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息肉是啥?
簡單來說就是,肛門或者腸道位置多長了一塊肉,
有人又說,不就是一塊肉嗎?有啥了不起的?
肛門息肉哪有我們想像中簡單!!!
這是由肛腸疾病引起的,大部分早期是良性異物,它一般不會自行消失,如果長久存在于腸腔內,則有惡變的可能。
所以我們不要在輕視了……
肛門息肉是怎么長出來?
1、機械損傷和大便刺激。大便中的粗渣、異物等其他不明因素,會損傷了腸黏膜,同時更會長期刺激腸黏膜上皮,不僅只是這樣,還會增加產生細胞,而最后都會形成腸息肉狀突起。
2、飲食因素。飲食不當是會形成息肉的,特別是在細菌、膽酸的因素等相互作用下,從而形成腺瘤性息肉,高脂肪膳食能增加結、直腸中的膽酸。
3、炎性刺激。形成某些疾病,如潰瘍性結腸炎、阿米巴痢疾、腸結核、非特異性直腸炎、晚期血吸蟲性腸炎等,這些疾病因為直腸黏膜長時間受到慢性炎癥刺激。
4、基因突變和遺傳因素。形成腺瘤性息肉其實是與基因突變、遺傳因素等原因有著密切的關系。
肛門息肉的癥狀有哪些?
①便血:
肛門息肉的便血是沒有疼痛的,有些患者有無便血的癥狀。息肉出現的血便量很少,當排便時就會受到擠壓從而使息肉脫落,當息肉的體積過大位置較低的話,出現的便血量就會較多,便血的特點為大便帶血,而不發生排便滴血。
②脫垂:
息肉大數量多時,這些重力就會牽拉到腸黏膜,讓其肌層分離而慢慢的向下脫垂。特別是當患者進行排便時,不管是動作牽拉還是腸蠕動刺激,都會造成蒂基周圍的黏膜層變得松弛,發生直腸脫垂。
③腸道刺激癥狀:
當腸蠕動牽拉息肉時,可出現腸道刺激癥狀,如腹部不適、腹痛、腹瀉、膿血便、里急后重等。