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與我一起做一個愛學習、愿成長的人
閱讀全文約需7分鐘
靠嫁人改變命運?
不如先改變命運再去贏愛情
文/晏凌羊
1
二十幾歲的時候,我失戀。
失戀后,我有過一段比較短暫的相親經歷。
和我一起奔赴在相親路上的,是閨蜜的一個合租室友小迪(化名)。我跟閨蜜認識多年,閨蜜又將她介紹給我認識。閨蜜當時已有男友,所以有段時間我和小迪聊得多一些。
小迪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女人有兩次投胎機會,第一次是出生,第二次是嫁人。出身我們選擇不了,但通過嫁人,女人還是可以改變命運的。”
對這個觀點,我一直持保留態度。
她見我每次聽她說這話都不附和,便問我:“難道你不是這么認為么?”
我說:“我覺得通過婚嫁,或許可以提高一個人的生活質量,因為結婚就像是兩個人合伙開一家公司,互惠互助、聯手創業,找對人了,你的創業成本降低、風險變小,但是,要靠婚嫁改變階層甚至命運,是很難很難很難的。”
我不是那會兒才產生這種意識,而是從很小的時候,我就知道:灰姑娘嫁給王子的故事,向來是講出來安慰人的。不排除真有這樣極幸運的人存在,但那不是大概率。
現實生活中,兩個人若是門不當、戶不對,這種婚姻關系很有可能以悲劇告終。即使沒有告終,經濟實力較弱的那一方,可能也會有不能與外人道的苦楚與心酸。
小迪不信邪,她認為自己一定能找到那個改變她命運的男人。
在開始相親之前,小迪曾經有過一段被老外始亂終棄的經歷。她之前在一家外語培訓機構做行政工作,后來在那里認識了一個外教,美國人,比她大將近二十歲。
我們都知道,美國人在中國當外教,門檻特別低,只需要有個外國人面孔就可以了。他們可能沒有任何專業背景,沒受過系統性的教育訓練,也不掌握體系化的英語知識和教育技巧,所能提供的只是一種原始的外語對話體驗,但單靠這一點,就可以讓他們生活得比較體面和滋潤了。
小迪跟那個年紀足以當她爹的老外同居以后就辭了職,在家里安心做他的廚娘。老外供她吃穿住行,時不時送她點鮮花,再值錢的禮物就沒有了,但她還是覺得很滿足,覺得自己找了個老外做男朋友,在外人面前很有面子。
把老外帶回老家見了父母親戚后,小迪以為老外會跟她結婚,就隔三差五問他什么時候能帶自己去美國見他的父母,什么時候會跟她結婚。
老外被問煩了,直接玩消失,一聲招呼不打就不再去培訓機構上課,也不回租來的房子里住了。
小迪哭了一個多月,發誓要把老外給找出來,但她找了三個多月都沒找到,后來實在交不起房租了,才被房東趕了出來。
好在,跟老外相處將近一年的時間,她的英語也說得比較溜了,所以很快找到了一份工作——去一家外貿公司做接待。
小迪再次聽到老外的消息,是在他有了新女友之后。老外的新女友,比她還要小幾歲。那時她才知道,原來自己不過就是他想嘗的一道“鮮味”而已。
我問她:“你喜歡他什么?”
小迪回答:“愛干凈。”
我再問:“就沒有別的了?”
小迪眼神閃躲,回復我一句:“我相信,女孩子通過嫁人是可以改變命運的。如果能去美國生活,肯定比在國內呆著要好啊。”
經歷過那段感情后的小迪,對前一段感情唯一的反省便是:以后不要找老外。
相親時,小迪的擇偶標準是:男方學歷必須在本科以上,必須在廣州市區有三居室、有20萬以上的代步車,年收入必須四十萬以上。雖然那會兒的她,除了年輕啥也沒有。
說實話,小迪的擇偶要求并不很高,但問題是,擁有這樣條件的男人往往看不上她。她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三四年的時間里,她幾乎把所有的閑暇時光都花在了相親上。我去考駕照,屢次考不過,被教練罵哭,她問我:“你受那種罪干嘛?以后讓男人給你開車就行了啊。”我讀研究生,有時會抱怨上課地點太遠,她跟我說:“你這是花錢買罪受。你現在不趕緊相親找男人,以后更嫁不出去了。”
幾年過去,小迪還是沒有找到合適的對象,后來草草嫁給了她的高中同學。她的丈夫條件很普通,她像是覺得自己嫁虧了似的,對老公頤指氣使。再后來,我聽說她那個“老實人老公”竟然也出軌了。
2
我另外一個朋友小令(化名),和小迪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
二十四五歲的年紀,我、小令還有另外一個朋友組建了一個小QQ群,群名就叫“昆侖三剩”。沒過多久,另一個朋友“脫了單”,群名“昆侖三剩”就變成了“三妲兩剩”。
每逢一個人在群里嘟囔“哎呀,我沒男朋友,要嫁不出去了”,就一定會有另外一個人把《國際歌》的鏈接發群里。
有時候,我還會貼上兩句改過的歌詞:“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女人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
小令之前有過一個初戀男友,她曾為了那個男生放棄了在省城工作的大好機會,回到老家小縣城里工作了一兩年的時間。豈料,那份感情并未修成正果,因為男友瞞著她愛上了別人。
那時,她并不知道男友為何突然對她很冷淡,就跑去他的公司一探究竟,結果她還沒到他公司呢,遠遠地就看到男友把大衣脫下來裹住一個身材嬌小的女孩子并把她擁入懷中。
小令沒敢再上前,回到家里哭了個天昏地暗,次日就跟公司遞交了辭職信,回到省城重新找工作。
