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命長短,排尿便知?提醒:排尿時若出現4個變化,趕緊檢查
前段時間,糖尿病患者汪先生無意中發現自己起夜的次數明顯變多了。一開始,汪先生還以為自己是晚上水喝多了導致的,這才一晚上起夜小解兩三次。慢慢地,他這才發現不對勁。無論自己晚上怎么控制少飲水,自己夜間多尿的情況并沒有改善。而且,細究起來,自己是白天的時候排尿不多,總是夜間頻繁排尿。而且由于自己每次起夜的時候,都是摸黑、不開燈,汪先生一開始還沒有發現自己的尿有很多像洗潔精泡沫的東西。等到他有所發現之后,事情已經朝著不好的方向發展了...最近一次復查,檢查結果顯示汪先生患上了糖尿病的常見并發癥之一---糖尿病腎病。自己的腎功能已經在減退,未來隨著病情加重的話,還有可能患上尿毒癥!尿液是我們身體所排出的廢物,對我們的健康狀況有著提示作用。這就需要我們及時從排尿表現中發現異常信號。有一些確診尿毒癥的患者拿著自己的化驗報告單,不可置信的望向醫生:“醫生,我的小便都是正常的。怎么會得上尿毒癥呢?首先,我們需要搞清楚排尿的原理。我們體內的腎臟就像一個“排污工廠”。排污工廠拉著原尿進行處理,對我們身體有用的葡萄糖、無機鹽等成分就會被腎小管重新吸收。哪些無用的尿素、尿酸等其他成分呢?就形成了尿液。所以無論我們飲水多少,只要身體正常的話,原尿量是不會有大變化的。水喝的多了,尿里的精華被稀釋了而已。然而當慢性腎臟疾病發展到尿毒癥的時候,大部分腎臟組織纖維化,體積萎縮、變小,只有一部分的殘余腎組織還在“堅守崗位”。這些還在“堅守崗位”的腎組織,腎小球、腎小管也是“傷痕累累”了,在這種情況下,原尿生成減少,腎小管重吸收能力下降,便可能會造成小便正常的“假象”。這些疾病的“偽裝本領”如此高超!如果我們不多了解一些相關知識,更難發覺出身體的異常!從醫學角度而言,24小時的排尿量低于100毫升的話,就會被認定為無尿。少于400毫升的話,則處于少尿的范圍。多于2.5升的話,則屬于多尿。病理性無尿、少尿、多尿:可能跟結石、腎小球病變、腎衰竭、尿路梗阻等泌尿疾病相關。由于尿液沖擊力度大、或飲水過少等原因所產生的泡沫尿,其中的泡沫會在很短時間內消散。可是有一種泡沫持續時間能長達10-30分鐘的泡沫尿,值得我們多加注意!這是由于尿液中粘液、蛋白質增多而形成了泡沫,所以又名為蛋白尿。這一種異常現象則在提示我們有可能存在腎炎。一般來說,健康正常的尿液由尿膽素氧化后是無色、淡黃色的。但當一些疾病找上門來的時候,尿液的顏色便有可能發生改變。比如當我們的身體出現肝炎、梗阻性黃疸的時候,尿液的顏色可能會呈現亮黃色;當我們的身體存在急性腎炎的時候,尿液的顏色有可能變成醬油色;當我們身體的泌尿系統出現結石、感染、甚至長出腫瘤的時候,尿液的顏色可能會變成鮮紅色。一般來說,由于尿液含有代謝成分,所以聞起來會有一些淡淡的氨臭味。但是當我們的尿液出現比較刺激性的氨臭味、甚至腐臭味的話,說明體內可能存在著炎癥、細菌感染。 每次上廁所小解的時候,回頭多看一下。及時發現排尿異常,便會對身體健康有好作用哦。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