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做一個愛學習,愿成長的人
40年間,我們錯過了多少風口?
文/羊羊
改開四十年間,普通人有幾次實現階層跨越的機會。一個人上半輩子能抓住一兩次,就能混得很不錯了。
第一次是學歷紅利。
77年恢復高考后到大學擴招(1999年擴招,那一屆2003年畢業)之間,那時候學歷值錢,大學生真是天之驕子。
易中天、張藝謀、陳凱歌、TCL的李東生等等,都是抓住了高考的機會,實現了逆襲。像我以前的好多副廳級老領導,也都是77年恢復高考后的第一撥大學生。
第二次是鄉鎮企業崛起的紅利。
1984年到1995年,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哪怕你隨便開個小作坊,都能成為萬元戶,實現洗腳上田、階層跨越。三水健力寶、順德幾個家電企業的前身,都是那時候發展起來的。
這中間,也有人做“倒爺”賺了大錢,最著名的“倒爺”就是牟其中。
第三次是從老人在南海畫了一個圈開始,市場經濟全面開啟,很多人辭職下海,去海南,去深圳。
當時,只要稍微有點經商頭腦和風險底線思維,幾乎就沒有虧的。比如,“萬通六君子”馮侖、王功權、王啟富、劉軍、易小迪、潘石屹,后面在市場經濟浪潮中都賺到了錢。
第四次是制造業、外貿、資源型行業崛起。
最典型的要數珠三角、長三角的制造業和山西的煤老板。那時候,誰要是能當個廠長、煤礦老板,那簡直就爽到飛起。
時間跨度大概是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起,到2010年或更晚。
第五次是房地產。
我國樓市從03年起飛,08年稍微低迷了下,之后就一飛沖天,飛到了2020年才勢頭減弱。
這期間,搞不搞房地產以及周邊行業的、買沒買房的,直接可以劃分出來兩個階層。
第六次是互聯網。
從90年代末到2013年左右,網站、電商、網文作家崛起,馬云、劉強東、安妮寶貝、當年明月等等都算是搭上了這個車。
第七次是APP時代。
各大APP崛起,自媒體繁榮(各類博主、號主、up主、直播主播等等,那幾個頭部賬號賺錢的速度令明星都咋舌)。
改開40年來,大概每隔六七年就會出現一個紅利期,大水漫灌,就等著有勇有謀的人拿著盆子出來接錢.......但是,每一次風吹起來的時候,絕大多數人都呆若木雞,甚至還會去嘲笑那些跑去拿盆的人。
像我這種,也只是看別人吃到了肉,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小碗去接點湯。
這期間,最穩當的行業,還是關乎國計民生的。比如,水、電、金融、石油、重工、水利軌道交通等等體制內行業。
成為這些行業內的螺絲釘,賺不到大錢,但收入不會太低。
絕大多數人......別說抓住人生逆襲的機會了,能不讓階層下滑就用盡了全力。
落實到每一年,其實也都有風口涌現的。
曾經,有人整理了一張過去十五年間最賺錢的“風口”的圖出來。
接著,共享單車也很快降火,什么區塊鏈、比特幣搞得人眼花繚亂。
你不帶錢包和銀行卡,拿著手機就可以走遍天下,而這是十年前完全想不到的事。
站在現在,三五年后的樣子你可以想象一下,三十五年就真的不敢想了。
也許到那時候,地球上機器人遍地,人類去到哪兒都可以享受到智能化的服務。你寒窗苦讀幾十年掌握的知識,不如科學家給機器人植入的一個芯片。
將來世界會變成什么樣子呢?有多少人在這個過程中抓住了機會發了財、成了名,又有多少人一臉懵逼地看著變化,笨拙、遲疑地適應著時代的變遷。
每個時代,也都有人因為看錯了風口,被時代無情地碾壓。
比如我一個朋友,之前做了個音頻網站,分享有聲圖書,結果沒過兩年,各種音頻APP橫空出世,人人可以做主播,他的網站慢慢的開始長荒草了,最后只能宣告創業失敗(他的故事點擊這里:《不是每個創業男,都是潛力股》)。