當時,她多多少少為自己感到有點惋惜。陪初戀男友打江山時,她跟著吃了許多苦,后來初戀男友變得有錢一點了,勝利果實卻被別人摘取了。
小令失戀那年已經二十五歲了,她身邊的朋友除了我之外,幾乎都已經結婚生子。她家里人也催婚催得很緊,她的母親得了乳腺癌之后就催得更加厲害了。
小令是個大孝女,但她沒有急于找男友。當時的她,把所有心思都花在了工作和學習上,這多多少少有點向前男友示威的味道:你現在比我有錢,但將來我會比你有錢。
那幾年,小令卯著勁兒努力工作,努力賺錢。奮斗幾年下來,她成為了公司的業務骨干,薪酬一路水漲船高,后來又被吸收為公司股東。她在省城買了房子,她媽媽治療癌癥的錢也幾乎都是她給的。
現在,小令聊起曾經逝去的那段感情,就一句話:“我覺得女人還是得先提升自己。你自己的層次高了,遇到層次低的人概率就會變小。如果你讓我現在再遇到那誰,我可能當真看不上了。”
我后來有見過小令的初戀男友一回,他已經結了婚,長出了小肚子,有點禿頭,穿衣打扮有點顯土,早已不是當年玉樹臨風的模樣。從外在形象和條件來看,他的確是配不上小令了。
小令是在三十二歲以后才開始談戀愛的,現男友的“段位”比前男友高了好幾個層次。我不知道她和他最終會有怎樣的結局,但小令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小令了。她更懂經營感情,也更有“輸得起”的底氣。
前段時間我和小令一起吃飯,看著早已蛻變為職場達人、都市麗人的她,我不由得感慨:“當年為了追求愛情而放棄了改變命運的機會……可是,到后來才發現,我們只有先改變了命運,才有可能贏得愛情,才有可能在愛情中占據主動權,才有權利去挑選別人而不是被挑選。”
前段時間,看趙麗穎和馮紹峰結婚,我也想起了小令。雖然趙麗穎是明星,小令是你我身邊那些個普通的“她”,但兩個人在對待愛情這事兒上的思路,或許是挺一致的。
趙麗穎是地地道道的農家女孩出身,她說小時候自己的手背上長的皴,跟現在網絡上看到的那些貧困地區小孩手上長的是一樣的。
她的廊坊老家,在她沒有投錢修路之前,村中的馬路一片泥濘和積水,和我們大多數農村在沒有硬化前的土路一個樣。
趙麗穎也沒有很高的學歷,進入娛樂圈跑了好幾年的龍套。后來,因為得到了于正的賞識,因領銜主演《陸貞傳奇》才一炮而紅。
火了以后,趙麗穎片約不斷,據說一年有365天,趙麗穎360天都是在劇組度過的,而剩下的五天則用來睡覺,旅游、逛街、談戀愛基本都是奢望,甚至有時會因為趕著拍戲,所以不得不穿著戲服上臺領獎,領完獎立刻回劇組拍戲。
她在娛樂圈能有今天的流量和地位,完全是靠自己拼出來的。
在拍《宮鎖沉香》的時候,趙麗穎因為沒有用替身所以從馬背上摔了下來,造成了嚴重的腰傷。出席活動時,她的腰上還能清晰的看到一塊凸起。
《楚喬傳》剛播的時候,眼尖的網友發現男演員沙漠的戲份幾乎全部靠摳圖完成。有媒體報道說,全劇組只有趙麗穎一個演員去了沙漠拍攝,在40度的高溫下,她被放倒在地上重復拖拽了幾十次。
娛樂圈多的是想傍大款、想靠婚姻改變命運的女演員,很多人可能根本挨不到“火”的那一天,就迫不及待想把自己的命運嫁接到另外一個男人身上。
如果趙麗穎也有這樣的依附思維,寄希望于通過婚姻來改變命運,早早地嫁給一個富二代或是一個有權勢、錢財的大叔,或許現在也早就“泯然眾人”了。
就拿我自己身邊的案例來說,當年一門心思想著如何靠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的人,普遍比那些踐行“靠婚嫁來改變命運”的人要過得好…….這也算是某種“延遲滿足”了吧?
愛情的發生充滿隨機性,它不一定會在我們準備好了之后才來。很多人可能為了拼事業,而錯過了生命中最不可錯過的人,固然很不可取…….但是,我們想強調的一點是:只有當我們自己的層級提升了,圈子擴大了,素養提高了,我們遇到高素質伴侶的可能性才會高一些。
靠婚嫁改變命運的想法,你可以有,但最好不要讓它成為你唯一的信仰。你只有先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才有可能贏得更高級的愛情。
那些和伴侶一起從“小屌絲”奮斗成“大咖”的人,人家也沒有把改變自己命運的希望寄托到伴侶身上。“一起”這兩個字里,也浸透了人家無數的汗水、努力。
或許,女性朋友們也得時時刻刻拿《國際歌》來提醒自己:
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創造女人的幸福
全靠我們自己
全文完
歡迎分享或轉發
這是最好的鼓勵
一點碎碎念:
波伏娃說:“大多數男人的極大幸運在于,他不論在成年后還是在小時候,必須踏上一條極為艱苦的道路,這是一條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則在于被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她不被要求奮發向上,只被鼓勵滑下去到達極樂。當她發覺自己被海市蜃樓愚弄時,已經為時太晚,她的力量在失敗的冒險中已被耗盡。”這句名言,再次送給大家。ps:為避免走丟,記得關注羊羊的小號“羊看”哦。這個號上只寫民國往事和歷史人物故事。晚安。
關注「晏凌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