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我一起做一個愛學習、愿成長的人
閱讀全文約需9分鐘
你我本無緣,全靠老夫有錢
文/晏凌羊 01
生活中有很多老夫少妻的婚姻組合(界定一下,年齡要相差二十歲以上的)。
這種組合中,一般男的都成功、有錢,女的都年輕、漂亮。
一般來說,功成名就的老男人娶了這樣的老婆后,周圍人會投來艷羨的目光:哎呀,你可真是人生贏家啊。
當年,侯勇三婚娶了小自己二十多歲的美女,很多男網友就投去了艷羨的目光。
王剛也是三婚娶了小自己二十多歲的嬌妻,兒子和孫子一樣大。
有意思的是,這類男人可不是單身到老的,他們往往都有前妻,甚至有兩個前妻。
侯勇的第一任妻子是演員沈蓉,兩人1992年結的婚,當時侯勇基本沒啥知名度,反觀沈蓉的事業卻是一帆風順,拍了不少影視劇,還獲得過飛天獎最佳女主角。
后來侯勇成名了,說要感謝太太,直呼:沒有沈蓉就沒有我的今天。
不過到了2011年,侯勇跟比自己小11歲的女演員結婚了,人們才知道他和沈蓉已經離婚了。
再后來,侯勇又離婚了,然后三婚了。
王剛也是如此,初婚時兩人都過得很清貧也很幸福,但后來男的去追求事業,忽略了妻子和孩子,只能離婚。
離婚后,王剛又找了一個歌手成方圓,后據說因為不滿成方圓不夠賢妻良母(比如,不愛做家務,跟自己與前妻的女兒相處不好),兩人離婚。
王剛與現任妻子相識于網絡,第一次見岳父母時,與他年紀相仿的岳父母認出了他就是熒幕上的王剛,直接發了愣,但后來還是接受了他。
土豪圈、娛樂圈中,這種“老夫少妻”搭配的例子簡直數不勝數。
比如,王石找了田樸珺,劉鑾雄找了甘比,楊振寧娶了翁帆,張紀中找了杜星霖。
他們都生動演繹了啥叫“你我本無緣,全靠我有錢”。
當然,你也可以理解為“全靠有真愛”。
但不管是不是真愛吧,“有錢”“有名望”等等一定是促成他們有緣的必要條件。
▲張紀中的情史也很精彩,與結發妻子離婚,二婚又與跟他共同打拼事業的樊馨蔓決裂,兩人都在指責對方先出軌,離婚大戰后,張紀中現在嬌妻在側。
從這類男人的擇偶傾向,我們大抵可以看出他們的擇偶需求:年少時候,找個同齡的,釋放自己的青春荷爾蒙。功成名就后,找個年輕貌美的,伺候自己的衣食起居,帶出去也“拿得出手”。再不濟,嫩妻也能帶給他們視覺上的滿足、精神上的年輕,讓他們產生“我還年輕”的幻覺。
反正,自始至終他們在擇偶時都會“緊扣自己的需求”。
只不過,因為魅力值不同,眼光不同,找的人不同,他們的結局也各不相同。
前面講的幾位,與嫩妻還沒走到最后,結局我們不得而知。
但我發現,老夫少妻的婚姻模式中,一開始往往是老夫占優勢,但隨著時間流逝,少妻慢慢開始占主動權。也就是說,金錢很多時候還是會輸給年輕。
比如,香港著名武打明星劉家良47歲的時候拋妻棄子,娶了比他小27歲的女演員翁靜晶,在他患上癌癥之后,翁靜晶和自己的老板出軌,劉家良捉奸時導致對方墮樓身亡,甚至惹上官司。
2013年劉家良去世,翁靜晶繼承了大筆遺產。
2019年,50多歲的翁靜晶煥發第二春,嫁給了何鴻燊的侄子何彪。
當然了,只要彼此之間相愛相知,年齡并不是阻隔兩人在一起的理由。
民國第一外交家顧維鈞一生有過四段婚姻,他比他最后一個妻子嚴幼韻大17歲,兩人結婚后相守到老。顧維鈞98歲時無疾而終,晚年許多人向他請教長壽秘訣時,他都會專門強調,太太照顧的好。
能娶得起少妻的男人,都不是一般人。一無是處的窮老頭子,連老婆都娶不到,更不要說是嫩妻。能讓嫩妻嫁給自己的老男人,某些方面肯定有過人之處。
同樣的,能讓有錢、有名望的老頭子產生迎娶沖動的年輕女人,也不是太普通的人。
不管老夫少妻能不能白頭到老,少妻的結局一般不會比老頭差,再不濟,她們還有年輕,還有大把的機會可以再啟程。 02
我們前面說的故事,都是名人圈里的故事。
而接下來我想講的,是一個普通的“老夫少妻”的故事。
海哥是恢復高考后的第一屆大學生,畢業后分配到東北某省機關單位工作。那個時代的大學生,是真正的天之驕子,畢業去向幾乎沒有不好的。
但是,在機關工作了幾年,他覺得那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因此,毅然決然下海了。
海哥的第一任妻子,是他自己的同學,我們姑且稱她為梅姐吧。華哥和梅姐都是大學生,共同語言還是蠻多的。只是后來,隨著海哥的下海,夫妻倆矛盾逐漸多了起來。