還有一個朋友,開了個廣告公司,專門幫房地產公司群發(騷擾)短信,告知大家哪里有新開盤的樓盤。可是早十年前,進入這個行業的公司幾乎全死了,他也只能尋求轉型。
絕大多數人,生活在城市或鄉村的犄角旮沓里,數十年如一日地賺著最微薄的辛苦錢。
而在不遠處的一場大變革中,他們或將成為產業升級的“犧牲品”,為時代所拋棄。
變更每天都在發生,風永遠在吹,風口永遠存在。每一次變革,都催生無數弄潮兒,也產生無數炮灰。
看多了企業家的故事,你就會發現:一個人發財,最大的動因還是“風口”,而不是個人的聰明才智、非凡決斷。
很多人賺到錢,不過就是風口或平臺給的機會,不是個人有多牛逼。沒有這點敬畏心的人,膨脹以后往往死得很慘。
再者,我發現很多人會形成一種成功慣性:我在這里賺到了錢,那我就不斷復制這個方法。
TA們被這種方法正向鼓勵過,因此,不管外界環境怎么變化,都習慣性地會用回原先的方法。
殊不知,同樣的方法,換個平臺、換個時代,可能就行不通了。
創業之后才發現:絕大多數人只能腳踏實地賺一份辛苦錢。那些發大財的方式,全部寫在刑法里,只是看怎么做得隱蔽些,怎么打擦邊球而已。
而且,“竊鉤者誅,竊國者諸侯”的定律確實也是存在的。在監guan力量還沒反應過來之前,你野蠻生長、快速做大,就可以作為后起之秀被主流社會接納。
這中間,當然也需要依賴風口的力量。
所謂風口,就是發掘新財源,而且是在監guan反應過來之前,掘到這個泉眼。
只是,人到中年,我不怎么羨慕那些暴富的人了。爆炸式的財富增長,常常會讓一個人沒有耐心再去賺慢錢、賺細水長流的錢。
我覺得這是一個比較危險的傾向。
我也發現:那些辛辛苦苦只能賺一點錢的、老實本分做事的人,也是真正能為社會創造價值的人。雖然,他們為自己創造的價值并不多。
所以,我也在提醒自己:弄清楚哪些是風口給你的,哪些是你自己本來的能力。活在自己的能力認知內,不盲目自大,也別盲目自卑。
盡人事,富貴在天。
中國經濟狂飆猛進的30年,大家見過太多暴富傳奇、造富神話,并且,習慣了這個節奏。但現在,整個經濟增速放緩,相當于從高速路的閘口出來了。
接下來,堵車、內卷是必然。
德國、日本產品做得好,就是工業競爭上激烈內卷的結果。日后,中國的發展路數一定是這樣的。
所以,我覺得,接下來,對有匠心的人和企業,會是一個機會。
賺慢錢的時代,會慢慢來臨。
長期來看的話,發達國家某些民眾的現狀可能就是我們的明天。
愿意工作的,職場內卷可能會比較狠;放棄逆襲希望的,徹底躺平。
老齡化、結婚率以及生育率下降、低欲望,都在向我們招手。
不過,“站在風口上,連豬都會飛”這話,聽聽就好了。
這話是用來形容風口對成功的重要性,并不是說“豬站到了風口上,真的會飛”。
不管站沒站在風口,會飛的,永遠是鳥,不是豬。
只不過,站在風口上的小鳥,比沒站在風口上的大鳥,飛得更高。
這種成就,主要是風口給它的。
這些年我所見的案例,無一不是如此。
在不借助外人的前提下,能抓住風口飛起來的,都是有兩把刷子的。
他們或許有這樣那樣的缺點,或許飛不長久,但,能飛起來的,本質上還是鳥,絕對不是豬。
豬太重了,一般的風根本吹不動,十級臺風可能吹得動,但豬被吹起來的結局一定是一頭栽在地上。
那不叫飛,那叫死。
仔細想想,覺得這真的好殘酷。
所以,每次看到那些被渣男傷害后就支棱不起來的女性,我很想跟她們說:被渣男傷害算啥,被時代拋棄才可怕好嗎?
真心希望每一個女性都能爭氣一些、清醒一些,“胸有乾坤”一些,把你糾結男人為啥不愛你的勁兒都用在賺錢上,用在思考如何更好地融入這個充滿變革的新時代上。
這樣,說不定你早成富婆了,再不必因為沒錢而離不開渣男了好嗎?
全文完
歡迎分享或轉發
這是最好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