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
“中國廣泛存在的“逗”小孩,就是把心靈仍然敞開而單純敏感的孩子,弄得和成年人一樣絕望、粗糙而鄙俗。”
粗糙和鄙俗不過是性格上的不足,令人痛心的是,有些孩子卻要為大人的行為付出更慘痛的代價。
01
不得不說,有些大人真的很過分,他們或為了滿足自以為的“好玩”,或別有用心得享受惡趣味,總是以逗孩子玩為借口,將孩子推向不見底的深淵。
廣西的雷先生和妻子在陽朔縣經營一家米粉店,平時生意很紅火。2020年5月13日當天,妻子有事外出,留他在店里看孩子,準備食材。
就在雷先生準備清洗抹布時,突然聽到兒子小雷的哭喊聲。等趕到店門口時,才發現小雷躺在地上,屁股處緊挨著已經倒下的熱油桶,全身油漬,皮膚已經通紅。
而孩子身邊站著的,是隔壁的鄰居。看著眼前的景象,鄰居也懵了。
來不及多想,雷先生將孩子抱起就往醫院送。當接觸到兒子皮膚時,高溫瞬間將他的手燙出了幾個水泡,可見孩子當時身上的溫度有多高。
從當地醫院開具的診斷書,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全身多處熱油燙傷,50%TBSA:深II°45%、III°5%,屬于特重度燒傷。
好好的孩子,為什么會燙成這樣?
原來,當時鄰居看到小雷在玩耍,就想上去去逗一下。孩子可能是懼怕鄰居,一直往后躲閃。
躲閃中,沒注意到油桶,一不小心被絆住腳坐進了油桶里。又因為重心不穩,和油桶一起倒在了地上,油順勢灑滿了孩子全身。
看到這,真的很氣憤,更氣憤的是,相比于逗孩子的種種過分行為,是不少人對這種行為的態度:看著孩子驚恐不安的樣子,大人們在一邊笑得不亦樂乎,全然不在意;孩子明明已經被逗哭了,大人們卻還要冷漠地說“你這孩子不禁逗啊,脾氣還真不小”;父母要是看不下去了,想上去組織,他們又會說“我就是開個玩笑,那么較真干什么”。
有時候真的想罵臟話,孩子不能哭,家長不能氣。這些已經變成了傷害的喜歡,不要也罷。
作為一個成年人,用自己的閱歷和經歷去戲弄孩子,這種行為只會讓人覺得low爆了。
02
有時候大人可能覺得是開玩笑,但對于孩子來說思想認知都處于萌芽階段,壓根分不清是事實還是玩笑。
老早之前就聽人說過,有孩子對自己父母生二胎很抵觸,甚至威脅父母:“你們敢生二胎我就敢弄死他。”原因就是曾經有大人用“你要是有了弟弟妹妹,爸爸媽媽就不愛你了”之類的話來逗孩子。
一開始我是不敢相信的,直到我自己親身經歷過,才后怕不已。
記得那天我讓老大下樓買個東西,回來后老大就一直悶悶不樂,滿臉的不高興。
詢問下才知道,原來是隔壁的鄰居對他說:“爸爸媽媽有了弟弟就不會愛你了...”
后來老大甚至問出了這樣的問題:“爸爸,是不是弟弟消失了,你們就會全心全意愛我了?”
真的,那一刻我渾身冒冷汗。
因為在現實生活中,真的有很多孩子將大人的玩笑話當真,從而釀成的悲劇。
2016年,廣州某村莊里,一位媽媽生了二胎,是個男孩。可沒多久,剛滿1歲的男孩便被3歲的姐姐剪掉了生殖器。
媽媽一氣之下狠狠地打了女兒,直到將女兒打死。
清醒過來后,媽媽內心難以接受,服毒自殺。
而造成這一悲劇,僅僅是因為旁人對姐姐說的一句話:
“你弟弟有小雞雞,所以爸爸媽媽不愛你,只愛弟弟。”
聽起來是不是覺得既荒唐又痛心?但事實就是這樣,大人們隨口說的一句“玩笑話”,真的會對孩子造成實實在在的痛苦。
03
你爸爸媽媽不要你了
《生命時報》曾做過統計,在“你最討厭的逗小孩方式”中,“你爸媽不要你了”以19.3%位列第二。
2016年,武漢一個7歲女孩,趁母親不注意,將只有兩個月大的弟弟從八樓扔下,弟弟當場死亡。
起因就是,鄰居曾用“你爸媽有了弟弟就不要你了”的話來“逗”她。
時至今日,我依然想不明白為什么有些人總喜歡用“你爸媽不要你了”“你爸媽有了弟弟就不愛你了”這樣的話來逗孩子,這樣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如果我對你家孩子說這樣的話,你作何感受?