海哥下海時,是80年代,那是一個只要敢下海基本都能賺到錢的時代,他很快靠倒賣煙草賺了一點小錢(算是“灰色錢”)。
這時候,海哥認識了一個比他小二十幾歲的女孩,我們姑且稱她為小美吧。女孩來自農村,小學學歷,酷愛打扮,但勝在年輕貌美,又崇拜他。
俗套的情節發生了:海哥出軌了。
海姐知道這事兒后,非常生氣,兩人的婚姻也走到了盡頭。
但是,一離婚呢,就涉及到要分割財產。海哥不愿意把自己苦心經營的公司分成幾份,他自己是不大愿意離婚的,無奈拗不過梅姐。
梅姐后來通過起訴的方式離婚,海哥被擼得幾乎一毛不剩,房子、女兒、公司都給了前妻。
他帶著剩下的積蓄,來到南方發展,小麗也跟著他來了,海哥就娶了小美。
兩人結婚后,又生下了小兒子。小兒子落地后,海哥覺得自己走上了人生巔峰:生意順利,妻子嬌媚,小兒子活潑可愛。
可是,兩人很快就衍生出這樣那樣的矛盾:小美好逸惡勞、不愛學習,成天呼朋喚友打麻將,把家里搞得烏煙瘴氣,孩子也跟著沾染了不少壞習慣。
兩人開始頻繁吵架,小美心理就不平衡了。每次吵完架,就狠命刷海哥給他的信用卡,還經常往美容院等高消費場所跑,并在那里認識了一個專門幫“貴婦們”疏通經絡的男技師。
再然后,兩人就滾床單了。
小美很溺愛兒子,兒子護著媽,海哥重男輕女,顧慮兒子,就只能不停給小美錢花。他拿錢養小美,小美就拿錢養男技師……幾個人形成了一個閉環食物鏈: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海藻。
海哥后來發現小美出軌后,很是生氣,但到了這個年紀,他也不想鬧離婚了,只是克扣了小美的花銷。小美沒錢了,男技師也離開了她,她灰溜溜回到家里,繼續跟海哥過。海哥生意場上需要女人裝點門面的,她也會出席,海哥則按她的表現給她報酬。
兩個人倒也算是各取所需,但不知道為何,海哥心里很沒安全感。這些年,他從事的行業(制造業)不大好做,利潤越來越薄。如果生產線上出個事故,那一年幾乎就要倒貼。
和前妻生的女兒,他沒怎么上過心。現在長大了,自然也不認他。他最疼愛的小兒子吧,只親自己的媽,對這個想嚴加管教他的爸爸可謂是深惡痛絕。
海哥現在最怕的就是生病,眼看自己身體越來越差,他擔心自己一病不起后,沒有親人愿意好好伺候他。積蓄,他是還有一點,但真要得了什么大病,也經不住花。
小美看海哥這幾年越來越頹,也不大看得起他。兩人在家庭中關系越緊張,海哥就越想捏緊錢,小美對他的意見也越來越大,也開始找自己的后路,一會兒說要去做微商,一會兒說要去開美甲店。
海哥的故事,在那一代生意人里蠻典型的。當初自己就是純靠“有錢”吸引來的人,最終也會因為你“沒錢”而厭棄你,想想也挺公平。
我這話的意思不是說,兩個同齡人的婚姻就很穩定(只是,兩個同齡人因愛結合的幾率可能比老夫少妻要稍高一些)。事實上,即使在同齡人之間,因金錢、權勢、地位等等結合的夫妻,大概率上也會因為這些條件發生了變化而分道揚鑣。
而不管是那種婚姻形式,用金錢拴住對方的心,是最低級的情感狩獵模式。一般只有內心比較自卑、在其他方面又沒有拿得出手的東西的人,才會想著用金錢去交換年輕。
反正呢,老男人用錢吸引來年輕貌美的女人,是用金錢狩獵女人。而女人長大以后,從獵物變成狩獵者,是用年齡狩獵男人。二者就是等價交換,誰也沒占誰便宜。
“老夫少妻”的婚姻組合,如果“老夫”后來變沒錢了,晚年生活會非常被動。即使有了錢,也很被動,沒幾個女人會為了錢跟一個糟老頭子過日子。即使跟了,也是奔著糟老頭子的錢去的,他還是會沒有安全感,依然會覺得人生苦寒、漫長。
每次看那些當年嫌棄糟糠妻、出軌美嬌妻,后來卻過得不如前妻幸福的男人,我總覺得解氣。升官發財死老婆,是這類人的中年夢想。他們大概都想象不到,一個人的人生不是只有中年,迎接他的,還有老年,還有無常。
人哪,總是很容易在意氣風發的時候膨脹,以為全世界都得為自己讓路。但是,越往后走,我們越會發現:大路不是給自己一個人走的。
我們現在所經受的一切,都是在為年輕時候的選擇買單。有些選擇產生的后果來得早一些,有些后果來得晚一些,但是,不管是早還是晚,它終究會來。
所以,年輕時多積累福報,就是給晚年買保險。
以上。
全文完
歡迎分享或轉發
這是最好的鼓勵
關注「晏凌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