%,和3/0+12%,去測試,40分鐘后,沖水吹干,進行對比,3/0+6奶,出來透光看,是略微偏淡的黑,而3/0+12奶,出來是偏深的黑。因此,我們不要在跌入傳統思維12%存色少的誤區。
誤區16:看圖調色,做顏色越來越高級了,或者說顧客要求和審美意識已達到了一種所謂依賴性——病毒高科技網絡。
目前,絕大多數人直接拿圖過來要求染圖片的顏色,這無疑增加了設計師的考驗,難度。于是各大教育教學門派也出來了,學習仿色,學員自己開配方,自動破解各種色相圖,等等亂七八糟。
炒作,炒作,還是炒作,淡定,一切要淡定!網絡發達了,各種美顏,各種濾鏡,各種修圖,原本一張棕色5/77的圖片,可以美化成棕灰,灰亞麻。如果手機燈光調暗一點,甚至可以取名“黑茶”“褐茶”,有意思吧?我這么一說,顏色是不是很簡單?你要圖片的效果,我隨便給你染,然后P圖過濾成和圖一樣,不就是你要的效果嗎?
就拿藍黑色而言,只要你實際染出來,如果沒有看到藍感,而通過手機的光拍出很強烈的藍感!所以,有些不褪色藍黑是這樣通過手機拍出來的!而最終,讓顧客失望了,讓同行懵圈了!
因此,客人看照片的藍黑,如果你想現實中染出照片的效果,必須得褪色做,才能做出此效果!而不是通過手機各種美顏層現!
誤區17:悶青色的認識,很多同行,很多人對悶青的認識觀都是不同的。有些地方的人,覺得悶青是黃中透青,有人覺得是青棕,有的認為是棕綠,黃綠,棕帶青,還有的人命名為:亞麻青,甚至有的人還給個專業的定義,帶灰感,霧青。。。好多,它是什么不需要去爭議,色板中有6/2代表悶青,當6/2藍多的時候,偏冷,當黃多的時候,冷色偏中性,所以,你不知道悶青色如何定義標準的時候,你就把它當做6度的綠色去操作就可以了!因為6/2色系,色膏里面有6/0,有綠(黃+藍)。而基色6/0里面有潛在的紅。所以操作的時候,配方也就可以思路簡化,+0/22中和“基色與底色出現的橙紅。”而0/88則強化綠,提純目標。
做顏色是為了滿足顧客,適合襯托顧客的膚色,才是真理,不需要去理會這顏色叫什么名字,名字是由人家取的,你取什么名字都可以。
誤區18:色度判斷的誤區,天然底色度,人工底色度的判斷。很多人見到頭發的顏色色調偏黃了,就認為這頭發有7度,8度了,也有人不詢問發質,染過2/0的底色,看到頭發是黑色調,就把它當做了正常原生發。
天然底色是指原生發沒有介入“人工色素”的操作結果都屬于天然底色。
比如說:原生發,將漂粉+0/00+雙氧,褪色出來的底色,也叫天然底色,
人工色素底色是指:原生頭發已經被注入了染膏“色素”,染過1次,2次,人工色素具體的指殘留在天然頭發的表皮層,中層。
舉例:現在將原生頭發漂淺8度后,然后0/88直接把底色壓暗了,出來是低明度的深藍綠色。那現在能定義頭發處于5度,6度嗎?或者說還是8度底呢?因此,我們都是通過觀察色調而后確定底色明度。
專業的理解應該是:天然底色有8度,色調屬于殘留的人工色素。而不應該規定頭發屬于幾度的說法,如果是讓我定義:度應該以頭發的受損程度,有一點是事實必須承認:天然頭發褪色越淺,等于是頭發流失的天然色素越多,我們可以判定天然頭發是越來越受損的,與其說頭發屬于6度,7度,為什么不定義頭發屬于6級,7級受損呢?或者說頭發越來越偏酸呢?因為受損的發質對目標色影響反差很大。比方說,自然黑3度,燙過很多次,沒有染過色,當你去操作染發的時候,能把底色定義“正常3度色”嗎?
誤區19:調色公式原理的混亂理解。比如常常看到一些人配方中添加0/11..0/22..0/88等等,冷色系,一些人誤以為0/22對沖紅,0/88對沖橙的誤區。
其實,調色專業的思路理解是先要確定:0/22與主色混合再與底色結合偏向于什么?偏暖?偏冷?偏淺?偏暗?才決定后面的工具色添加來進行強化/中和/平衡,等等。
比如做悶青,工具色0/22色膏里面的藍不足時候,需要額外介入0/88來強化綠,行成一支0/22的色膏滿足當前所需。
就像“紅改黃”,公式中出現:漂粉+0/22,為什么又加0/88,這是因為漂粉的作用很容易分解淡化染膏綠色中的藍色素,所以,這個時候才考慮+0/88補充綠,強化綠。而不要理解成了0/22對沖紅,0/88對沖橙。
我就想問,那5度的紫紅色,改黃,那底色紫紅色中含有藍,那你是不是需要+0/43對沖藍呢??所以,太多學色彩的人,把對沖與填充的概念模糊化了,調色思路的理解也嚴重的跌入對沖誤區。
誤區20:特殊色膏的認識,特殊工具色的作用。比如0/00是特殊染膏。記住:0/00是染膏不是漂膏。它之所以特殊,是因為沒有色度,沒有色素。
最近,聽到一個大師這樣教導:0/00加入配方里只能淡化配方中的色素,不能淡化底色的色素!
正解:染發過程中,頭發+配方中的東西是混合疊加的過程。既然有天然+人工混合疊加,0/00可以淡化配方中的人工色素,為什么就不能淡化底色的人工色素呢?
就拿染過5度的紅色底而言,如果用0/00+12%可以淡化底色,出來紅色調會偏淡,這里指的是色調偏淡,并不是色度偏淺!
至于工具色的特殊色0/11。那0/11是什么呢?其實0/11什么都不是,它稱為灰,只是廠家給予的名稱,因為0/11的色素很雜。也可以是紅黃藍色素都有。因為灰色是通過極淺的天然黃色素底+藍紫色素。進行中和作用,產生演變的灰色相。
那如果0/11是灰,為什么染在3度底色上不是灰呢?或者涂抹在8度底色上還跑青呢?
這就直接告訴我們:任何染膏并非是以名字定義的色素。而是測試出來,證明色膏里面的色素。
0/11的作用呢?有的人會認為加強灰色,有的人會認為是增加霧感,頭發還能起霧?呵呵 ,有的老師很專業的解釋:建立臟感。這個像是符合邏輯。臟感是必然,通俗點:色相變污,色相變渾濁,使其視覺上暗濁,若0/11含藍多的情況下,自然就會中和部分底色橙色素。所以視覺上色調略微偏臟暗了。其實就是藍的覆蓋作用。壓深,提純,改變了視覺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