退一萬步說,你算老幾?人家親媽都不一定有資格說,你憑什么這樣說?
大人們對孩子開著玩笑,哈哈大笑,殊不知孩子壓根分不清什么是玩笑,什么是現實。
這些“玩笑話”不僅會對孩子的心理成長造成影響,讓孩子產生生存危機,和自我質疑,甚至誘導他們做出傷害自己,傷害他人的極端行為。
夠了,真的夠了!
逗孩子喝酒吸煙
上面這個玩笑話就算了,下面這個行為就真的不能忍。
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或者見過長輩拿酒給孩子嘗,或者把煙拿給孩子聞。
曾有調查顯示,約86%的孩子曾被大人勸逗飲酒。大人們會覺得好玩,甚至看著孩子不情愿的表情,會覺得有趣。
殊不知兒童飲酒傷害到底有多大!世衛組織于2001年發布的《酒精與年輕人》中顯示,過早飲酒對兒童大腦發育、骨骼還有內分泌都有影響,甚至可能導致癡呆。
2015年,廣西一男子在逗侄子喝酒后,侄子開始嘔吐、抽搐,臉色發黑。
經搶救后孩子醒了過來,但卻變成了癡呆,智力也退化到了1歲的水平,甚至連媽媽都不認識了。
逗孩子吸煙也是一樣的道理,這種造成的傷害是不可逆的。
隨意親吻捏臉
有些大人,看到孩子上去就要親一下,或者捏一下臉。
真的不是矯情,這種行為壓根就是不對的。為啥呢?因為孩子和大人不一樣,免疫力很弱,很容易傳染各種疾病。
大人們可能會說,我身上沒病啊,還不能親孩子一下嗎?
那你可能是沒聽說過EB病毒,也就是“親吻病”,這種病毒在大人身上沒有明顯的癥狀,但會通過親吻傳染給孩子。
除此外,還有流感、感冒、皰疹,以及幽門螺桿菌等,都是通過口腔、飛沫和唾液進行傳播的啊!
舉高高
這個動作看起來有趣又好玩,可一旦出錯,賠上的就是孩子的一生。
一個女孩在跟爸爸玩翻跟斗游戲時,就發生了意外。
因為爸爸的失手,孩子頭部直接著地,脊髓嚴重受損。只有2歲的孩子上肢無法活動,下肢肌力不夠,能恢復到什么程度還是未知數。
這樣的行為,還叫逗孩子嗎?分明就是謀殺!
令人揪心的是,類似這樣沒有分寸,不懷好意的“逗”還有很多:
你再不睡覺,大灰狼就要來了;你再不聽話,警察就要來抓你了;你是撿來的,不信你去問問你媽媽;跳個舞,唱個歌,這個紅包就給你;...
04
面對逗孩子,大部分家長都會選擇不作為。
為啥?要么是礙于面子,要么就是覺得這沒什么。
但是我想告訴每一個父母,在這個時候最應該站出來的就是父母!
孩子那么小,你不站出來幫他,誰還能幫他解圍?面子重要還是孩子重要?
你可以這樣和對方說:也許這是你表達喜歡的方式,但孩子不喜歡這樣。
如果制止無效,那我建議你最好翻臉。畢竟別人都不會在意你和孩子的感受,你還何必顧及那份情面?
如果不好意思說,那就找理由趕緊帶著孩子離開,不要不管不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